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Odaily,ID:o-daily,APP下載)

文 | 小派克

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技術可以保證規則公平地被實施,但如果規則本身是不公平地呢?

那麼是否應該有一個機制,是可以約束和制衡規則的制定者,以保證 “規則制定的過程” 更加公平?

我們經常看到,不少項目方的 token 隨意增發或者價格動不動就如過山車般跌宕。雖然每個項目基本都會標配一個基金會,但實際上,權力還是過於集中。規則雖然早在創世初就被寫近智能合約中固定下來,但規則仍然是由項目團隊或者既得利益集團所決定。修改規則、隨意增發、硬分叉等事件的頻繁發生,讓我們看到,token 機制就是項目團隊的提款機。那麼是否需要一個分權機制?

談到分權機制,最成熟的模式莫過於被大家所抨擊的美聯儲了。它即使有無限的 “發幣權 “,但又無法肆意發幣;它獨立於政府,因此使政府無法完全掌控它。帶著諸多疑問,最近看了一本書《美聯儲的誕生》,原來,160 年就有人在思考關於如何制約無限的發幣權以及如何創造一個穩定的貨幣流通體系。這篇文章主要分享這本書,希望可以給區塊鏈領的從業者以及關注這一領域的讀者一些思考和啟發。

“21世紀之後是19世紀”

如果回到 160 年前,我們會發現,那時的美國要比現在的區塊鏈世界去中心化的多。作為曾經的殖民地國家,美國人民對任何中心化的東西有著原始的抗拒。他們擔心來之不易的自由會被一個新的暴利機器所粉碎。因此當時的美國就像如今的區塊鏈世界一樣有數千種貨幣。每個州負責監督各州自己的銀行,它們共同組成國家貨幣發行體系。

生活在當時的人們如果出門時身上攜帶的不是紐約州、波士頓和費城最大銀行發行的貨幣,那他在購物時有可能被拒收或者大打折扣。但他如果帶的是黃金,便暢通無阻了。這與當下千幣爭鳴頗有幾分相似。

還有類似之處是,每個銀行都可以自由發幣,發行人只需一臺印刷機就行。而大多數銀行發行的紙幣非常不可靠,甚至沒有價值。

書中寫道:“投機者來到印度安納州,24 小時之內就可以揣著有他自己命名的法定貨幣,去往聯邦某個較遠的地方使用了,而這是經過印第安納州的立法機關批准的。”

據記載,美國當時有 1395 家銀行,每家銀行發行各種面額的貨幣,總共達 8370 種。一些銀行的貨幣量是其資本的 25 倍。要審查氾濫成災的貨幣幾乎是無望的,因此當時假幣叢生,到處充斥著騙子。當時的假幣問題促使一本名為 “假幣探測器” 的書籍最為暢銷。這多麼容易讓人想起去年 ICO 爆發的時期,以及當前的區塊鏈安全問題催生出的安全行業。

總之,對當時而言,混亂是那個時代的秩序。

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美聯儲的誕生

這種混亂在一定程度上使那一時期的人們形成特定的“貨幣觀”:貨幣通常指的是黃金或白銀,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物質。而流通的紙幣,雖被用作交換媒介,卻僅僅是個符號,是對實物的一種承諾。而承諾可能會不被兌現,因此其價值也會打折。

這個幾乎人人都能 “發幣” 的體系確實民主。但也導致了信貸泡沫,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裂。

在中央儲備體系出現之前,美國的《國民銀行法案》曾經引入過一個複雜而脆弱的管理體系,即銀行儲備金層層存放的管理體系,作為過渡。

該法案將銀行分為三個不同層次。最底層的銀行,所謂鄉鎮銀行,必須將儲備金存放在本行的庫房中,或將部分儲備金存放在中間層的城市銀行裡。而城市銀行,則要麼將儲備金存放在本行庫房,要麼將儲備金存放在最高層的銀行,即紐約這種 “中央城市” 裡的銀行。

實際上,由於城市銀行不想讓資金閒置,便令儲備金流入紐約,而紐約的銀行也不想讓資金閒置,於是又將儲備金借給股市。因此,美國的銀行體系建立在一個投機性的資金塔上。每當信貸供應不足時,整個鏈條反向循環:鄉鎮銀行通過加急電報向城市銀行要回他們的儲備金,城市銀行再向紐約的銀行要回儲備金。從而引發股市的恐慌性拋售。

這個體系實際上是銀行在用現金進行交易,而不是信用交易。美國當時的財政部長指責道:“這是常識性的錯誤。銀行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應該進行信用交易,銀行日收入中現金形式不應超過 10%,其餘應為支票、信貸。”

此體系對農業社會來說也許已經足夠,但已經不適應 20 世界快速成長的工業和商業經濟。在歐洲,銀行持有的短期貸款、或者銀行發行的匯票、還有企業發行的票據都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流通。但在美國一張票據只能從一家銀行轉寄到另一家銀行,無法形成流動性交易。

當時一位作家跟蹤了一張支票的整個結算路徑:

“該支票首先存在霍博肯第二國民銀行,第二國民銀行又將它發到一家紐約銀行。這家紐約銀行在薩格港沒有正規代理行,因此把這張支票與其他支票一起發送到他們在波士頓的代理銀行,而波士頓這家代理銀行莫名奇妙地將它轉到靠近尼亞加拉瀑布的紐約託納萬達第一國民銀行。託納萬達第一國民銀行意識到支票已經偏離航線,又將它運到奧爾巴尼的一家與銀行,奧爾巴尼銀行努力想讓它離家近一點,將其轉到傑斐遜港第一國民銀行,使它離簽發地只有 60 英里。然而這張支票又走了另一個彎路,先轉給遠羅卡偉銀行,再到大通國民銀行,這張疲倦的支票已經是第二次訪問紐約市了。經過多個站點之後,它終於回到皮科尼克,終於可以休息了。”

這位作家總結道:“一旦開始旅程,這張可憐的支票就被一站接一站地往前運送”。

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在一個工業經濟高速發達的經濟體中,這種方式顯得有點滑稽。但當時的美國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中央銀行。

由於商人對美國市場缺乏信心,當時的國際收支結算中心也沒有使用美元進行結算。

“讓金融家們顏面盡失的是,費城商人在中國或南美購買貨物,卻不得不在巴黎、倫敦或柏林進行交易結算。”書中寫道。

先進的金融改革家們開始對罪魁禍首——《國民銀行法》進行指責,認為它阻礙了貨幣流通。

“在城市裡,人們有銀行賬戶,並且習慣於開個人支票,這是一種不受監管的貨幣形式;而在農村地區,人們依賴於銀行發行的鈔票,而鈔票供應高度受限。”

他們認為需要一個新的銀行體系來處理日益活躍的日交易。這個體系應該使貨幣供應量更加靈活,而不是總體貨幣發行量更多。為此,他們提出了一個“發行貨幣”(擁有貨幣發行權)的中央銀行。它只與銀行打交道;它將由董事會控制,部分董事會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這實際上是對美聯儲最早以及最直接的描述。

但要將這個想法從金融家口中移交給政治家的案桌前,則花了將近 10 年的時間。

1910 年的冬天,一位美國參議員和幾個華爾街人從他們的社交網絡中徹底消失了。他們對外宣稱是一起去獵鴨,實際上在傑基爾島上秘密策劃了一場金融體系的大變革。

民主的中央銀行

策劃者意識到,他們所創造的這一體系有被視為一家中央銀行的危險,因此傾盡全力迴避那可怕的稱呼。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建立相應的保障措施,以防被政府或華爾街所控制。

為了安撫那些害怕此計劃會過於激進的人,他們將這一體系建立在人們所熟悉的地方清算所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統一規範,並將其緊密團結起來,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全國性組織。

每一家參與銀行都屬於一個地方協會,地方協會將輪流派代表去地方區分支機構——全國共有 12 家分支機構,華盛頓的儲備協會位於金字塔的頂尖。

協會採取嚴格的民主治理方式,每個級別的董事會都由成員選舉產生。雖然越大的銀行將擁有越多的股份,但一家銀行只能投一票,因此,即使是最大的銀行也無法獲得控制權。

這個計劃根據美國的傳統量身定製,它採用民主治理和聯邦架構,但並非像歐洲的中央銀行那樣,它是一家 “銀行中的銀行”。

為了避免給人們塑造該機構是深具威脅性的巨無霸的印象,12 家地區分支機構將作為運營單位,持有成員銀行的儲備金,並通過 “貼現” 程序發行新貨幣。

這裡需要搞清楚的是,美聯儲不能肆意印鈔票,它只能通過貨幣政策進行調控。它的貨幣政策主要包括,公開市場操作、貼現率和法定準備金。 比如,最常使用的是公開市場操作,即買賣國庫券等政府證券。

當美聯儲認為當下經濟有緊縮的風險,需要增加貨幣供給,那麼美聯儲會向會員銀行購買有價證券,會員銀行會獲得等額的美元作為準備金以及市場流通。這會導致更多貨幣流入市場,投資增多,經濟開始增長。

相反,假如美聯儲認為當下經濟有泡沫,需要適度減少貨幣供給時,它就向會員銀行出售有價證券,根據法規銀行必須要買,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供應量就會減少,信貸收縮,泡沫被抑制。

總而言之,美聯儲根據經濟形勢的不同主動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來調控市場。

1913 年,這項計劃終於從銀行家手中移交到政治家的案頭,並伴隨著新總統上任,《聯邦儲備法》誕生,美國結束了金融體系混亂的局面。

雖然聯邦儲備體系的創建在美國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關於它的爭議從未休止。比如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大眾與華爾街之間的衝突一直存在。國會內部對美聯儲應該有多大權力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

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通證經濟模型的典範

區勢傳媒 Locke 在《美聯儲:通證經濟模型的典範》一文中認為,美聯儲是通證經濟模型的典範。

首先,美聯儲的制度設計顯然是一個分權體系。即希望能夠實現權力在總統、財政部、華爾街、國會(公眾)、以及地區之間進行分散。

在機構設置上,美聯儲採用的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盈利性機構雙重組織結構,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裡。

在人事管理上,聯邦儲備委員會是由 7 名董事組成。經參議員同意後,委員會由總統任命。為了限制總統對美聯儲的控制,並使美聯儲獨立於其他政治勢力,每個董事的任職時間為 14 年,包括任期加上下一個任期的部分時間,但不得連任。董事要求來自不同的聯邦儲備地區,以防止某一地區的利益被過度強調。

十二家聯邦儲備銀行分散於各州,其股東均為當地最重要的私人銀行,董事會成員則為銀行家和大學校長。他們的參與,體現了私人資本及地方州的利益。

美聯儲每年最重要的會議是公開市場會議,一年開八次,討論的議題是決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這一利率在本質上是銀行之間的貸款短期利率,而以此為基準,調控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

“美聯儲的股東並不具有股東決策權,也沒有利潤分紅。7 名委員掌控美聯儲大權,但又不對總統、國會、美聯儲股東等任何實際機構負責。聯邦政府似乎什麼也沒做,卻每年分享美聯儲大部分利潤。美聯儲更多時候獨立於政府和國會,但又通常藉助政府和國會給銀行施壓。美聯儲通過三個機構將權力分散,但各方利益似乎都照顧到,且具有激勵性。這種通證模式堪稱完美。”

區塊鏈說的去中心化,160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

但文章並沒有將美聯儲的各個利益方和通證經濟中的不同參與者對應起來。實際上,鑑於兩者本質上的不同,我們也只能借鑑它的獨立運行模式和分權思想。

如果我們把美元當做一種 token,把政府當做項目方。那麼是否可以把寫進智能合約的社區治理規則看做是一個自主運作的 “央行 “。規則中包括,token 總量是否定額,是否定期增發、如何分配等問題。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規則由誰來定?是不是說項目創世之初制定規則的人實際上就是最大的統治者。實際上,當前大多數項目都是這種狀態。

井通鏈 COO 黃晏清認為,目前的區塊鏈治理還是處於非常初期的狀態,更多是由創始團隊和基金會來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token 基本也由基金會和創始團隊在管。目前有兩個方向,一種是在項目創世之初就把分配規則用程序固定,實現一個共識的基礎。還有一種就是允許人參與後期的分配和分配規則的迭代制定。

第一個方向可能在應用方向的項目,到後期不是很適用,因為現實問題千變萬化,如果從一開始就將規則固定,後續更改首先在達成共識方面就要承擔極大的成本和風險,比如常見的硬分叉事件。而第二個方向則有一個問題就是初期形成共識不太容易,人們會質疑後期的分配規則公平性。還涉及未來有分配權的人怎麼界定。如果太多人參與指定未來規則就會導致效率很低。同時必定會有少數人的利益無法滿足。因此未來有可能會借鑑美聯儲的這種獨立和分權模式,並在這種模式下通過發展的實踐來迭代出最適合項目的模型。

歐鏈創始人老狼則認為,區塊鏈項目的管理架構大概率還是會走 DAC(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方向,而不是中心化的美聯儲,但具體形式還在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中,未來會演化成什麼樣應該交給時間。

我們知道,技術可以保證規則公平地實施,但規則終究還是人來規定的,如果不對“制定規則的過程”進行約束,那麼“執行規則的過程”無論再公正,也不過是規則制定者的提款機。

當然區塊鏈最大優勢在於,相比美聯儲複雜的貨幣調控政策,它可以用技術手段將其簡化,條件一但被觸發便自動執行,也不必發行信用債券作為擔保。但美聯儲的獨立運營模式以及分權和制衡思想是值得區塊鏈世界的人學習和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