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爲何一味求和,打下去的代價會比割地賠款大嗎?

iwndl


誰能一直打下去?

看到這個問題,讓船伕我想起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本內容描述的一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中國近代史中之所以屈辱,都是投降派導致的。如果每一箇中國人都拋頭顱灑熱血和侵略者拼死到底,那麼最終取得勝利的一定是我們。這個邏輯乍一看蠻有道理的,而且還很容易點燃起年輕人的熱血。

仔細想想就感覺出不對勁了,因為這既不符合客觀規律同時也違背了人性。落後農耕文明和先進工業化國家死磕,這不是找死呢麼?這種觀點往往存在於一些極端主義中,適合發動群眾熱血上湧。極端的思想與儒家中庸牴觸,也與道家思想衝突。但不得不承認在極端環境中很有市場,比如希特勒的納粹主義。就充分團結調動了絕望邊緣的德意志人民。

要尊重事物發展規律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哪個國家天生就是老大,每個老大都有當孫子的童年回憶。當西班牙無敵艦隊縱橫大洋的時候,英國人也不得不低頭裝孫子,學習西班牙人的航海技術和貿易思維,積蓄力量最終逆襲成功。

美國人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哎,一點點的努力奮鬥,一點點的盜版大英帝國的科技藏書,即使被英國罵死,也臉不紅心不跳的繼續學習,心裡或許在想:“當初英國你也不是從歐洲大陸盜版起家的麼,有什麼資格說我。”積蓄力量最終在一戰二戰中崛起,取代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霸主。

看到了麼,哪個老大沒當過孫子!

當然了,當孫子的隱忍只是表面,最關鍵的是要有積蓄力量厚積薄發的那股堅強意志!中國古有臥薪嚐膽,後有文景和親,再到後來的宋朝歲幣等等,都是在客觀事實面前的一種妥協,避免更大的損失,也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每次不顧客觀事實死磕到底,中華民族造就滅亡好幾回了。

古語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滿清之所以沒有像印度那樣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殖民地,關鍵在於審時度勢的妥協,洋務派發動的改革是積蓄力量為後來崛起的表現。要知道再鋒利堅硬的長矛也打不過槍炮。仔細算算如果不是慈溪後來老糊塗了,加之革命黨搞內亂,20世紀初中國是有很大希望重回亞洲老大的,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大使館被炸,入世各種刁難,先進科技的封鎖等等,要學會沉得住氣啊,再衝動可就真的沒機會崛起了,好在,中國長記性了,才有瞭如今遼寧艦碧波斬浪,殲20翱翔蒼穹,一切的一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瓦爾登的船伕


清朝繼續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中國雖然巨大,但是當時的列強要真的劃分中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沙俄甚至將喬戈裡峰與海參崴連成一線,妄想吞併長城北部全部的中國領土建立“黃俄羅斯”。

英國藉著印度的勢力染指西藏,法國染指西南地區,雖然有沙俄在但日本對滿洲虎視眈眈。清朝不保,那就更沒有誰能夠維持當時天下的統一。不要說什麼有起義軍革命軍,中國曆朝歷代內鬥中引外敵幫忙,最終被反噬的例子數不勝數。


另一方面,以清朝當時的軍事實力,並沒有能夠在戰爭中取勝的把握,就像甲午海戰,李鴻章正因為知道北洋水師貪汙腐敗成風,並且有大量內部虧空,戰鬥力根本不行,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就是用來威懾敵人的紙老虎,不打還能嚇唬嚇唬敵人,一打立馬露餡,多年的經營花費功虧一簣不說,要賠的款,要割讓的土地都不會少。
當時的清朝已經是“病入膏肓”,做拼死一搏,除了死得更快,對敵人來說根本無關痛癢。


澹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是戰是和,清政府已經做出了選擇:割地賠款當然要比打下去要好!

畢竟明朝就是因為死不認慫最後輸得連褲子也不剩的!作為前車之鑑,清朝不可能不吸取教訓!

然而,很多事情不只是吸取教訓這麼簡單,清朝之所以如此消極避戰,一味求和,和自身面臨的情況有很大關係,具體就是:

1、清朝確實技不如人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清朝縱然再熱血,技不如人,被動挨打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的總結性階段,明清兩朝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在這一時期,各項指標達到頂峰,比如皇權專制,進而盛極而衰。

15世紀開始,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逐漸超過明朝走在時代前列。到清朝時期,由於制度上仍為做出突破性的革新,相反清朝還做了很多導致社會出現倒退的政策,導致我國技術的發展和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好在因為出現落後的時間不算太長,因此即使西方技術領先清朝,也未能產生高屋建瓴的優勢。比如鴉片戰爭時期英軍的燧發槍,清軍的弓箭與之相比並不遜色。

但要命的是清朝制度的腐敗,這直接導致了最後一線生機的破滅。在英軍的打擊下,清軍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舉旗投降。到英國開到東南沿海時,清軍使用的是槍齡達100多年的古董,火炮更是康熙年間的文物,在無能的將領的指揮下,清軍的失敗無可挽回!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陸續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隨後在1870年後,西方又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朝雖然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是面對西方突飛猛進的進步,腐朽的制度決定了清朝難以有所建樹。

果然,甲午戰爭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的情況下,貿然打下去就是找死。不僅找不回臉面,更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2、打下去意味著亡得更快

1644年,清軍入關,此時的主力是八旗。

然而,入關後,八旗退居二線,奪取天下的主力成為投降清軍的綠營。由於脫離戰場,生活條件改善,八旗迅速腐化。到康熙年間,八旗已經出現了上不得馬,拉不得弓的窘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一面強調不忘初心,要練習弓馬騎射。另一方面,建立了八旗控制綠營的兵制,這是清朝中期軍隊的主要組成形式!然而到了晚期,連綠營也廢了,面對列強入侵綠營表現實在是一塌糊塗。在這樣的條件下,清朝不得不依靠漢人官僚組建團練對抗太平天國和外來入侵,這讓清朝十分尷尬。

如果清朝不允許漢人武裝的發展,那農民起義和列強入侵會顛覆清朝。如果清朝允許漢人武裝的發展,因為滿人始終是少數派。換句話說,就是漢人死得起50人,滿人都不一定死得起1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漢人武裝壯大,接下來就是漢人取代滿人成為清朝軍隊的主力,在八旗早已廢柴的情況下,這些漢人可以說幾乎沒有節制。那麼,沒有亡於農民起義和列強的清朝很可能被漢人武裝顛覆!

所以,打下去意味著將清朝送入倒計時!打得越狠,亡得越快!

而杜絕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列強求和,藉助列強的勢力壓制漢人武裝,使其難以有所作為。通過跟列強認慫,和列強結成同盟,對於壓制漢人武裝,維持統治有著巨大的意義!

3、打下去失去得更多

對於清朝而言,明朝的每一項不足都值得清朝汲取教訓。

比如李自成並沒有推翻明朝的打算,崇禎卻放出了自己的大招——以命相搏。這就好比鬥地主時對方才出了個對三,你就放出個倆鬼加王炸。這不是炸得對手懷疑人生,你是逼著對手跟你玩命啊!

鴉片戰爭時,英國人是想顛覆清朝嗎?並不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英國人也沒有能力辦到這一點,那麼如果堅持打下去,將遭遇戰打成持久戰,勢必會逼著英國人繼續增兵,最後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當然,結局只能更慘!

這時候的清朝已經進入行將就木的時期,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清朝執意打下去,大致會產生以下幾個後果:

  • 喪權更多


所謂敗得越慘,失去得越多。如果清朝在中英大規模戰爭中失敗,那麼勢必導致清朝失去得更多,此時的清朝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香港島以及2100萬西班牙銀元這麼簡單!

  • 失土更多

戰爭是國力的博弈,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清朝的國力勢必消耗得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如同一戰後的英國失去對全球殖民地的控制一樣。清朝同樣會失去對各地特別是邊疆的控制,屆時虎視眈眈的沙俄勢必肆意蠶食領土。

  • 國土分裂

而因為對內地控制的削弱,漢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足以將清朝的國土撕扯得四分五裂。

所以,對於清朝而言,求和好處極大,求戰則壞處極大!

清朝的一味求和,是在統治力衰落的情況下做出的一種應激性反應。本質是勾結列強彌補對本國統治力的不足。鎮壓太平天國就是中外合作的直接證明,這種做法令人不齒,不過在客觀上保證了清朝在損失邊疆土地後能夠最大限度保留國土核心控制區,為今日的版圖打下良好基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從普通人嘴裡說出來很容易,然而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就不會輕易做出決定。大清地大人多,資源豐富,怎麼就一味的忍讓求和,割地賠款了呢,打下去會怎樣呢?我只能說,打下去只會敗得更慘,清政府可能因此倒臺,國內會陷入由西方列強支持的地方軍閥之間的混戰,陷入名義上統一事實上分裂的局面。清政府求和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最優策略了。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是不想打,從統治階級的角度出發,這個仗肯定是不想打的,清末各地起義不斷,尤其以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對滿清統治階級衝擊最大。滿清政府的消耗巨大,八旗、綠營等武備廢弛,不得不依靠地方漢族大臣的力量。運用權術拉攏、控制、打壓、平衡各方勢力。面對近代列強的入侵時,直接對抗消耗的必然是滿清中央最高統治階層的力量,這是觀念的問題,在西方人看來滿清統治者是國家的象徵,西方列強也只能找滿清政府的麻煩,而不會去打擊地方實力派和普通民眾。而對於仍處於古代社會的中國,人們根本沒有民族國家的意識,滿清政府也不可能號召民眾來抵抗侵略者,只能提防、利用民眾。綜上所述,其實在是不想打。

其次是沒錢打, 滿清王朝作為封建王朝一直奉行著"重農抑商"政策,康熙以來施行"攤丁入畝"、"永不加賦"等稅制改革政策,財政收入基本固定,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不了多少稅收,從1842年的3000萬兩白銀到1894年3200萬兩白銀,才僅僅增長了200萬兩。除此之外,還施行"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關稅也不多,並且後期關稅還把控在列強手中,並且壓制的很低。這就導致了一旦打仗,軍費就會緊張。加之戰敗賠款,為此清政府不得不改變"永不加賦"的田稅政策,並且增加"厘金"這種臨時性商業稅,依然捉襟見肘。加之滿清統治階級的腐朽鋪張,最有意思的是每逢老佛爺的整壽之年中國就在打仗,1864、1874、1894年,為了過壽哪裡還有精力和金錢來打仗;滿人不事生產憑漢人供養不說,還不用納稅;地方官員貪汙截流嚴重,以上這幾點財政更是雪上加霜。

最後是打不過,外國列強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軍隊早已實現近代化,無論是指揮戰術還是武器裝備都領先清軍200年有餘,這就導致在於西方侵略者的對抗中一擊即潰,毫無還手之力,二次鴉片戰爭當中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率領2.5-3萬多騎兵、步勇對抗8000英法聯軍,付出1200多人傷亡的代價一潰千里,僅打死英法聯軍5人傷47人,如此懸殊還怎麼打。即使後來洋務運動,創建軍事工業,邊練北洋海軍,依然扭轉不了滿清的頹勢,甲午戰爭徹底撕碎了滿清統治集團的遮羞布,被後起的日本所打敗。有人會問為什麼發動民眾對抗侵略者,我只能說這是在用後世角度審視那個年代的人,首先統治階級不會發動老百姓,害怕造反;其次老百姓也不會為滿清統治階級賣命,甚至還會幫助侵略者以換取相關好處,道理很簡單,正如前文所說,那個時代中國人還沒有近代民族國家的意識,列強打的是皇上不是自己,而且不收稅不說幫助洋人還有報酬,何樂而不為!而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抗擊西方列強,並不是從維護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而是西方列強的侵略危害到了他們的利益,才拿起的武器。

清政府一味的求和實在是不得已,期間其也試圖通過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改變落後的面貌,然而改變只學皮毛不求根本是不行的。制度的腐敗,積重難返,最後在風雨飄搖當中退出了歷史舞臺,滿清雖然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一味的求和,但是也正是它的堅持與固執,周旋於各個列強之間,平衡列強的力量,才使得近代中國國土大體保全,不至於過早陷入軍閥割據主權淪喪的分裂局面,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這點也算它唯一的貢獻吧。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1為黃龍旗,2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3赫德英國人擔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職務,4八里橋之戰。本文3段關於清朝財政狀況的信息參閱北斗第八星2015年10月30日編輯的《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財政收入為何突飛猛進?》一文,本文4段關於八里橋之戰的描述參閱百度百科,感謝提供。倉促回答,希望批評指正。


古姿


晚清政府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過,那一次賠款不是因為打敗了才割地求和的。如果,打得過對方,還用賠款求和嗎?此外,滿清內憂外患,打敗了洋人,自己的實力也會削弱,內部的起義也難以對付。總之,清政府要保留軍隊,來鎮壓反革命。乾脆保存實力,打不過就賠款割地。反正,列強沒有將清政府推翻的意思,只貪錢財,所以是打打和和。

當然,滿清最關鍵的一點是,政治腐敗。文官貪財,武官不僅貪財也怕死。政治上的腐敗,加劇了軍隊的腐朽。那時的八旗兵早已經不是清初的八旗子弟了,都是一群貪生怕死的老爺兵,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可以說,晚清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歷史上無論那個朝代,只要失去了民心,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誰也救不了。

任何一個朝代在初期感覺是戰無不勝的,但是到了癌症晚期,簡直不堪一擊。都是統治者享受安了,不理朝政。尤其是清朝末期,皇帝大權旁落,形同虛。爾虞我詐的官場,玩的都是權力遊戲,這樣的王朝還有救嗎,救他有那個必要嗎?

從鴉片戰爭開始,清政府就被西方吊打,首先:道光最先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並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次: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毀壞圓明園。咸豐皇帝逃亡熱河,簽訂《天津條約》中國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白銀。後附加《北京條約》對英國和法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再次: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灣島給日本,並“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後增加3000萬兩“贖遼費”。

最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中國就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以上幾次賠款割地來看,清政府與列強抗爭,一次都沒有勝利過。只得割地求和,清政府因為割地賠款,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光清政府對日本的賠款,加上日本從東北掠奪的資源,足夠撐起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費開支了。所以,清政府賠款間接的支援了日本侵略我國,滿清誤我中華300年,真的一點都沒有錯。


烈火文史工作室



有人說清朝技不如人,打不過,確實,但是八年抗戰我們也技不如人,也沒有說開門投降任殺任剮啊,埃塞俄比亞和意大利也是巨大代差,也沒有認慫啊,所以往根上說,還是個態度問題。


對於腐敗衰落的清廷而言,只要他們白山黑水的祖墳不丟,諾大一個國家隨便哪裡劃出去給老外,無非皮毛之癢,紫禁城裡的皇帝老兒可能蓋章的時候哭一下鼻子,哀嘆一下對不起列祖列宗,然而過兩天也就忘了,割都割了,還能怎樣?


更何況,割肉從來割的不是他自己身上的。


割地,割的是你老百姓的地,賠款,賠的是你老百姓的款,紫禁城裡面大大小小宮室,該鋪張浪費的照樣鋪張浪費,老佛爺該祝壽照樣祝壽,皇親國戚們該貪照樣貪。


清朝末年,王朝飄搖,但是據英國記者莫里遜報道,慶親王奕劻在匯豐銀行的存款高達712.5萬英鎊。要知道,當年2000英鎊可以買一整套豪宅。這還只是他的存款,還不包括家裡的宅子,地,各種金銀珠寶,這也還只是一個王公貴戚,還不包括愛新覺羅一大家子。鴉片戰爭敗了,慈禧照樣要修園子,管你北洋艦隊有沒有錢添置機器設備。


列強打過來了,反正是有韭菜割的,不就是割地賠款嘛,不存在的。真正令他們忌憚的,並不是紅毛洋鬼子,因為你語言不通,文化不懂,諾大一個國家,你未必還能來沐猴而冠的治理了?我們清人來治理,都花了一兩百年時間,我們要天不亮爬起來學漢語,比起搶了就跑,你花得起這個成本麼?明明可以做一個羊圈的主人,餓了就抓一隻羊吃,為什麼非要去做領頭羊呢?


這就是所有腐敗墮落的封建王朝的通病——只要刀不架到我皇帝老兒的脖子根,我是不會給你拼命的。


老外是可以商量的,只是價錢的問題,而誰的刀會架到皇帝老兒的脖子根呢?屋裡的人。


令皇帝真正擔憂的,威脅自己皇位的人多了去了,朝中有那些吃飽喝足了沒事幹想到龍椅上坐一坐的王室宗親,而地方上有各種不滿現狀,要揭竿而起自己做主的武裝勢力——天地會,白蓮教,太平天國......


乾隆、雍正朝是西北鬧,嘉慶、道光是白蓮教,咸豐、同治是太平天國,光緒、宣統是孫中山革命,可以說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內部矛盾一直就沒有平息過。


1. 如果清廷和洋人正面剛,朝中勢力分裂,撲街。

2. 如果清廷和洋人正面剛,內部勢力崛起,內外夾擊,撲街。

3. 如果清廷和洋人正面剛,拼光了自己的財力人力,被內部勢力取代,撲街。


任何一個皇帝都會算這筆賬。反而,等洋人進來摻合,自己和洋人做生意,甚至成為代理,倒是有可能借洋人的手把內部這些釘子戶一個個剷除了。



1839年9月4日到1842年8月29日,第一次鴉片戰爭打了3年,‎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打了4年,割地,賠款。然而‎1851年到1864年,就在清廷準備維護尊嚴,和英國人死磕的時候,太平天國冒出來,一下子就搞了13年。這就是我說的第2,3種情況。如果說一鴉二鴉只是在你沿海打一打,割地條款也是開放一些沿海城市及島嶼通商的話,那麼太平天國是直接一刀紮在全國的賦稅中心,把清庭的血吸乾。


如果你是皇帝,你是怕英國鬼子八國聯軍,還是怕這些關鍵時刻給你背後來一下的泥腿子長毛?


這就是現代國家和封建國家的區別,這個也正好可以說明,當小鬼子氣勢洶洶的殺進來的時候,為什麼總有先烈有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覺悟。因為那個時候,全民族站起來保衛的是自己的祖國,不再是哪個皇帝老兒的韭菜園。



HannibalLecter


一味求和就等於慢性自殺,最終必然會走向滅亡,你說這個代價大不大呢?

清末清政府與外國帝國主義之間,並不是一味的求和,而是每次都是在清軍在局部戰敗後,滿清統治沒有死戰之心,猶豫不決,最後屈辱求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如果清政府一直打下去,以全國之力,充分發揮幅員遼闊以及兵力人數優勢,就想抗日戰爭時期,堅持持久戰,未必不能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

清政府面對外國的侵略一味求和的話,不僅割地賠款,代價巨大,而且使中國成為帝國主義瓜分的對象,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使中國人喪失了自信心與自豪感,甚至直到現在中國人民依然缺乏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戰爭,可以促進整個國家的改革,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雖然戰爭會付出巨大代價,甚至超過求和,但是戰爭對國家的未來的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假如一直求和退讓,人的貪慾是無法滿足的,隨著更多外國侵略者的加入,國土不斷被蠶食,終有一天國將不國,整個國家會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了,國家都將不存在,這就是一味求和的代價,一味求和就等於慢性自殺,最終必然會走向滅亡,你說這個代價大不大呢?

因此,不能簡單地從一場戰爭的消耗與求和的代價來選擇戰與和,應該從整個國家的發展來看待戰與和,求和只能是一時的,唯有戰爭,才能獲得長久的和平。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唯有強者,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自強不息,以史為鑑,落後就要捱打!


密探零零發


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就埋下了軍閥割據的種子,後來朝廷控制不住地方而滅亡。如果清政府堅決的打下去,對朝廷百害無一利。戰爭會極大的削弱朝廷的實力,戰爭需要花錢,而且更重要的是亂世之中會有新的力量崛起,削弱朝廷的實力。特別是清政府這種朝廷,基本地盤就是各地的旗人以及手裡的軍隊,若是打仗,首先便是清朝自己的正規軍作戰,然後在從地方募集軍隊。這樣就會削弱朝廷的實力,而地方出現實權派。

後來的太平天國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為什麼武昌起義就能輕而易舉推翻清朝,因為他手裡沒有軍隊了,當時最為強大的軍隊就是北洋新軍,但是這些軍隊只聽袁世凱的。清末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考慮如何維持自己的統治,洋人只是為了錢,並不是為了推翻清政府,所以清政府對洋人雖然痛恨,但是並不是當做最大的敵人。當時清政府最大的敵人就是各地農民起義,因為他們是想推翻大清的。


歷史是什麼


清政府的大刀長矛怎麼能打得過洋槍洋炮呢。抵抗的確是抵抗過的,打不過也沒有辦法,為什麼不抵抗到底?我來分析一下吧。

第一,當時清政府已經腐敗了,能指望全國上下一心打擊侵略者嗎,不可能的,所以冒著丟掉江山去死戰到底是根本行不通的。實力對比懸殊,花點錢在丟掉點土地,能保住祖宗的“萬世基業”也算是種“勝利”吧,能維護自己統治就行。

第二,洋鬼子打仗無非是求財,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找個好聽點的藉口賠點錢就了事,雙贏的局面。

第三,內亂才是最可怕的,那是對統治階級來說最大的威脅。洋鬼子是求財,像太平天國這種邪教組織可是奪韃子江山的,所以攘外必先安內,寧可圓明園被燒,也要拼死打擊這幫邪教徒,滿清韃子雖說腐敗無能,但是戰略方向是對的,攘外必先安內,結果沒有被推翻,苟延殘喘幾十年。

如果長期不計後果的打下去,清政府肯定內部分崩離析,土崩瓦解,丟掉江山,改朝換代了


大唐雷影視


首先清政府要能夠打下去。這個是最大的前提。

看了其他答主說了很多大戰略方向的東西,包括清朝的財政實力、關稅收繳、乃至軍事實力等等。我從1840年開始的這第一次鴉片戰爭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第一次鴉片戰爭起於1840年,這個戰爭經過對於中英雙方來說都可謂一波三折。

起先是英國人封鎖了廣州口岸與珠江口,滿清政府對此無動於衷。

之後英國人開始沿著海岸線北上,佔領了舟山。滿清政府依然主戰。

再之後英軍北上天津,佔領大沽口。此時已經進入八月,秋冬將之,道光皇帝決定虛以為蛇,先是答應若英軍撤至廣州,和議才能開始。實際上,則嚴令沿海地區整頓軍備,準備作戰。

然而清王朝的經過上百年的閉關鎖國,海軍實力幾乎不存在。英軍在東南沿海那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過儘管英軍在海戰上佔據優勢,其陸戰的實力並不強大。清王朝在這個陸戰對峙階段,並沒有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打算。最好的證明就是道光帝把私自簽訂條約的琦善抄家革職。

不過戰爭天平的轉變正在朝英軍傾斜。此後的1842年6月,英軍攻陷吳淞口,之後溯長江而上,7月下旬佔領鎮江,8月初進逼南京。

這時候的清王朝立刻就慫了,於當年的八月29日簽訂了南京條約。

為什麼?

因為英軍佔領的地點與時間都對清王朝極其不利了。

首先是地點,鎮江是大運河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江南漕糧要北運必須過鎮江。鎮江左近有揚州賦稅之地。需要知道有清一代“繁華無過江浙”,然而北京卻遠在北方,滿清政府想要享受到江南的供奉,就必須依賴大運河。

其次是時間,英軍佔領鎮江,威逼南京之時,正是夏糧將盡,秋糧未收的時候。此時漕運斷絕,清政府無法保障長江以北的糧食轉運。其大禍就在眼前。

所以說,滿清不可能打下去,南京條約的簽訂是必然的。因為大運河的斷絕類似於英軍掐住了滿清政府的七寸。滿清政府哪怕是讓努爾哈赤、皇太極重生,也不可能催著沒飯吃的士兵去打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