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容與堂刻本《水滸傳》插圖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著名長篇小說,與《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水滸傳》早期版本有“繁本”和“簡本”之分;“繁本”又分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三個系統,其中以百回本為最古。容與堂為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杭州著名書坊,以刻戲曲、小說聞名。國家圖書館所藏容與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是存世百回本中時間最早且內容最為完整的“繁本”,研究價值極高。明代自萬曆以後,刻書多附有插圖,其中戲曲、小說最甚。這一時期出現的大量精美版畫作品,代表並見證了中國古代版畫的成就與輝煌。本書每一章回附插圖兩幅,共有插圖二百四十幅。圖畫精緻秀麗,觀賞性極強,不僅在各類《水滸傳》插圖中獨具特色,也反映了明代武林版畫的風格特點,在中國古代版畫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與明天啟、崇禎年間的武林版畫相比,容與堂刊本“水滸”繡像未見那般柔靡、細緻,多少依稀保留著傳統金陵版畫的特點,線條朗闊,濃眉大眼。畫面極注重背景的繪製,以及人物的神形,一眾梁山好漢,在咫尺方寸之地,無不神形畢肖,栩栩如生。是“水滸”木刻版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就版畫風格來說,此刊本繡像和明末錢塘王慎修據金陵世德堂刻本重刊本《三遂平妖傳》頗是相像。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這套繡像由吳鳳台、黃應光合刻。其中黃應光乃安徽虯村黃氏名工,系版畫大家,除此刻本外,尚為《新校注古本西廂記》、《徐文長改本崑崙奴雜劇》等書刻過繡像。對於黃應光所刻繡像,周心慧先生如此評價:“其線刻運用之變幻無方,絕非人們提到徽派版畫常用的纖麗秀勁四個字所能概括,而是根據畫家的布稿,以自己的靈感隨類而賦形,從而把線刻技藝發揮到了巧奪天工的境界。”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容與堂刊本繡像對後來的“水滸”刊本頗有影響。清刊石渠閣刊本《忠義水滸全傳》,卷首繡像即據容與堂刊本摹刻。有關石渠閣補刊本,這裡有必要多說幾句。此本署“元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一百回,卷首有天都外臣序,署萬曆十七年(1589)。明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一書中記道:“武定侯郭勳在世宗朝號好文多藝,能計數。今新安所刻《水滸傳》善本,即其家所傳,前有汪太函序,託名天都外臣者”。沈德符所指的這個本子,和石渠閣刊本一樣,卷首都有天都外臣之序,這兩個刻本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石渠閣刊本書口底間刻有“康熙五年石渠閣補”,或是“石渠閣補”,可見此本乃是補刻本。以此推之,此書應該是根據沈德符所記的萬曆年間新安刻本補刻的。此本卷首原本應有繡像一百葉兩百幅,今僅存四十八葉九十六幅。鄭振鐸先生在《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一書中將此本直接定為萬曆十七年刻本,也就意味著,鄭振鐸先生認為石渠閣補刊本所附繡像,乃是萬曆年間新安刻本原有的。周心慧先生《中國版畫史叢稿》沿襲了鄭振鐸先生的說法。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

對於這一說法,也有專家持不同意見。如馬蹄疾先生在《水滸書錄》中認為,“此像萬曆原刻本當沒有,為清康熙石渠閣補修時取明容與堂刻本插圖複製的”。竊以為,馬蹄疾先生的說法是正確的。拿石渠閣補刊本繡像與容與堂刊本繡像比較,兩者幾乎一樣。不過,石渠閣補刊本多幅繡像,較之容與堂刊本,均有一定程度的減省,顯然系根據容與堂刊本翻刻的。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