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降10℃!冷空氣還要接二連三地來,這樣吃就對了

昨天只是感到陣陣涼風,

今天會發現冷空氣是真的到貨了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華南等地在近日迎來了今年下半年最涼的一天,

廣州最低氣溫將會跌落20℃以下。

長袖穿起來了沒有?!

當然,按照以往經驗,

廣州就是在這溫度反覆的起落

跌跌撞撞中進入秋天。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這波冷空氣除了把溫度稍稍降低

還能帶來少許降水

緩解乾燥的天氣~

除了今天到貨的冷空氣外

預計10月還將有兩次冷空氣影響廣州

分別出現在18日至20日和26日至28日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冷空氣接二連三

等享受完這波冷空氣

就可以感受下一波冷空氣啦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受冷空氣影響

廣州的氣溫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期間出現寒露風和霜降風的可能性較小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通常來說,寒露期間

粵北將漸漸完成由夏入秋的轉變

像韶關

常年10月16日將開啟長達77天的秋季

中部的廣州

往往要等到下一個節氣霜降才能入秋

最南端的徐聞

更是要到立冬

才能有些秋意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低於22.0℃即可視為入秋

秋涼說來就來

換季時必要的準備工作

還是需要做的

秋季養生

春捂秋凍?不是人人都適合

氣溫驟降,很多人第一時間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但民間諺語“春捂秋凍”告訴我們,在天氣轉涼的時候少穿點衣服,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會讓人適應這種溫度,會讓人在更冷的冬天好受一些呢。 但是,少穿點衣服的作用很有限,若不小心凍壞了,往往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小編提醒:“秋凍”不是人人都適合,要有個“度”,及時增添衣物。而且這些部位不宜“凍”哦:

腹部

患有腸胃病的朋友需要注意了,此時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可以盲目的“秋凍”因為涼氣襲擊身體,很容易導致健康出現問題。

腿腳

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遠的地方,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頭部

秋季不宜晨起洗頭,容易受風寒。

膝關節

在陰冷、潮溼的天氣著裙裝,腿部會因風寒的襲擊而出現發涼麻木、痠痛不適等症狀,尤其是膝關節處,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溼性關節炎。

脖子

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天氣乾燥溫差大,提防這些病

早晚溫差大,加之天氣乾燥,一不注意就容易受到病菌襲擊,各種疾病就會找上門。想要安度秋天,應提防這七種疾病——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一防感冒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季天氣是變化比較大一個季節,氣候的轉換,加上室內外的溫差,我們身體的呼吸道受到了忽冷忽熱的一個刺激,會降低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大家平時要注意做好適當的增添衣服,注意補充水份,儘量少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再者還要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幫助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遠離感冒的煩惱。

二防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發作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季缺乏水分的溼潤,人體咽喉、鼻腔常有乾燥之感,秋燥之邪更易通過口鼻呼吸道或皮膚毛孔侵入肺部。哮喘病人則對氣候、氣壓的變化非常敏感,易引起哮喘發作。另外,秋季天氣忽冷忽熱,人體抵抗力降低,流感極易誘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及時添加衣服,預防感冒。哮喘病史者儘量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一旦感冒流行,可用陳醋燻蒸居室。

三防便秘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因秋季易燥傷津液,腸道乾澀易便秘。應常吃些含纖維素多的青菜水果,少吃辛辣乾澀之品。避免情緒激動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四防脫髮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季乾燥易傷肺氣,肺主皮毛,肺氣虛則外不足,毛髮易脫落。

預防措施有:平時要常做頭部保健按摩,常洗頭(避免用鹼性大的洗髮液);少吃油膩辛辣物品,禁菸少酒,少喝咖啡;保持精神愉快樂觀,避免生活緊張,睡眠充足,勿用腦過度等。

五防流行性腹瀉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氣熱,病毒易生長和繁殖,加上飲食不潔等,人很容易患流行性腹瀉。預防它主要是要注重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不喝生水,要常飲茶,防感冒和避免肚子受涼。

六防心腦血管疾病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末冬初時節,腦血栓、腦溢血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季節。由於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七防抑鬱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秋風落葉,悽風淒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防止抑鬱症要注意心理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勤於鍛鍊,投入大自然,涼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遊的好時機。

此時宜多吃這種菜

此時的根菜陸續上市,既新鮮,又便宜,還耐儲藏。與其他類蔬菜相比,根菜的農藥殘留較低,營養又豐富,秋冬最應多吃。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蒐羅了6種根菜,這個秋天大家快快吃起來吧——

1、山藥補氣

山藥貌不驚人,卻有極佳的補氣效果。它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山藥的澱粉含量也很高,可以為抵禦寒氣提供較多的熱量。它所含的薯蕷皂苷和膽鹼、黏液質等成分,不但有利於肌膚保溼,更有防止心血管系統脂肪沉積的作用。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1、山藥粥

幹山藥片45~60克,或鮮山藥100~200克,洗淨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加鹽或加糖均可。婦女常吃,補益頗多,還可防止帶下。

2、山藥湯

以鮮山藥1000~2000克,洗淨切片,豬排骨1000g或雞塊1000g,先煮豬排骨或雞塊至三成熟,再與山藥同煮,文火煲至山藥熟透,加入調味品即可。

2、牛蒡疏風

牛蒡的“外貌”酷似山藥,不過“身材”略為清瘦。中醫認為,秋冬“風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風散熱,幫助人體抵禦風邪的侵襲。

每100克牛蒡的胡蘿蔔素含量達到了驚人的390毫克,遠高於胡蘿蔔,其蛋白質和鈣含量在根莖類蔬菜中也是“傲視群雄”。

牛蒡還含有過氧化物酶和一些抗菌成分,有一定的抗衰老和降血糖作用。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牛蒡瘦肉湯

材料:牛蒡250克,瘦肉200克,香菜少許,調料適量。

做法:將牛蒡切片,泡入醋水中防止變色;瘦肉切片。起鍋煮沸水,放入瘦肉與牛蒡,煮開後改用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撒入香菜,加鹽、胡椒等調味即可。

食法:每週1次,常服有益。

作用:此湯可在感冒初起時飲用,也可作為日常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膳。

3、白蘿蔔解膩

在我國民間素有“小人參”之美稱的蘿蔔,是秋冬季節的佳品之一。

生吃白蘿蔔不僅可助消化、增食慾,還可去油膩、消食順氣;若是與其他食品搭檔做成菜餚,又有不同的功效。

此外,白蘿蔔中還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的發生。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白蘿蔔+鯽魚: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溼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裡,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白蘿蔔+海帶:海帶和紫菜含碘豐富。白蘿蔔和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對預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功效。

白蘿蔔+梨:可潤肺、清熱、化痰。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蔔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冬季,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白蘿蔔+羊肉:秋冬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蔔一起燉著吃,還能化痰。

白蘿蔔+蔥:秋冬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感染風寒後,人會怕冷、怕風、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此時應吃些讓人發熱的食物。把蔥段、薑片和白蘿蔔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這道湯還可預防感冒。

4、蓮藕清熱

蓮藕是秋季常見的食材之一,鮮蓮藕中含有高達20%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將蓮藕涼拌或微微焯一下生吃,有清熱潤肺的作用。

不過在秋冬,人們更習慣熟吃蓮藕。煮熟後的蓮藕是溫性的,可以健脾開胃。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1、芡實蓮藕羹

材料:芡實60克,蓮藕,荸薺各100克,大棗20枚。

做法:上三味搗碎,大棗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狀,放適量冰糖服食。

功效:此羹可養胃生津,主治食慾不振、口渴咽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症。

2、蓮藕紅棗牛骨湯

材料:蓮藕250克、黨參30克、紅棗10枚、牛肉100克、牛骨250克。(3~4人量)

做法:蓮藕去節、刮洗乾淨;紅棗去核,黨參洗淨,浸泡30分鐘;牛骨洗淨,斬為幾大塊,用刀背儘量將其敲爛;牛肉洗淨切大塊,然後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5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功效:適用於平素體虛怕冷、脾胃虛弱等症。

5、紅薯潤腸

中醫認為,紅薯補虛、益氣、健脾、強腎。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秋冬吃紅薯,可保持血管壁的彈性。

另外,紅薯含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潤腸通便,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紅薯奶粥

材料:紅薯250克,牛奶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紅薯切碎與粳米同煮,煮至半熟,放入牛奶。

功效:適用於大便乾結,排便困難,胸悶肋脹,噯氣頻作,心煩易怒,舌稍紅苔薄白膩等症。

6、土豆健脾

土豆和胃調中、健脾益氣,它含有大量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 等,對於治療胃潰瘍、便秘有一定療效。它還能夠起到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另外,把土豆切成薄片外敷,能很好地消除水腫。

一天降10℃!冷空气还要接二连三地来,这样吃就对了

推薦食法

土豆汁:

材料:土豆120g

做法:切碎,搗爛,絞取汁液。每次用1~2湯匙,酌加蜂蜜調勻,衝入適量開水,空腹服。

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胃氣不和之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參考(gzcankao)、健康有約(gzrbjkgj)、@廣州天氣、@廣東天氣、信息時報、羊城晚報、網絡資料等

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