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老境於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

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甘蔗》蘇軾

這首詩體現了人們對甘蔗的喜愛之情,清甜、脆口、多汁。自古以來甘蔗備所人們的喜愛,在木格鎮更是有清甜可口的白玉蔗呢!

木格鎮素有“貴縣(今貴港)四大名圩”和“桂東南商貿重鎮”之稱,盛產優質谷、木格白玉蔗、黑皮果蔗、草蓆、荔枝、龍眼、三華李等名特優農產品,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更是全國唯一的木格白玉蔗生產基地和最大的草蓆編織基地。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白玉蔗

木格“白玉蔗”也稱“玉蔗”、“白玉蔗”,又專稱“木格白玉蔗”,是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木格鎮獨具特色的傳統名優地方農產品,其獨特的果蔗品種、神秘的種植方式為木格鎮特有,白玉蔗是一種天然、營養、健康、清涼、甘滋的綠色珍稀水果型甘蔗。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何謂白玉蔗?

木格白玉蔗外形美觀,色澤誘人,略略的金黃色,如白玉般清透潤麗,故得其美名“白玉蔗”。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白玉蔗的傳統種植

木格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5℃,農民採用傳統而獨特“扎束種植”方式,精耕細作,精心護理,一年一熟。“扎束種植”方式,難度高、技術含量高、工作量大,農民將八棵白玉蔗苗種於一土穴中,長一米左右,即開始用植株原生葉片把蔗身從下至上扎捆封閉,成捆培植,並用木樁、竹竿支撐固定,使蔗身處於遮蔭不透陽光的狀態,隨著蔗苗的生長每25天左右扎束0.5米,整個生長過程約依次扎束5~6次。

這種獨特的種植方式有效避免了蔗身遭受陽光暴曬和雨水沖刷,減少了病蟲危害,因而蔗皮顯得特別白嫩、肉質特別鮮美脆甜。

“扎束”的木格白玉蔗,如同包裹了一層天然的保鮮膜,在霜凍天亦能保護蔗身免受寒害,留甜保鮮不退糖、不變味。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木格白玉蔗因獨有的種植產地、種植方式、口感和滋味、營養和養生效果,有別於一般榨糖的甘蔗,木格白玉蔗更為清甜化渣,且清涼不上火,蔗皮不像榨糖用的竹蔗那麼硬,它色澤誘人且可輕易撕開,肉質不像黃皮果蔗那麼韌,白玉蔗更清脆多汁,木格白玉蔗是中國最優質的頂級水果型甘蔗。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白玉蔗身粗壯,節間長、皮薄、腮白、肉脆嫩,纖維細而少,清甜多汁,嚼之甜而清脆爽口,隱隱有清香入喉,食後生津止渴、清心潤肺,清涼不上火,亦具解酒之功效。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白玉蔗小百科

木格白玉蔗屬於頂級果蔗,糖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種成分構成,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還含有多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居水果之首,故有“補血果”的美稱,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根據考察資料,木格白玉蔗於清朝後期已有相當規模的種植面積。主要分佈木格鎮鎮中心周圍3公里內的木格村、護錄村、譚馮村、江石村等,其中以護錄村的種植歷史最為悠久,按村裡老人的回憶,清朝晚期時已有白玉蔗。

吃貨們,看過來,貴港這兒有最甘甜的白玉蔗!

地址:位於貴港市港南區西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