面對明星醫生,我們拒絕過度包裝

面對明星醫生,我們拒絕過度包裝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衛生醫療領域,老百姓也越來越關品質,更願意為高附加值的“服務”買單。

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講,醫療服務不同於其他行業,主要原因在於:醫療服務的對象是人群中特殊的群體——患者。其生命威脅時時刻刻存在著,如服務稍有不慎,則命在旦夕之間。因此,作為服務者——醫生,則掌握著病患者的“生殺”大權:醫生的服務不到位,或因本領欠缺,沒有貨真價實的救人性命的本事,等等,都將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及其健康。

面對明星醫生,我們拒絕過度包裝

而與此同時,網絡信息平臺帶來更加開放、便捷和快速的市場推廣手段。各類虛假信息的摻雜,相應有價值的信息篩選難度也隨之加大。如何讓患者能夠少走彎路、少花錢、精力及其代價,找到最佳的治療途徑,通過網絡媒體恰當的、符合實際的宣傳及其包裝,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了。

2015年10月,“大 V”醫生郝愛勇涉嫌犯罪被抓。經過媒體查證,其身份、治療“事蹟”等各方面都嚴重存疑。而其開出的天價藥單多為普通藥,涉嫌性侵患者等惡劣行徑,更是讓人驚歎。“大V”醫生郝愛勇的煉成過程,無疑是有著多重推手的。他所依託的包裝手法,除了患者親證神效微博以及郝愛勇的講座視頻以外,主要就是靠眾多的網絡推手進行“宣傳推廣”。

郝愛勇還只是治療不孕不育的“神醫”,還不會導致病患者出現生命危險。但那些活躍在互聯網上的“糖尿病神醫”,“治療腫瘤神藥”,“心腦血管疾病聖手”等,卻可能導致患者們出現更加嚴重的意外。

因此,我們呼籲:面對明星醫生,拒絕過度包裝!

俗話說金盃銀盃不如自己的口碑,能贏得患者口碑和喜愛的醫生,才能算作是好醫生。如果某位醫學專家是全國著名、地區名醫、學術或醫術卓有建樹,德藝雙馨的好醫生,互聯網媒體可以適當推介。但面對打著“知名專家”的幌子,行“謀財害命”之實的“假醫假藥”,我們卻要堅決抵制。

伴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醫生服務會漸漸成為一個治療的必需品。我們期待互聯網醫療領域,能夠開闢出一方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