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天下風情多錦繡,

成名且在畫中游。

山光染染堪紅遍,

水色森森妙品留。


人與人之間的相識相知,真的是一種機緣。我和畫家吳天成的相識,緣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夏柏森導師創建的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落戶朝陽,要推介一批院裡知名畫家。因我擔任夏柏森導師工作室文字總編,夏柏森院長囑我統籌文字和書畫評論,並讓我先評論一下畫家吳天成的作品。吳天成是李小可入室弟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北京畫院李小可藝術工作室畫家和助教,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通過微信聊天,我瞭解到吳天成是安徽阜陽人,從小酷愛繪畫,曾先後得到著名畫家郭公達、張軼凡、何鏡涵、鄭煒、李廣林等先生的教誨,加之繪畫天賦,自然功力匪淺。2005年又師從畫壇巨匠李可染之子、李氏水墨家園傳承人、當代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小可老師,畫藝更是突飛猛進,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和地方各種畫展並獲各種獎項。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吳天成自幼聰頴,少小老成。入畫壇始,即以“中正平和,厚德載物”為處世之道,繼承了李可染先生“實者慧”的藝術態度、李小可先生“學步”、“問道”、“以學為進”、“有無之間”等藝術精神和對傳統文化的領悟吸收。他踐行恩師教誨,堅持“精讀大自然與傳統”兩本書,不斷探索如何用水墨去表現對自然、對生活的真切感受,緊緊抓住寫生這個環節,把自己對生機萬變的生活感受與傳統程式化筆墨表現有機融合交匯,不斷髮現新的審美趣尚,把大量具有豐富表現力的寫生水墨融于山水畫創作,其作品早已凸顯出鮮明的個性特徵和獨有風貌,呈現出一種個性化的水墨韻味。如近幾年創作的《黃山情思》、《黃山勝境》等系列作品,以書寫性筆墨點線面的構圖組合,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雄渾飽滿,氣勢奔放,把黃山勝境之松樹的品格、高山的博大、白雲的浩瀚、泉水的歌吟、山徑的閒適,都融入了作者的審美個性,似乎在訴說歷史的滄桑和故事,令人心旌搖盪、心馳神往。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吳天成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他喜歡自然生活和泥土的芬芳,喜歡藝術帶給他的無限精神享受。他作畫,往往是以情入畫。一拿起畫筆,整個身心便融入忘我的精神世界、藝術天空和自由王國。他跟我說,藝術是精神的產物,是體現藝術家的心靈境界和對人生感悟的藝術表達。他堅持到生活中去找靈感和題材,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現有創作激情的藝術元素,用一顆菩提之心去感悟人類自身的純真善良美好,用筆墨語言去表現大自然帶給自己的那份饋贈和神聖,用多情筆觸去訴說自己的自由精神境界,內心始終保持對藝術、自然、人生的真誠和感動。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由於本體認知和情懷所使然,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安徽黃山、皖南民居、大別山、貴族苗鄉、河南河北的太行山以及浙江、江蘇、甘肅、山西、北京、東三省等很多地方,寫生創作了遷安白羊峪、安徽黃山、山西陽城、甘肅甘南扎尕那、江西婺源等作品集,其筆下的山水或疏朗簡潔、筆墨淡雅,如《黃山雨意》;或氣勢恢宏、剛勁磅礴,如《蒼山雨後》、《黃山寫生》;或縱橫交錯、韻律逶迤,如《徽州民居》;或滄桑古樸、寧靜致遠,如《古村溪邊泛新綠》、《古村遺蹟》、《徽居春韻》。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吳天成對歷史文化名城朝陽更是情有獨鍾。2015年和2016年,吳天成連續兩年到朝陽、喀左採風寫生,回京創作了《泉潤清風嶺》、《劈山溝紀遊》、《古城朝陽起祥雲》、《青山起祥雲清泉伴人家》、《山靜雲自閒》、《牧歌》、《燕山湖美景賽江南》、《朝陽聖地鳳凰山》、《青山雨後雲》、《山裡人家》等大批作品。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這些作品表現了當地的地理地貌、民俗風情、宗教信仰、建築特點和現代化風力發電新能源等,用中國畫的筆墨來表現不同的意境和新的藝術境界,來歌頌朝陽和喀左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繁榮。如他作於2015年6月的《劈山溝紀遊》,就是到朝陽劈山溝採風時所見、所思、所感,並自題詩句作為跋文:

難得清閒半日遊,

一行九人劈山溝。

山石林溪呈天趣,

尋幽探勝忘歸途。


更以飽蘸深情的嫻熟水墨,描繪出了劈山溝的奇巖怪石、梨花荊草、飛鳥流泉、鬼斧神工的秀美景觀。同年創作的《朝陽聖地鳳凰山》,用多彩的水墨描繪了鳳凰山的藍天、祥雲、龍翔佛寺、佛寶塔、樹木、山林、寺院、山路、人流,把鳳凰山的東北佛教聖山的神密莊嚴景緻藝術地再現出來,彰顯出:

鳳凰山上人如雀,

暮鼓晨鐘鳴四野。

聖山安奉兩佛身,

聖像靈光驚世界。

無邊佛法勤參謁,

從善如流常自誡。

功德圓滿賴修行,

普濟蒼生成偉業。


(《玉樓春.題朝陽鳳凰山》於家好馥詞)之意境。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畫家筆下的《古城朝陽起祥雲》使一座發展中的歷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躍然紙上,是一種全景性的城池藝術俯瞰,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表達了朝陽:

凌霄佛光普照,

雨樓碧樹花紅。

雙塔紫燕繞街亭。

誰喚飛天九鳳。

青史古都三燕,

紅山神女祥風。

英雄故里志相從,

龍鳥逡巡新夢


(《西江月.題三燕古都朝陽》於家好馥詞) 之絢麗多姿勝境。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畫中國畫,必習書法。自古書畫同源。書寫性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根本。為探索個性繪畫表達的語言方式,提高繪畫內涵和線條書寫性功力,吳天成還潛心研摹書法,日昧爽起,研墨盈盤,大量臨帖唐楷、漢隸、行草,以體會傳統的筆墨特徵,增強東方文化符號,其書法作品也日漸專攻,呈現出敦厚沉雄、拙樸大方、妍骨藏鋒的審美要求和藝術特質。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俗語說:功夫在詩外。對於繪畫者,功夫在畫外。藝術家需要不斷地開拓視野,加厚文化底蘊,才能行得更遠。吳天成深諳此道,認為書法、文學、影視、武術、詩詞歌賦等都是提高繪畫藝術修養的基本功。今年8月,他作為電影《琴劍之李白》的特邀嘉賓演員,來到浙江寧波象山影視城飾演文人墨客。他戲稱“耍玩一下跨界的感覺”,又曰“為了更好地畫畫”。他的詼諧,他的睿智,他的良苦用心,在言中坦露無遺。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20年前吳天成夢得“悟明學堂”四字真言,遂作為堂號請當時已鮐背之年的書法家隋其猷老先生書寫。今年9月恩師李小可先生為其再題以為堂號匾額,足見其恩師之器重與提攜。願畫家吳天成坐悟明學堂,取大道至理,揮水墨丹青,描繪出更加壯美的山水風光和精彩人生。正是:

悟徹佛言方見性,

明心取道夢真言。


學源古聖承天賜,

堂奧無期盡慧源。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注:作者於家好馥系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理事、秘書長



胸懷真善美 筆走山水間——吳天成山水畫簡論


於家好馥,本名於洪元,網名格局,法名青繞多澤,號釋善齋主人。祖籍山東即墨,遼寧省朝陽市政協退休。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寶玉石鑑定評估網主編,國家中級玉石鑑定評估師。朝陽市政協六至九屆市政協委員。朝陽市作協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華夏傳統文化教育網簽約詩人。遼寧省詩詞學會、傳記文學協會會員。朝陽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秘書長,燕山書院副院長,朝陽市雙塔區觀賞石協會名譽會長,朝陽市尹湛納希研究會副秘書長,《白天鵝》詩人協會常務理事,張愛玲國際文學研究會會員,紅山詩社、瀋水詩社社員,《朝陽詩詞》責任編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寫作散文、詩歌、小說、報告文學、詩詞等文藝作品2000餘篇(首),撰寫文藝評論20餘篇,主編多部書畫詩文集,有多篇詩文作品獲獎或錄入文集,藏品獲博覽會金獎。


親愛的朋友們,“一手墨”專注書畫、原創文學、原創視頻。主編愛好廣泛,尤喜書畫、太極。歡迎您通過搜索或掃描關注“一手墨”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