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齋普爾

前一天在旅館休整了一天,今天一早就出來活動。

齋普爾是印度的旅遊勝地,是印度教、耆那教中心,拉賈斯坦邦首府,也稱紅粉之城。放眼看去,齋普爾全城一片粉紅色,不但屋頂、牆壁一律粉紅色,連女性的紗麗也偏愛粉紅色,比其它地方更顯濃豔。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風宮是齋普爾之行第一站。風宮建於1799年,風宮名為“宮殿”,其實只是一幅“牆”,牌坊型式的建築物牆上密密麻麻布滿953扇窗,窗戶用紅砂石鏤空而成,呈半個八角形。

這些窗戶可不僅僅用於通風,據說以前是用來供宮中深閨的婦女們偷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這樣既滿足了婦女們的好奇心,厚厚的牆壁又隔絕了她們拋頭露面的機會。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接下來前往水之宮。水之宮是一座建在水中的宮殿,國王以前夏天時在此避暑,只能坐船進出宮殿,而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一間酒店。我對此沒有太大興趣,短暫逗留,前往琥珀堡。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琥珀堡,因遠觀如琥珀而得名。琥珀堡建在山上,得爬很久才能進入其中,爬山的過程中只見一隻一隻的羊跟著我們爬,倒挺有趣的。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好不容易爬了上來到了琥珀堡,不知是累了還是對城堡已經審美疲勞,完全沒有了進入的慾望,在上面的座椅上休息了一會兒就下山了。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說來人還真是奇怪的動物,上一刻才覺得對城堡失去了興趣,下一刻又想著去城堡看看,所以看完月亮井後,我又選擇了前往老虎堡。老虎堡居高臨下,從這裡可以看到齋普爾全城,看看時間,這個時候上去正好可以看日落,應該會很美。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上老虎堡需要走一段盤山公路,路窄,但是路況還不錯,看得出來是新修沒多久的路。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這座建在山上的城堡有著堅固的軍事防禦設施,當年一次次地抵禦了外來侵略者的進攻。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這裡有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大炮,城堡上的城牆的開口都是外小內大,個人猜測應該是方便弓箭射擊。正是由於該城堡,整個齋普爾才以不可戰勝而聞名。因此,這座城堡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勝利之城”。

齋普爾—比卡內爾

今日行程為400km,路程遙遠,於是一早就出發了。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天氣晴朗,路況也不錯,日落時分順利趕到了鼠廟。

克勒妮瑪塔神廟,又稱鼠廟,是一座印度教寺廟,廟裡的數萬只老鼠被人們當做神一樣供奉。建成五百多年來,這座老鼠廟的香火極盛,前來朝拜老鼠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進入鼠廟不需要門票但是不能穿鞋,不過還好鞋子寄存的地方有鞋套可以穿,不然赤腳走在老鼠亂串、鼠糞橫流的地方真讓人接受不了。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克勒妮瑪塔神廟是為了紀念克勒妮•瑪塔而修建的。相傳在十四世紀時,有一位名叫卡爾尼•瑪塔的印度教女祭司,她是女神多迦的化身。有一天,一個來自她家族的孩子死了,那個孩子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兒子來求卡爾尼•瑪塔,希望卡爾尼•瑪塔能夠將她兒子復活。

卡爾尼•瑪塔立刻去了冥界,找死神亞瑪羅理論,但死神拒絕了她的要求,因為那孩子的靈魂已經轉世了。卡爾尼•瑪塔一怒之下宣佈(發誓)所有她家族的成員死後都會立刻轉世成老鼠,直到能夠重新轉世,並且出生在她的家族,繼續當她家族的成員為止。

在卡爾尼•瑪塔神廟裡面,照顧老鼠的祭司與老鼠吃同樣盤子裡的食物,因為那些祭司們相信,這些老鼠曾經是他們的親戚,而且他們自己也曾經是老鼠。據說在廟宇裡成千上萬只老鼠中,有五隻白色老鼠是格外神聖的,是克勒妮•瑪塔本人和她四個兒子的化身。如果老鼠從你腳上爬過,你會有好運氣,如果白色的老鼠碰到你,你會一輩子有好運氣。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每天都有許多餐點供老鼠們食用,光新鮮牛奶就有很多桶。為了避免貓來搗亂,當地人還特意在廟宇的周圍建造密網,細心保衛老鼠的安全。

1927年,印度流行鼠疫,死者無數,只有這神廟平安無事,這在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奇蹟。

拉賈斯坦人十分崇拜老鼠,要是有人要訂婚或者出遠門,必須先到老鼠廟中去朝拜三天三夜。他們認為老鼠是神的使者,只要對老鼠虔誠,神就會保佑訂婚的男女雙方白頭到老、永遠幸福,並會保佑出遠門的人一路順風、出入平安。

從老鼠廟出來我打算買些面回去煮,看了兩包麵條,外包裝都已經被老鼠咬破了,老闆還說It is ok。當然,我是不會買的。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晚上住進了一家民宿,是一個印度家庭自己的房子,裝修還可以,我們吃飯的時候老闆的兒子還在旁邊寫作業,邊看電視邊寫作業,和我小時候一樣……

比卡內爾—傑伊瑟爾梅爾

今天的路程依然漫長,33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行駛七八個小時(摩托車的速度不能和汽車比,印度的路況、交通又差,加上騎摩托車比開汽車要累,所以花費時間很長)。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現在我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是印度的沙漠地區,處於半荒漠化的狀態,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沙漠地區,又是印度的旱季,竟然下雨了。在印度沒騎幾天車,竟然在極度乾旱的季節碰上三天下雨,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運氣好還是差?

天氣很冷,時不時下雨還不斷在修路,很是難走。為了抵禦高速行駛下刺骨的寒風,我將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衣服穿了五件:一件短袖、一件秋衣、一件夾克、一件羽絨服、一件衝鋒衣;褲子穿了三條:兩條秋褲、一條外褲,依然很冷。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騎摩托車旅行看起來很酷其實很辛苦,要遭受風吹日曬雨淋。雨把衣服打溼,風又把衣服吹乾,之後下了雨又把衣服打溼,經常就是如此循環。衣服還好,靴子溼了是不會被吹乾的,腳一冷那是全身都冷,很難受。

那麼為什麼我還是喜歡騎摩托車旅行呢?可能是因為風和自由吧!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傑伊瑟爾梅爾

今天的原計劃本是去沙漠Safari,但是一早起床天氣灰濛濛,肯定是看不到日落和星星的,於是把Safari推到第二天,在傑伊瑟爾梅爾多呆一天。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傑伊瑟爾梅爾是古印度通往國外的貿易地,由於它重要的地理位置,給它帶來過不少財富,富裕的商人在城中修建了許多無比華麗的官邸,它們全部由黃砂岩精雕細刻,形成了奇異的不可模仿的風格。就連最普通的商店或住房,都以奇形怪狀表現了拉其普特人的藝術愛好,而後來的房屋建築者,都努力保持這種風格。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遠觀傑伊瑟爾梅爾像一座荒廢的古堡,坐落在荒涼的沙漠地帶。但一進城,裡面精雕細琢的建築令人大吃一驚。大部分建築採用金黃色的岩石雕刻而成,每到日落,在夕陽的照耀下,整個城市一片金黃色,光芒照人,如芝麻開門後呈現出的寶藏般令人驚喜無比。因此,傑伊瑟爾梅爾又有“黃金城市”的美譽。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傑伊瑟爾梅爾城堡由自稱是“月神之子”的巴特提人Rawal Jaisal在1156年所建。巴特提族人是沙漠中最讓人懼怕的一個族群,當他們發怒的時候,相鄰的城堡都會關上城門,而城裡的居民則躲在房間裡,以免遭受這群惡狼的襲擊。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到了13世紀,莫臥兒帝國開始強大。不過,傑瑟爾梅爾位於塔爾沙漠的中心,天高地遠,它逃脫了莫臥兒的直接控制,只是每年向德里的莫臥兒統制者進貢,以維持自己有限的獨立。但由於傑瑟爾梅爾統治者經常難以控制那些蠻橫的諸侯首領,有人預言,由於他們自己的輕率行動,這個城堡將會遭受洗劫。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在印度吟遊詩人的民歌中,第一次洗劫發生在1295年~1315年之間,是由一次愚勇的襲擊皇室的駱駝商隊引起的。圍攻長達七年,最後包圍軍突破了防線,傑瑟爾梅爾人必敗無疑。於是軍隊首領宣佈了他們特有的可怕的戰鬥儀式:女人和小孩撲向火堆自殺,男人們穿上藏紅色戰袍,打開城門向外衝去,去迎接他們英雄般的死亡。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如今,城堡當年的雄風已經不在,但是城堡保護得還是挺好的。路邊開起了一個個商鋪,當地的居民與城堡內外居民自由往來。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我住的旅館位於比較高的位置,可以俯瞰這座小城。旅館旁是一片貧民窟,據瞭解,貧民窟那兒原本是城牆,後來當地居民把城牆磚拿去建了房子,才形成了這片貧民窟。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貧民窟裡一個稍大的女孩在教較小的孩子們英文字母,看見我在看她們,於是她就熱情地向我打招呼。

三十歲前環遊世界之印度篇(三)|老鼠神廟奇遇記

這時候一個印度人過來搭訕,果不其然他的目的是邀請我們到他朋友的店鋪裡看看。印度人平白無故找你搭訕十有八九是想把你帶到他們的親戚或者朋友的店裡買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