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漠治理機器人看烏魯木齊的「雙創」浪潮

荒漠治理機器人艙佈置在沙漠中,機器人艙中有4臺履帶式種植機器人,每個機器人負荷約為500千克,配有太陽能電池板、可續航4小時……這是來自於烏魯木齊的荒漠治理機器人項目。在剛剛結束的2018“創客中國”創新創業新疆區域總決賽中,該項目引起廣泛關注。

除了荒漠治理機器人項目,“水能生物反應器”汙染再生技術、智能激光清洗設備以及清洗服務等項目紛紛亮相。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新疆尤其是烏魯木齊以政策為先導引導和保障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大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

从荒漠治理机器人看乌鲁木齐的“双创”浪潮

荒漠治理機器人探索車。

機器人淘金荒漠

荒漠治理機器人項目是一個集群化機器人,主要包含兩大硬件,分別是機器人艙和探索車。在具體的應用中,依賴於太陽能充電的機器人艙就等同於探索機車的“家”和“指揮中心”,機器人艙會對接衛星信號和機器人信號,並收集沙漠裡種植、滴灌以及周邊環境的信息,確認情況良好後,便會派出探索車進行區域識別。

在確認無誤後,探索車會往返機器人艙兩次,第一次是為了加裝電子圍欄,將RTK雷達放置在探索矩形區域的四個頂點,第二次則是為了加裝種植機器人。一旦出現種植物不足、電力不足等情況,探索車會自動牽引種植機器人至機器人艙進行作物補充、充電等。

9月17日,荒漠治理機器人項目創始人王天尊說,他們經過實地測算,一般情況下,一個人一天可以在荒漠中種植5畝地,而他的集群機器人一個小時就可以種植1畝地,而機器人一天在荒漠中能運行8到10個小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近年來,新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新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在荒漠治理方面,政府是有補貼的。但因為沙漠環境惡劣,工作環境非常艱苦,這裡還非常缺乏勞動力,這就給我們荒漠治理機器人項目帶來了很大機遇。”王天尊說。

據估算,僅種草而言,新疆就有著廣闊的市場。目前,該項目已在阿勒泰地區落地,王天尊所在的團隊將在500畝試驗田上種草。

首府打造“雙創”熱土

為激發創新潛力,集聚創業資源,營造“雙創”氛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連續三年舉辦“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該大賽為中小企業和創客提供交流展示、產融對接、項目孵化的平臺,從而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

相比前兩年,今年新疆重點發掘和培育了一批“雙創”優秀項目和優秀團隊,催生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先進製造、移動物聯網、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

來自烏魯木齊的“水能生物反應器”再生技術項目獲得2018“創客中國”創新創業新疆區域總決賽創客組二等獎。該項目負責人鄒湘劍說,水能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多級生態床和處理池單元組成的汙水再生系統,可直接替換汙水處理工藝流程中生化處理、膜分離及汙泥處理等環節,與目前最先進的汙水再生技術MBR(一體化汙水處理技術)相比,減少30%的初期投資,縮短50%的建設週期,降低70%的運行費用,減量90%的固廢汙泥,無需專業人員操作維護。

近年來烏魯木齊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頻出舉措,將首府打造成為一片“雙創”熱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烏魯木齊已建成自治區級小微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50家,建成綜合型、專業型科技企業孵化器12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今年,烏魯木齊持續推動國家“雙創示範”建設,覆蓋各區縣的各類載體將培育出更多創新型中小微企業主體,助推首府經濟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