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指出:要用3年时间搬迁近两百万人。这场规模浩大的搬迁,是精准扶贫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头号工程。围绕怎么搬、搬出来后怎么办两个问题,贵州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也配合落实了具体举措,为山区群众铺就了希望之路。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黔南州惠水县明田社区搬迁户 石尚礼:

15分钟左右就走到了,每天上班下班我都走路,这就是我家,我们是2016年的八月份搬过来的,房子有100多个平方。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石尚礼是惠水县好花红镇吉安村人,因为村子处于低洼地带,常年淹水,不再适宜居住,2016赶上惠水县第一批移民搬迁政策的他,带着一家子搬到了县城经开区的明田社区,上个月他还通过社区的集体招聘,换了一份薪酬更不错的工作,每天为县里17个幼儿园配送营养午餐,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黔南州惠水县明田社区搬迁户

石尚礼

现在已经住行无忧了,将来就希望能有辆自己的车子,让出行更加方便,每天努力(工作),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作为传统农民,石尚礼和其他搬迁户一样,在搬迁之初最担心的就是自家土地归属权的问题,惠水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服务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个机制”的“五个三”改革经验,并在搬迁之初就下发了土地确权证书。根据政策,石尚礼家的26亩土地全都流转给了当地政府作为农业产业种植开发,每年除了自己和妻子上班挣的钱,还可以获得8000元的流转资金。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黔南州惠水县明田社区搬迁户

石尚礼

土地确权证的使用年限是50年,上面有我们的名字和土地(亩数),这就让我们很放心,我们没有失去土地。我们搬出来以后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好政策,把我们的土地流转了田按400一亩(每年),土按300元一亩(每年)给我们。

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通过“三变”改革让农户获得稳定收益,让搬出地的各类资源成为搬迁户的收入来源。今年9月,在安顺市西秀区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彩虹社区里,启新学校迎来了600多名搬迁过来的适龄儿童入学。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七年级一班学生

邹佳琪

原来的学校没有室内体育场,没有计算机课,这个学校有很多课程,加强了一些英语课、画画课。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

罗梦娇

非常喜欢这里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喜欢在这里上学。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启新学校是安顺市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配套项目,校园占地3.8万平方米,不仅规划建设了教学楼、综合楼、图书楼,还配备了音乐绘画等功能室,可容纳2000名学生。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千山万壑、土地贫瘠、耕地少……这是自然界贴给贵州的贫困标签,也是贵州必须要正视的“家底”。因此让搬迁群众彻底搬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彻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子女就学问题、医疗保障问题,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需要精准实施的重点工作。一路从惠水到安顺,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做法,感受到的是: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对小康生活的憧憬越来越强烈。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镜头前的这位是凯里市龙场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张永慧,2016年搬到上马石社区的她,通过移民夜校的相关培训,现在已经是市环卫处的一名绿化环卫工人了,每天下班回到家吃了饭后,就邀着其他搬迁户一起到广场上跳舞锻炼。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凯里市上马石社区 搬迁户

张永慧

最欣慰的就是我们(现在)有一个家,我们搬到了这里就减少了心里那些负担,(因为)各有各的班上,晚上吃好饭,开开心心的聚在广场玩乐,跳跳广场舞,那些姨妈们都很开心。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让信息闭塞、生态环境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众搬出“穷窝”,过上好生活,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初衷。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贵州创新性提出了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六个坚持”,即是: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有力有效推进。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

耿杰

贵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有我们特殊的省情、民情和风情,省委省政府着重从贵州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我们易地扶贫搬迁的整个工作,通过这两年来工作的摸索和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贵州实际的、独特的易地扶贫搬迁道路,这条道路具体就体现在“六个坚持”里面。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贵州始终围绕“挪穷窝”与“换穷业”这两个方面,以“六个坚持”和“五个三”为重要抓手,着力抓好“建房、 搬迁、就业、配套、保障、退出”关键环节,确保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

耿杰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2万群众搬迁出来,下一步的重点不单要搬迁,而且还要做好稳定和发展的工作。根据我们省的情况,和搬迁老百姓的具体情况,要把我们的安置点、安置小区建成规范的标准社区,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使搬迁群众能够享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便捷。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从乌蒙山区的毕节到武陵山区的铜仁,从黔北遵义到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前,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在各地全面铺开。面对这场脱贫攻坚硬仗,贵州在2016年、2017年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用3年时间搬迁近两百万人。善谋势者机可期,脱贫攻坚的每一步,无不考验着贵州的智慧、能力和意志。贵州, 正加足马力向小康目标迈进。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记者:铁源 阳明 邝亚航 邹婷钰 石登杰

“搬出来 新活法”——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山区群众铺就希望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