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12部二戰片,從頭到尾連起來看更有意義,這12部片子加起來,剛好展示了整個二戰的前因後果。

1939二戰萌發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超寫實主義風格,為你還原了希特勒是如何從一名男童黑化成一個“男魔”。也許有不少人的三觀還處在拋棄人道主義去崇拜這個“男魔”的階段,但這部影片深刻的揭露了一個心術不正的投機主義者是如何蠱惑人心成為大獨裁者,並讓今天的德國都無法原諒自己曾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

維也納的流浪漢、慕尼黑的“小透明”、啤酒館的法西斯,希特勒用“極端民族主義”綁架了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給全人類帶來難以磨滅的傷痛!正如影片片頭所言,“惡人得逞的必經之路,就是讓好人無所事事!”該片對希特勒進行了栩栩如生的解構,警醒我們不要忘記二戰的慘痛教訓。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0-1941防禦階段

《不列顛之戰》

這部20世紀60年代的電影以頗為精彩的空戰鏡頭重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戰役——不列顛空戰。對比今天動輒上億人民幣的“五毛特效”,這部影片以滿滿的誠意從多個國家調度現役的幾百架真正戰機,並佐以極盡考究的軍械裝備,火爆的還原了當時的空戰場景。

更讓軍事電影愛好者熱血沸騰的是,你還可以看到英國皇家空軍戰機“噴火”激戰德國戰機“BF109”的大場面!但好的影片難免有那麼一點點的不足,比如這部影片中就缺少了本次空戰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扶不上牆”的德軍戰鬥機BF110。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本片根據二戰史上最殘酷的要塞攻防戰“佈列斯特要塞”保衛戰改編拍攝。佈列斯特在二戰時期是蘇聯和波蘭的邊界,也是德國入侵蘇聯的必經之路。這場戰役中,德軍有最精良的第45師參戰,並裝備了能夠發射重達數噸炮彈的550-600mm的大炮,也因此可歌可泣的佈列斯特要塞守軍面對於敵我力量懸殊的德軍,在拼死抵抗至極限後全部壯烈犧牲。

他們的犧牲保護了蘇軍的有生力量,牽制了德軍進攻蘇聯的魔爪,這真是令人敬佩的一群英勇士兵!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1大洋戰爭

《虎!虎!虎!》

這部曾經榮獲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的影片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本片也被認為是第一步以富士電影膠片發行的好萊塢電影。大量英俊挺拔的美國海軍現役士兵出現在影片中,長達150分鐘的電影用濃重的筆墨渲染了大戰前夕美日雙方的行動。它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來俯視這場戰爭,真實的再現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始末。

極其客觀、忠於史實,並具備超高的史料價值。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2遠東戰場

《太陽帝國》

這部電影中的“80後”大有來頭,不光在中國取景,還有年輕的克里斯蒂·貝爾(《蝙蝠俠》的扮演者)在片中擔任男主角,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影片的導演是我非常喜愛的斯皮爾伯格先生!雖然這是一部戰爭題材電影,但正類似日本導演宮崎駿的《等風來》,這部電影也非常讓人頗感意外的弱化了戰爭場景,轉而從戰爭中的人性角度出發來表達立意。

本片描述了英國貴族小孩傑米在戰爭中顛沛流離,為了生存從稚氣未脫的“流浪兒”蛻變成集中營油頭滑腦的“小鬼頭”的故事。生命永遠是最可寶貴的,不可摧毀的生存意志恰是殘酷戰爭中的“人性之光”。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2戰爭轉折

《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整個二戰的歷史性轉折,也是近代戰爭史上最血腥暴力的戰役。本片的一大亮點是採用親歷戰爭的德國士兵的視角描述了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役,蘇德雙方在這場戰役中共傷亡200萬人以上。

德國青年鮮活的生命在戰爭中化為烏有,德軍沒有勝利,德軍在蘇聯的寒冬裡生存都是問題。所以說,戰爭電影的立意永遠不會是教唆大家去挑起戰爭,而是警醒大家珍愛生命,珍惜和平!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細細的紅線》

一部看劇照就知道導演有文藝情懷的反思電影,也因此導演用了一句美國諺語來形容戰爭——“在理智與瘋狂之間,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雖然節奏似窩心的“韓劇”,但卻用非常生活化的鏡頭語言烘托出了戰場上美國大兵的內心真實寫照。戰場如生活,生活似戰場,人類為了功名利祿互相搶奪,而人性的光輝卻漸漸失落。西恩·潘、約翰·特拉沃爾塔、阿德里安·布羅迪等多位大影帝係數亮相這部戰爭巨片,本片獲7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電影音樂等多項提名。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3號角吹響

《孟菲斯美女號》

這是一部讓我看了又看的電影,沒有炫目的特效,沒有恢宏的戰場,沒有過分的煽情,它就這樣默默的用畫面的自然感染力帶你走近了“孟菲斯美女號”上每個士兵的身旁。真實、很真實、非常真實!

“我們”是一群苦中作樂的士兵,“我們”喜歡番茄汁,“我們”愛搞怪,“我們”忙裡偷閒做飛機模型。“我們”也可愛,“我們”也打仗,“我們”也犧牲,你瞧“我們”的青春就是死亡。這就是影片中呈現給觀眾的戰爭生活,不得不令我反覆回味。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4勝利在望

《最長的一天》

要我怎麼介紹這部影片?本片簡直大牌雲集,影壇男神理查德·伯頓 、肖恩·康納利 、亨利·方達 、約翰·韋恩 、萊德·巴頓斯……有他們坐鎮,你還怕影片不夠精彩嗎?

栩栩如生的士兵形象;低空飛過的英軍戰機;遭受掃射的美國部隊;彈雨中的救傷修女,這一幀幀的畫面描繪了諾曼底登陸的第一天。手法平實、場面逼真、粗中有細、足夠精彩,在第35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更是拿獎拿到手軟。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5抵抗無效

《硫磺島的來信》

硫磺島血戰是太平洋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日軍在幾乎完全孤立的島嶼上進行抗登陸戰。為了這個地處戰略要衝的彈丸小島,美軍付出了近7000人陣亡,19000人負傷的代價!

作為一部日本視角的反戰題材影片,提到它中日影迷都會再提及中日關係。雖然我一直固執的認為“彈丸島國”上的國民都“不可理喻”,但看過這部電影我發現在美日兩軍的家書中,來自母親的叮嚀都是相似的。恰恰是這一點觸動了人性裡最柔弱的一層防備,戰爭並不是人民的戰爭,戰爭只是一群毫無人道的“極端分子”的變態私慾。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遙遠的橋》

詹姆斯·凱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德克·博加德、吉恩·哈克曼、埃利奧特·古爾德、愛德華·福克斯、安東尼·霍普金斯、勞倫斯·奧利弗、羅伯特·雷德福……這些令我打字到手抽筋的名字,告訴我們這又是一部全明星陣容的史詩級二戰巨片。

雨滴般的傘兵跳傘、大橋上的激烈戰鬥、渡江上的刺眼火拼,你要的大場面統統在這裡!我非常喜歡影片用全景敘事的方式去拍攝戰爭片,在沒有CG特效技術的70年代實屬上乘之作。相比斯大林格勒戰役等知名戰役,影片著眼於“市場花園行動”著實冷門了些。這是戰爭史上最失敗的空降計劃,沒有周密的部署,沒有默契的協同,大批無辜士兵的生命被白白的葬送在冷血的戰場之上。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1945噩夢結束

《帝國的毀滅》

至今仍在互聯網被廣為傳播的惡搞鬼畜作品《元首的憤怒》,給我留下了比本片更為深刻的印象。本片屬於紀實電影,逼真的反映了希特勒人生中在第三帝國最後的12天。相信也有不少人是因為它被惡搞的原因,才觀看了該片。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掙扎,不含任何煽情的戲份,赤裸裸的陰沉訴說著納粹本質的惡。人類的正義永遠不會是一種極端,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正面刻畫俄軍的強大,而是通過德國的戰爭慘景來揭示 “邪不勝正”的偉大真理!


十二部電影給你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