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可以稱得上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參加的最秘密的一場戰爭,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這場出境作戰的戰鬥,在當時乃至以後二、三十年中,一直是作為機密事件的,直到90年代,才有了關於這場戰鬥的公開資料。這次聯合作戰的戰場是熱帶叢林,加之行動的隱秘性,所以當時中國決策者決定進行一場低強度的戰爭,而進行低強度的作戰最好的方式就是突擊隊的特種作戰方式。所以這場秘密的戰爭中,中國部隊首次上演了在熱帶叢林的突擊隊特種作戰。

揭秘“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截至到1960年,遁逃到緬甸的國民黨殘軍已經盤踞金三角達10之久,武裝力量也從最初的1500餘人發展到了近萬人,這支殘軍勢力最盛時人數約2萬人,期間經歷一次被迫撤臺,現在的勢力為撤臺後重新組建的武裝力量。這支殘軍計有一個總部,五個軍,兩個軍區,掌控面積比兩個臺島還大。人數最多的兩個軍第五郡段希文部和第三軍李文煥部,分佈在緬甸靠泰國邊境及緬、老、泰交界處。勢力約為3600人。總部直屬部隊及第二軍吳祖伯不盤踞在緬甸靠老撾邊境湄公河西岸緬甸一側,約3500人。

揭秘“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總部駐湄公河畔的江拉。沿中緬邊境緬方一側,排列著第一軍吳運暖部、第四軍張偉成部、西盟軍區馬俊國部,第一、四軍共約800人,西盟軍區約1100人。這兩部分勢力對我勘界安全威脅最大。這支殘軍最初的目的是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反攻大陸,他們盤踞在金三角招兵買馬,不斷對我邊境進行騷擾,對當地緬甸人也是胡作非為,他們在帝國主義的唆使之下,成為破壞中緬勘界的禍患,為了保護勘界人員的安全,所以必須要給予打擊。

揭秘“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打擊是必須的,但是以何種方式打擊必須要好好斟酌一番。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未有過熱帶叢林戰的經驗,而金三角殘軍常年盤踞在熱帶叢林,與緬軍周旋,有著豐富的熱帶作戰經驗,曾兩次打敗緬甸國防軍。更何況,殘軍將領柳元麟黃埔四期正規軍出身,而且接受過叢林戰訓練,在當時乃至現代軍史中,算是少有的叢林戰經驗極其豐富的將領。面對這種情況,經過權衡,我軍決定打一場我們現在稱之為“低強度”的戰爭。即派遣十三、十四軍精銳之師,組成突擊部隊,向熱帶叢林的縱深實施突擊打擊。戰鬥之時,共組建三個戰群,二十二個突擊戰隊。

揭秘“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突擊隊成員多數槍法精良,清一色新式裝備。每個班一色的60式7.62毫米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班用機槍。換裝後步兵班班用武器,不僅輕便靈活而且火力大大加強。衝鋒槍比原來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都翻了一番,半自動步槍比原來的54步槍射速快了3倍。以前的54式是仿製武器,56式是第一批國產武器,嶄新的。除了以上裝備,突擊隊還攜帶連用輕機槍、重機槍、40火箭筒、60迫擊炮、無坐力炮、火焰噴射器等輕便武器和爆破裝置,那可是1960年啊!當時美國步兵班用的還是M-1步槍和7.62卡賓槍呢!

揭秘“窮人的核武器”,60年代首秀,天朝熱帶叢林特種作戰

這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特種部隊的雛形。當時被稱為突擊隊特種作戰,在當時的第三世界這被稱為“窮人的核武器”。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次突擊隊這種作戰的方式是最適合這種級別的戰鬥模式,這次的警衛作戰也為後來特種部隊的組建積累的相當豐富的戰鬥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