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做作業與閱讀沒有好習慣,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吳非:做作業與閱讀沒有好習慣,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吳非:做作業與閱讀沒有好習慣,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01

作業格式要規範

作業規範,宜儘早告誡學生,使之逐漸變為自覺

既然是“作業”,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講格式規範。規範是為培養良好習慣,規範是學習活動的基本保障,規範不是對人思維的限制,不會扼殺人的創造性。我對學生說:道理很簡單,籃球場足球場,都得有“邊線”;學校上課下課,必須有統一信號;你的本事大,也得講規則,至多“擦邊、踩點”,因為這是“學校”;課外的時間多呢,你想創新,有屬於你個人的時間和空間。

作業格式的規範,會長時間影響他,形成一些好習慣,他可能因此明白,“規範”是他融入社會的通行證,是行為底線。教師不要空談,第一次課堂作業前,強調演示一下,效果會比較好。學生交來的作業不規範,格式亂,塗改多,可以扣分,並指導他訂正;屢教不改,要批評,評價時要作為缺點鄭重指出,不能讓學生養成“隨意”的不良習慣。

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原先的教師要求和執行力度有差異。小學初中作業時養成的不良習慣,一般很難糾正;為了糾正,付的代價太大,效果未必好。作業規範,宜儘早告誡學生,講清道理,使之逐漸變為自覺;靠強制壓服,作用有限,甚至適得其反。教師也需要知道,不該管的不要多管,有些事可以關注,但不能強行干預。順便說一下,專家曾說,小學生寫字“左撇子”,如果家長和老師強行糾正,有可能造成兒童口吃;又如,兒童上課時頭向左向右偏,不要看成性格倔強,很可能是頸椎或視力有問題。教師要儘可能瞭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

做作業沒有好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有個男生,寫字特小,一個字只佔稿紙格子的八分之一,看他的作業,非常吃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呢?十年了,真的沒有老師批評過你嗎?可他不認為是壞習慣,甚至認為這樣“省勁”,“寫得快”。我告訴他,那你的作業會為難老師的,他不以為意。他一直這樣做作業,教過他的老師,過了一些年提起他,都會皺眉頭,都無法理解他。少年時代的固執,在未來會成為偏執,壞習慣給個人、給社會都將造成損失。

我的一位老同事不準學生在作業本上使用塗改液,只准用橡皮擦,而且不準擦破。問他是不是怕氣味汙染,他說不是,是一些學生的作業使用塗改液過多,“像一口米飯噴在紙上”,極其難看;使用塗改液太方便,學生下筆更不認真;為糾正不良習慣,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只准用橡皮擦,而且得擦乾淨,逼使學生下筆慎重。他這樣做,學生開始認真對待作業,卷面整潔,錯誤率下降了。中學階段,可能是習慣養成的最後階段,不良習慣如不在這一階段糾正,以後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作業規範的不只是作業本身,培養的是孩子對規範的尊重

作業規範的作用不止是作業本身,它是在培育一種態度,培養一種行為規則,而這種規範將影響一生。我們常看到所謂的“不按常理出牌”,是雙刃劍,未必盡是創新。更多情況下,社會文明需要規範,經濟發展需要規範,創新也需要規範作保障,這類意識,可能源於童年時的“作業規範”。

成人世界法治意識的淡漠,往往和少年時代“馬馬虎虎過得去”、“這也行,那也不錯”有密切關係。有人認為“一是一,二是二”的規範,限制了人的靈活性,可是那些“靈活性”會讓一個民族喪失社會意識,變成一盤散沙。有關德國社會“規範”的傳說很多,有些被誇大,說成是謹慎刻板,可是近幾個世紀,他們在哲學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巨大成就,令講究“和”,流行“大概也許差不多”的社會難望其項背。

02

有閱讀習慣才可能有優勢

在課堂面對學生,我有時會想象著他們未來在社會上的姿態。再過二三十年,當他們回顧中學時代時,會有哪些遺憾,會有哪些慶幸呢?

和畢業多年的學生談閱讀,我們話語交叉部分不是很大,除了專業背景因素,也有趣味的不同。但我不解的是:他們對子女教育的判斷有些是違背常識的,和我當年對他的教育不一樣。這就是說,我當年教學的價值是有限的。他們直言:老師教我們時,家庭對孩子教育基本是聽學校的;現在家長QQ群裡的危言聳聽,讓我們只能“從眾”,聽老師的則是冒險了;老師說“最重要的是閱讀的趣味和習慣”,可是孩子一次測驗少考幾分,從任課教師到班主任,都會給孩子施加壓力,而少讀兩本課外書,對學習不會有影響。

不能不說,一些教師和家長認定的“尖子”其實不過是考試機器。目前的考試製度造就了一大批這種沒有閱讀興趣,缺乏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能力,卻善於利用考試模式取得各種證書或文憑的精神白痴。在中學招生諮詢處,常能看到家長攤開一堆五花八門的證書,喋喋不休地講述孩子如何優秀,旁邊站著一名錶情呆滯的孩子。

有大學教授嘆息,高分錄取進來的文科大學生,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往往是空白,甚至不如社會上的一般人;他們所知道的教授或作家,至多是中小學課文的作者,除此以外,幾乎說不出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如果問他最佩服哪位學者,他會想一想,說“餘秋雨”“季羨林”。這可能已經是他的全部,你肯定不敢再問了,再問就要鬧笑話。

應當在中小學閱讀的東西,到了大學或是走上社會後再去補,一是不可能,二是失去價值意義。讀書是一種習慣,至於怎麼讀?到了中學,特別是高中,其實已不需要教。如果學生在幼年沒有養成對閱讀的興趣,到了中學,用反覆強調或考試施加壓力,作用有限,甚至適得其反。

目前最困難的,是社會(也包括學校)誤把“閱讀”當作“語文”的教學內容,而沒有認識到它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本能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粗鄙,造就了惡俗不堪的社會物質化。學生看到,在這個社會,不閱讀的人也生活得非常愉快,在學校,那些沒有閱讀積累的人,也照樣能勝任高中應試教學,沒有文學閱讀經歷,沒有審美經驗,不影響他(或她)在這個社會如魚得水。

課堂走出了高考高分的學生,但他們的閱讀能力並沒有達到建設文明社會需要的水平,這種規格的勞動者能夠適應生產線的需要,但是他們缺少想象力與好奇心,缺乏能夠發展這個國家的創造精神。

學生只要放棄為克服恐懼的“補習”,每週就可以省出一天或半天時間,如果他因此養成了自由閱讀的習慣,兩年下來,他的閱讀量可能比熱衷惡性補習的同學高出五倍到十倍,甚至更多(因為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不閱讀)。

文明教育中長大的學生,自幼接觸美好的故事,廣泛的閱讀滋養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們總是能睜大眼睛觀察世界,對新鮮事物懷著驚喜。他們在閱讀時,能想象出場景畫面,判斷事物內部的聯繫,推導出可能發生的事,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互相作用、推進,美好的故事撫慰著心靈,他經常能從閱讀中獲得啟示,自我激勵,逐漸獲得“境界”。

閱讀基礎好的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顯然不同一般,他獲得知識和經驗的能力超過一般人。因為有閱讀作嚮導,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無限的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