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益元年已到來,《爲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近年來網絡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網絡綜藝的繁榮,與此同時不少節目都陷入拼流量和同質化的僵局。不管是基於政策導向還是出於觀眾的觀看需求,互聯網節目都不能只停留在有趣的層面,是否有意義成為判斷一檔節目的重要指標。

由騰訊視頻、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打造的全國首檔互聯網公益節目《為愛下廚》於10月10日上線,標誌著公益節目和互聯網正式觸電。節目牢牢把握住互聯網傳播的特點,傳遞出公益的溫度和深度,極具行業創新與引領意義。

互聯網公益元年已到來,《為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多平臺合作,打造“互聯網+公益”範本

近年來《等著我》《讓世界聽見》《我們在行動》等電視公益節目不斷湧現,然而在互聯網領域,公益節目依然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藍海,《為愛下廚》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

節目打造獨特的教室場景,邀請一眾具備社會影響力的愛心人士化身“美食值日生”為愛下廚,在“今天誰值日”和“愛心小課堂”兩個環節制作兩道菜品納入愛心菜譜,並分享美食故事和公益理念,重喚社會民眾對於真善美的認知和對公益的關注。

互聯網公益元年已到來,《為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當公益節目首次觸電互聯網,該如何抓住互聯網的傳播特點讓公益真正落地?《為愛下廚》給出了極佳的示範。首先是騰訊視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兩大平臺都結合自身優勢為節目提供了強大保障。騰訊視頻是視頻行業的領軍者,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國家級公募基金會,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是極具權威影響力和社會公信力的國家級輿情平臺,三者強強聯合,既保證了節目品質,也為節目贏得了高關注度。

其次,節目還邀請了騰訊公益、新浪微公益等權威公益平臺,與節目共同發起“為愛下廚”公益項目,並邀請多家中央媒體成立項目督查小組,保證公開透明,真正將公益落到實處。

互聯網公益元年已到來,《為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最重要的是,《為愛下廚》還充分地運用了互聯網傳播互動的特點,通過“明星一起捐”、邊看節目邊捐、名人探訪助教等多種方式籌集善款,切實增強觀眾的參與度,通過成熟的宣傳推廣方式,調動多方資源,《為愛下廚》改變了公益項目的發展現狀,實現了互聯網公益的落地生根。

踐行國家號召,引導人們追尋美好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農村和城市之間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約因素。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國家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為人民大眾創建美好生活,也需要各行各業的引領者以身作則,勇於擔當。在此情形下,騰訊視頻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率先發聲,聯手打造的《為愛下廚》,可謂是踐行國家號召,推動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

一方面,節目選擇美食這一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載體,用舌尖的味道喚起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遐想,給予觀眾內心的溫暖與感動。《為愛下廚》選擇的嘉賓,包括聶遠、張紀中、王祖藍李亞男夫婦等都是陽光正能量的愛心人士。他們在節目中,一邊製作美食,一邊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給觀眾帶來每一道菜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讓觀眾感知到美好的生活和真摯的情感。

互聯網公益元年已到來,《為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對於首期嘉賓聶遠而言,簡單一碗的面承載著兒時的回憶。夜晚十一二點,只要聶遠表達出想吃夜宵的念頭,姥姥便會上樓煮一碗麵端進自己的房間。這份親情從上一輩延續下來,如今雞蛋麵成為聶遠常給女兒做的菜品。在節目中,聶遠還分享了一個男人步入不惑之年對於人生的思考,和人人都可以做公益的理念,令人深思。

嘉賓作為普通人的一面,這些包含親情、愛情、友情的美食故事讓大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讓大眾重新審視個體的力量,找到內心的愛與善意。《為愛下廚》通過從個體到群體的愛心傳遞,播撒著社會正能量。

互聯網公益元年已到來,《為愛下廚》如何打響第一槍?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節目的落點是要用明星的美食行動,為公益籌款,所得的善款都將捐助給貧苦地區的學校,建設現代化的公益圖書室、音樂教室,這無疑將給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帶去多維度的關懷,有助於處在關鍵階段的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也有助於整個社會的和諧風氣。

緊跟時代步伐,引領互聯網公益傳播新發展

2018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國家在各個層面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在公益傳播的層面,過去主要是依靠傳統媒體的力量,但近年來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平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理應在公益事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正是在這一層面上,騰訊視頻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率先探索呈現出行業引領者的姿態與視野,具有標杆性的意義。

幾大平臺通過《為愛下廚》這檔有溫度的節目,用正能量的表達、獨特的中國故事推動互聯網公益落地生根。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對年輕一代的關注、對社會真善美的呼喚,展現了沉甸甸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感。《為愛下廚》與多機構聯動形成公益閉環,結合互聯網傳播特點讓公益行動影響力放大,更為後來者提供了良好示範。期待在這檔節目的帶動下,有更多互聯網公益節目能夠不斷湧現。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