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洛夫手槍爲什麼被稱爲經典手槍?它都有哪些優點?

嗨吧阿加西


要不是毛子當年大量生產裝備,然後解體之後又各種流失到各種匪類手裡,我估計這貨怎麼都算不上是經典手槍的。

當年馬卡洛夫手槍是為了替換託卡列夫TT33的,也就是咱們54原型。

毛子在二戰中感覺手槍這貨在打仗時候使用率實在低,而且託卡列夫尺寸太大,穿透又過頭了導致停止作用太差。所以就乾脆做一款小巧便攜,方便自衛的手槍。使用類似德棍9mm帕彈的9x18mm馬卡洛夫彈。

但又由於槍管太短,馬卡洛夫彈出膛初速也低(早期只有315m/s),因此殺傷力感人...但畢竟作為自衛手槍,嚇人是主要目的。

題主一定要說優點的話,就是自由槍機和各種簡配讓馬卡洛夫很便宜。零部件也少,相對可靠。

而且尺寸讓你褲腰帶裡一插就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像其他全尺寸手槍揣襠賊難受。但馬卡洛夫保險不大可靠,只有擊錘保險,沒擊針保險,上膛情況下不建議攜帶...不小心擊針慣性一動~~


瘋狗的輕武


蘇聯的馬卡洛夫(PM)手槍是一種自衛手槍,和一般的戰鬥手槍不同,自衛手槍不需要強大的停止力置對手於死地,也不需要過分高的彈容量和極短可靠性。因此馬卡洛夫手槍非常小,結構也非常簡單。

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自由槍機原理是一種十分簡單的自動原理,它採用的是慣性閉鎖,沒有複雜的閉鎖結構,經依靠槍機自身的慣性閉鎖後膛。因此自由槍機不能使用威力過大的槍彈,但馬卡洛夫手槍本身就需要小威力槍彈自衛,後坐力也更小更容易操作。

無論是德國的瓦爾特PPK手槍,蘇聯的PSM手槍還是馬卡洛夫PM手槍,其槍身輪廓都是越靠近槍口處越小,這是因為自衛手槍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快速拔槍,這種形狀能夠減小鉤掛衣物的可能性,減小拔槍摩擦力。

PM手槍的小巧也賦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通過增加容彈量,增大槍彈威力等改進,馬克洛夫PMM手槍相比PM手槍能勝任更多職務。通過安裝消音器,發射亞音速手槍彈改進的馬卡洛夫PB手槍能執行暗殺任務。

中國也防止了馬卡洛夫手槍,定型為59式手槍,供指揮員和公安保衛人員在近距離上自衛之用。但由於五十年代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派遣的技術人員歸國,只留下一堆圖紙和樣品。建國初期我國軍工水平也不足,無法徹底吸收馬卡洛夫手槍的設計,導致裝備軍隊後事故頻發,在1960年就匆匆撤下,產量極低十分罕見。


輕兵器愛好者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歡迎關注虎哥的頭條號,其實馬卡洛夫手槍在前蘇聯時期就是蘇聯軍隊的制式手槍,即使後來蘇聯解體,這把槍也沒有過時,至今仍然是俄羅斯軍隊和執法系統的制式手槍。而且這把大名鼎鼎的槍也多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影視作品中,比如說電影《反恐戰線》,以及2001年-2010年—《24小時反恐任務》電視劇中等等吧。今天虎哥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把槍的優點。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馬卡洛夫手槍的研製過程,在1948年,蘇聯軍事專家尼古拉·馬卡洛夫根據軍方要求來研製一款新的半自動手槍,於是他以德國二戰時期的瓦爾特PP手槍作為基礎,並把槍身擴大以對應9×18毫米馬卡洛夫槍彈,其成果就是馬卡洛夫手槍。馬卡洛夫手槍以簡單的直接反衝作用運作,可以簡化生產和節省成本,而且此槍結構簡單,運作部件少,合乎經濟成本效益。被蘇聯軍隊及多個華約國家廣泛應用,同時也是一些犯罪組織、非正規武裝勢力和恐怖組織最常使用的手槍之一。

由於馬卡洛夫手槍是一種直接反衝作用運作的中型手槍。而反衝作用作為一種簡單的作動方式,比起許多使用後座式、傾斜式和鉸接式槍管設計的手槍有著更高的精確度,若用戶妥善使用的話,馬卡洛夫手槍可以具有相當出色的安全性,並能防止因無意的板機壓力而導致的走火。此外,由於這把槍有著簡單和經濟的零件,馬卡洛夫手槍能夠更簡單地完成野戰分解,並不需以任何工具就能重新組裝。整個過程亦不需花上一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