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來源:插坐學院(ID:chazuomba)

不跟風口,不追潮流,不講故事,超過千億的估值,超級低調的團隊,創業7年。

這些元素放在一起,你會想到哪家互聯網公司?

答案是:短視頻平臺——快手

通常大家只關注快手平臺的視頻內容,而對於產品理念、團隊情況,確實知之甚少。甚至對他們已經創建7年這件事,大部分人也出乎意料。

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曾在採訪快手科技創始人兼CEO宿華之後,評價他是「反傳統」的創業者:始終懷著極為「搖滾」的理想。

那麼,宿華的理想有多搖滾?

「讓每個人都有平等記錄的權利」,這是宿華的理想。

這也意味著,快手作為一面擺在精英和大眾群體面前的鏡子,卻不會因為精英的話語權更大,就讓鏡子裡出現更多精英喜歡的畫面。

更搖滾的是,快手不惜花費巨大的資源和精力去成就公司裡的每一個員工的理想。

從去年開始,在快手科技每年開展的“快手的500個家鄉”項目,就是最好的例子。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從今年年初一直延續到9月底,長達大半年的時間裡,快手讓公司每個員工填寫“家鄉愿望”並幫他們實現。

其中甚至有為家鄉的孩子“捐贈圖書建圖書角”、“修建籃球”、“修建足球場”、“上編程課”、為留守家鄉的孩子“在山村裡放露天電影、看一場煙花表演”、帶學生“參觀夢想學府清華北大”等等非常天馬行空的想法,快手的決策團隊居然讓市場部門在這半年裡都一一落實。整個活動跑了全國12個省市,走近了上萬人的生活圈。

如果你看過最近在朋友圈流傳的快手高管訪談視頻,就會發現,快手的業務和團隊是怎樣高速成長的。

一年內,快手就從1000人擴充到3000人,其中不乏許多國際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大牛、國內外名校的畢業生,他們甚至願意放棄更高的待遇加入快手團隊。

現在,快手作為國內領先的短視頻平臺,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億,視頻總量累計超過70億條。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從快手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團隊管理著手,整理了4條經驗,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吳軍在《見識》這本書中表達了一個觀點,“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他說,當一個人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正向影響力後,他不僅可以獲得物質(比如金錢)和精神(比如名譽)的財富,而且會有一種由衷的幸福感。而這種信念影響了他的職業選擇:離開硅谷和花更多時間寫作。

其實,這個幸福學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人生的深度,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對世界的理解;而人生的寬度,則是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業,能夠給這個世界和他人帶來影響最終獲得幸福,成功只是努力過程中收穫的結果而已。

很多人好奇,到底有多少人會把幸福和精神財富納入自己職業選擇的框架裡,而快手團隊就是這麼一批人。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 長按可保存圖片

比如,快手的遊戲直播業務負責人林粼。他說自己是一個很理想主義的人,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後,曾經在最具財富效應的投行和地產知名公司供職,但是當他了解快手的公司價值觀後,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快手。

“快手所堅持的東西和其他的平臺不太一樣,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尊重每一個用戶,我覺得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當時想著不給錢也要來。”

在快手,像林粼這樣追求理想的人很多,有很多人本來可以在國外過著舒適穩定的生活,但是當一個把理想和事業結合起來機會來臨,回國的念頭就無法抑制。

曾經在高盛負責CSR項目的張帆說,“當初一接到offer,我就毫不猶豫地舉家從美國搬回來了,回國第二天就辦了入職,他們都說我有點瘋。”

在快手的半年裡,她和同事上山下鄉,深入到最貧困的鄉村也不覺得苦。她說,自己要做一座橋,在快手用互聯網把每一個人都連接在一起,這樣就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每當她看到留守偏遠區域的人,通過快手平臺脫貧並帶動更多當地人過上好日子,這種滿足感都是金錢無法取代的。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這不是個別案例,每個快手員工,都能舉出快手幫助用戶“獲得獨特的幸福感”的實際例子。

比如,本應上大學卻留在山村裡的雪莉,通過快手拍攝和記錄自己的生活找到世界上非常喜歡她的人們,帶領家庭致富,她是幸福的;

比如,做風炮補胎、電氣焊職業的宋運在自家店裡彈著吉他,唱著自己喜歡的歌,被快手十幾萬粉絲關注,體驗到深埋心底的音樂夢想,他也是幸福的;

再比如,古稀老人夏伯渝,經受截肢、癌症、多次大手術的磨難,最終成功登頂珠峰,通過快手被全世界見證自己實現了堅持43年的夢,他也是幸福的。

這些活生生的案例,讓團隊每個人能夠看到自己行為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找到自己獨特的幸福感,尤其是有些人的生活或者生命體驗,因為自己的工作成果而發生改變,這讓他們比掙到錢更加快樂。

所以,認認真真地做好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努力給這個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期間可能成功地收穫財富,但更重要的是收穫內心的幸福和滿足感。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不辜負你身上的責任,也不辜負你的潛能

谷歌雲AI首席科學家兼負責人李飛飛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大的挑戰,其實是不辜負你最大的潛能,又不辜負你身上的責任,以及誠實面對你自己內心所希望追求的事業”。

這位谷歌公司級別最高的華裔女主管做過很多“搖滾”的事情,比如即便家庭經濟不寬裕,她仍然沒有接受高盛和麥肯錫的工作Offer,而是去了西藏用一年時間研究藏藥;比如在谷歌雲AI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她卻在人生頂峰選擇迴歸斯坦福大學教書,她說都是遵從內心的夢想,以學術研究造福世界。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越長大身上擔負的責任越重,來自家庭或者社會,所以當我們面臨人生志願或者職業選擇時,往往選擇現實而不是夢想,心中會始終有一個潛能被辜負的遺憾。

不過,和李飛飛一樣,堅定家庭責任和內心所追求事業的人,往往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觀察那些優秀的公司,你會發現,給員工發揮潛能的空間有多重要。

比如快手Server 開發團隊的技術負責人李偉博,同時也是快手上擁有9萬粉絲的“網紅”。他有一個簡單的愛好就是玩樂高積木,作為消遣他把拼搭汽車模型的視頻放在快手平臺上,沒想到僅僅一個月就收穫了 8 萬多粉絲。

他說自己沒有顏值,也沒什麼才藝,工作忙起來只能下班後拼一會兒樂高,看到有人每天像追劇一樣追他的視頻時,他感覺自己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在這裡,只要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你就是發光的。”

對個人的愛好如此,對那些像李飛飛一樣,追求以技術研究造福世界的科學家更是如此。一個技術領域的科學家和學者有足夠的能力後,他們的追求不是財富,而是技術的普世價值。

我們發現,快手吸引聚集了不少國際AI技術專家,就是因為他們希望真正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大家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光是去畫一個餅。

快手 AI 技術副總裁鄭文,是斯坦福計算機博士,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領域的研究學者,也是AI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核心人才。

2016年,鄭文選擇當時還是小公司的快手,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鄭文曾與宿華對快手AI技術實力、快手用AI技術的應用場景和AI在未來的可能性進行了多次探討。

他的判斷是:快手本質上是一家AI技術公司,而且可以通過最新的技術,提供給每一個用戶更新更好的體驗和獨特的幸福感,這正是快手也是他自己的使命感所在。

他說,快手讓用戶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能夠被更廣闊的世界看到,這兩個需求加在一起,就對技術的工作提出非常大的挑戰,但是這也是最吸引他和其他斯坦福技術專家的事情。

現在,快手自研的YCNN 深度學習推理引擎,讓大部分使用的是中低端機型的用戶,也能體驗高端設備上才能使用的AI 技術應用。

對於鄭文來說,無論是“用技術的力量感動每一個平凡的人”,還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改變世界”,都可以讓他的內心變得堅定。

職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選擇,但最終的選擇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在擔起生活的責任的同時,要對得起夢想,不為金錢、地位甚至環境所迫而辜負你的潛能。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 長按可保存圖片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芝麻是給大多數人的,西瓜是給少數有智慧的人

中國有一句諺語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句話可以說明的是,一個糟糕的思維方式和衡量價值的標準,最終可能導致不幸的結果。

雖然諺語淺顯易懂,但不僅個人,而且公司和企業仍然會犯這樣的錯。當然,也有一種公司和創業者則是堅持自己的專長,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最終成功地撿到西瓜。

快手曾經堅持了七年只做一款產品,直到成為國民短視頻平臺。事實上,七年中市場上有太多誘惑和風口。

但是,宿華說,在我的使命裡,風口並不重要。如果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足夠長遠,它中間一定會經歷波峰、波谷,關鍵是自己、團隊有多認可這個事,這個事本身有多被用戶、網友們所需要,總有一天你能夠找到你自己的成長路徑。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 快手創始人宿華

在一個撿西瓜的組織,才能練就撿西瓜的思維和能力。過去幾年,快手的專注讓公司集中力量像刀鋒一樣在市場脫穎而出,團隊每個人也在獲得高速成長。用李偉博的話說, “不斷接受行業內最尖端領先的技術挑戰,才會收穫成就和成長”。

而且,隨著快手的短視頻存量超過70億條,用戶量增加、數據量的變化會給技術部門帶來更大的挑戰。

這一點,作為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媒體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委,快手多媒體內容理解部負責人李巖感受非常深:在自己從事了10多年的領域,遇到在快手這樣多元化的短視頻平臺,搜索準確率需要達到99.9~99.99%的課題,對於技術人來說是一種幸運。

芝麻常有,但西瓜不多。但只要你用堅持到執拗的精神,練就撿西瓜的耐心和能力,就會發現撿西瓜並不難。因為大部分見到芝麻都會去撿,撿多了,西瓜自然就留給那些有智慧的人。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把組織看作一個生命體,把生命看作一次修煉

在管理學界有一本備受推崇的著作《第五項修煉》,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統思考

不懂系統思考的人,往往會把組織當做一個機器來管理;而懂得系統思考的人,則會把組織看做一個生命體來管理。

快手作為一個飛速發展的組織,需要面對認同公司願景並快速提升能力的個體員工,而作為中國跨地域、跨階層連接最廣泛的一款產品,則需要面對一個非常複雜社區、生態系統,這對任何一個年輕的公司都是一個挑戰。

宿華這幾年一直在不斷給團隊和用戶正向反饋。他說,我們要用主動的聲音告訴大家:快手是一個記錄世界的平臺——有很多優秀的人在改變這個世界,我們要讓大眾、行業更好地理解我們,關注快手上那些記錄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更特別的是,快手給員工的福利不是精美的節日禮物,而是在員工家鄉的廣告牌。當“爸,媽,我在快手挺好的,不要擔心我”等員工心聲作為廣告語,出現在全國各地城市的繁華街區時,感動的不止是員工自己。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同樣,快手更加堅信對社區影響的敬畏之心,公司每一個決策都非常小心剋制,而每個員工都有機會和責任,通過公司成體系的code checking、code review、AB測試系統等數據分析,來幫助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

快手要求團隊的每個人都有系統性的思考,這點讓連喬、王哲等在facebook工作多年的團隊負責人都覺得非常“酷”,每一個加入團隊的“新人”,都要經過“師傅”帶領完成一個有關社區科學的小任務。

除了技術之外,他要求團隊的培訓涉及不同的學科,邀請包括美國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的經濟學、運籌學教授在內的各領域專家來培訓經濟學、運籌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通過系統的思考才能把社區做得更好。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 長按可保存圖片

當一個組織成為一個生命體,當公司創始人願意面對面的回答員工從食堂沒有辣菜、咖啡機需更換,到市場競爭策略、個人成長心得等所有問題時,快手就出現了7年沒有人離職的小團隊,也出現了超過三分之一用戶在主頁上標明“感謝快手官方”的文字。

一個具有系統思考的組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個人的思維方式,當個人不再是無助的反應性動物,而是現實的積極參與者的那一刻,便實現他心靈的轉變。

如果眼前就有很多短期收益明顯的事可以做,但有人卻選擇不做,那他們一定是有更大的目標、更長遠的目光。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1000億估值,3000名員工,堅忍潛行7年,就靠這四條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