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賦

南嶽衡山賦


春秋更迭,日月迴環。惟楚有材,五千年之故國;於斯為盛,八百里之衡山。聖帝祝融,取上天之神火;釋尊佛祖,佑聖蹟之塵寰。化育乾坤物事,扶輿社稷大千。夫此山也,上古叢生榛莽,周秦始築廟庵。魏晉觀宮林立,隋唐封號承延。宋元而盛香火,明清不絕檀煙。

爾乃媯氏巡遊之地,神明來往之巔。夏禹祭天治水,周王巡禮結仙。文帝封詔,徽宗題鐫。李泌傳食芋之隱,宗元結書碣之緣。杜甫纏綿韻筆,謫仙抖擻詩肩。紙上登臨,讀魏源之論嶽;文中放詠,憶病叟之遺編。蘊湖湘之文脈,聚書院之名賢。壽考葬之中野,名標《慎子外篇》。

夫歷萬世之歲序,享五億之年庚。盤古左肢所化,日精月魄而生。盡閱人間興替,飽嘗碧落陰晴。其山也,二十八宿,其位次軫辰之翼;三千餘仞,居雲夢九嶷之恆。名始祝融之口,義疏《甘石星經》。能詮德而鈞物,可變應而璣行。其性猶如權量,其形恰似天平。款款然可稱天地,巍巍然名喚曰衡。

入此山也,群峰疊嶂,傲骨嶙峋。擎天捧日,拄地追辰。聚眾河而散射,育膏壤而萌茵。匯湘江而疊浪,留盆地而藏珍。抱衡陽而宿雁,開湘郡而迎賓。春賞花卉,夏彌雨塵。秋品鮮蔬野果,冬觀瑞雪鋪銀。狡兔與山豬共處,雉雞與青鼬相親。感風濤之颯颯,覺林莽之氤氤。曲徑通幽,有磊巖之障目;清溪寄遠,多嬉戲之遊鱗。

是以首攀回雁之峰,方得騁懷之境。知北雁之越冬,住南山之有幸。拜壽佛之袈裟,聞蓮臺之鐘磬。負鰲頭之盛名,肩開先之使命。同群雄高可比肩,與嶽麓遙相呼應。

祝融峰危乎高哉!祝乃希求寓意,融為永世陽明。紀念人文火聖,緬懷始祖恩情。居七十二峰之魁首,享五千年史之殊榮。四季仙嵐繚繞,三清樹影恢宏。喜深幽於北斗,嘆峻極於南衡。觀日何須泰嶽,賞雲當勝蓬瀛。

天柱峰奇也雄哉!一嶺纏雲,雙峰破霧。望立地之金梁,嘆擎天之玉柱。感石木之通靈,驚乾坤之造物。杞人何必憂傾,天地依然如故。攀陡峭之疊巖,踏盤桓之險路。登瞭望塔而觀霞,坐八角亭而歇步。

石廩峰富矣仁哉!山生福相,石有仁懷。成其倉廩,佑庇吾儕。接穀神之物賜,盼玄牝之門開。重神農氏之稼穡,祈百姓家之糧柴。五穀豐登,藏菽粟於倉廩;六畜興旺,豢彘犬於黃埃。缽為仙有,石乃鬼栽。猶見煉丹之所,未空論道之臺。雨日每聞戶響,晴時常見雁來。

紫蓋峰峻者美哉!望晴霄而戴月,迎旭日而披霞。碧靄如歌如夢,紫嵐如蓋如紗。白鶴徊翔其上,青鸞歇翅其崖。生蓬蓬之瑞草,開款款之奇葩。恰似瑤臺之境,渾如仙子之家。引詩人之遐想,倩畫筆之塗鴉。

餘登此山也!嘆南嶽之巍峨,愧身軀之渺小。慰華夏之長青,看菁華之不老。感氣韻之雄渾,賞風姿之窈窕。壯許國之情懷,解浮生之煩惱。難消意盡,遂有詩曰:

來遊南嶽悟禪宗,

回首浮生每惰慵。

瘦骨孰知行獨步,

賤名自愧傍雙峰。

堪憐儉腹難容大,

可嘆酸眸常放鬆。

白髮無師當重道,

觀書未必問晨鐘。

南嶽衡山賦




南嶽衡山賦



徐雙山,字隱之,又字天隱,號雪廬詩叟,齋署止觀,漢族,1948年9月17日生於黑龍江省雙城縣,祖籍河北省遷安縣。作家、詩人、楹聯家、辭賦家、劇作家、書法家,高級編審。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賦學會理事,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會員,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哈爾濱文史館館員。發表作品數百萬字,作品被收入多種選集。喜書畫鑑賞、收藏與研究,發表書畫鑑賞、評論文章及書法作品多篇,其中為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李金泰《楚簡書道德經》作序《楚客賦》,為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曹大滄《漢隸石門頌研究》作序《裨益後學,德哉大滄》。作品多次獲獎。小傳被收入多部辭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