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裡的「小天才們」:寫得了詩 填得了宋詞


這是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病區,從這些孩子們臉上,人們看到的大多是陽光,笑臉,幾乎看不出孩子們的“問題”。從業11年的醫生王休賓感嘆:患兒出得了醫院,卻融入不了社會。

這裡共有患兒20餘人,病情各不同,有抑鬱症,有躁狂症,有雙相情感障礙,還有精神分裂症等等。圖為病區裡一名患兒在玩手機。

“這些小患兒很有才,會寫詩、填宋詞。”王休賓介紹。上午,患兒要根據安排做治療,下午,如果沒有治療安排,可以自由活動。一進病區,是十多張餐桌板凳,牆上貼著植物、動物的貼畫,門右側的黑板報上面還貼"歡慶六一 精彩無限"八個字。再往裡,左側牆上貼了紙,有素描,有彩畫,還有手寫的詩詞。

每個病房是標準間,一個病房可以住兩位患兒,病房裡有電視,還有獨立的衛生間,還可以洗澡。圖為病區裡一名患兒在看電視。

王休賓在病區工作11年了,據他自己估算,每年收治、康復送走的患兒得百十個。他說,好多患兒都是很優秀的孩子,因為一時生病,而不得不入院,最小的才5歲半。圖為兒童青少年特色病區的餐廳,一名少女在餐桌上“彈鋼琴”。

不時地,有孩子出入病區,身邊都會跟著一位成人陪著,有的孩子一言不發,有的會跟家人說說笑笑。有七八歲大小的男孩兒,邊走還邊東張西望,還有十六七歲的姑娘,披肩的長髮,穿著捲起的褲腿的牛仔褲,一雙時尚的小白鞋等等。

這些年,在他看來,入住的患兒越來越多,可能不是發病率的增高,而是社會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認識更多了。但是,讓王休賓感到難過的是,即使順利出院的患兒,出得了醫院,卻很難融入社會。圖為病區患兒們的作品。

他說,好多出院的家長會返回給孩兒開"康復證明",然而,醫學是個很專業的東西,"經過治療,患兒康復,並不代表就不會出任何問題。"圖為病區一名患兒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