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張彌曼事蹟
張彌曼,女,漢族,1936 年4 月生,浙江嵊州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古魚類學、比較形態學、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她開創性的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發表論文55 篇,出版專著6 部。
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獎、羅美爾- 辛普森終身成就獎、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曾任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中國古生物協會理事長等職務。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多吉事蹟
多吉,男,藏族,1953 年9 月生,西藏加查人,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原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地熱等資源勘查及科研工作。主持完成西藏羊八井熱田深部高溫地熱勘查及熱儲形成機制研究工作,單井發電潛力達萬千瓦級,填補了我國高溫地熱成因機制研究領域的空白,建立了西藏羊八井高溫地熱系統模型。與有關專家共同發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熱泉型銫硅華礦床,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發表論文10 篇,出版專著9 部。
曾獲李四光地質科技榮譽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倪光南事蹟
倪光南,男,漢族,1939 年8 月生,浙江鎮海人。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計算機領域的研發工作,推廣國產CPU、國產軟件等,主持研發“聯想式漢卡”和聯想系列微型機,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發表論文70 餘篇。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任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鄒學校事蹟
鄒學校,男,漢族,1963 年7 月生,湖南衡陽人,中共黨員。現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從事辣椒種質資源創新與新品種選育研究,創制了5901、6421 和8214 三個辣椒骨幹親本,被全國育種單位育成辣椒新品種165 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2 億畝。育成辣椒新品種53 個,累計推廣面積6700 多萬畝,是 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辣椒品種。出版著作12 部,發表學術論文112 篇。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嚴純華事蹟
嚴純華,男,漢族,1961年生,江蘇如皋人,中共黨員。現任蘭州大學校長、教授,中科院院士。
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發展了“串級萃取理論”,實現了中重稀土串級萃取工藝參數的準確設計及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提出了“聯動萃取工藝”的設計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納米晶的可控制備方法,系統研究了“鑭系收縮”效應對稀土納米晶的結構影響規律;發現稀土晶發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對稱性破損控制,實驗上率先證實了CeO2對CO的催化活性與其外露晶面有關的理論預測;實現了不同結構與組成的稀土氟化物納米晶的多色上轉換髮光。
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蔚保國事蹟
蔚保國,男,漢族,1966 年10 月生,內蒙古涼城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究員。
作為我國最早參與北斗系統建設的核心骨幹,紮根北斗科研一線23 年,歷經北斗工程全過程,創新提出了“數字多波束多星測控技術體制”,解決了困擾我國航天領域的多星測控難題,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北斗系統成功建設和裝備應用作出了突出貢獻。建成了我國導航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領了我國衛星導航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任北斗二號工程數字多波束系統總設計師。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興鋼事蹟
李興鋼,男,漢族,1969 年3 月生,河北樂亭人,九三學社成員。現任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設計師。
主要從事建築設計與研究工作,創立了“勝景幾何”建築設計理論,用當代觀念、技術、方法,體現中國文化精神,處理城市與建築問題,創作出一系列體現當代性並具有文化厚度和藝術感染力的建築作品。完成了“鳥巢”和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設計和研究工作。
曾獲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育與休閒建築協會金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金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授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曾任國家體育場“鳥巢”中方總設計師。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賀軍事蹟
李賀軍,男,漢族,1957 年12 月生,河南確山人,中共黨員。現任西北工業大學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
長期從事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研究,發明了多種高性能碳/ 碳複合材料低成本可控制備新技術;創立了5 種高性能塗層體系,材料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陸、海、空等9 個型號的高新武器裝備提供了關鍵材料保障;帶領團隊發明了碳纖維增強紙基摩擦材料綠色製備技術,在航空、汽車等領域得到應用。發表論文350 餘篇,出版專著/ 教材2 部,獲得專利146 項。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秦川事蹟
秦川,女,漢族,1959 年10 月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教授。
主要從事實驗病理學研究。曾主持重大專項、國家863 計劃等國家級項目20 餘項,創建了比較醫學學科,創建了傳染病動物模型體系,評價了全球首批SARS 疫苗、甲流疫苗、手足口病疫苗、H7N9 疫苗,保障了700 餘個科研項目實施,被譽為“比較醫學引領者”。發表SCI 論文80 餘篇,出版專著14 部,獲得專利10 項。
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曾任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實驗動物技術平臺項目負責人。
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杜娟事蹟
王杜娟,女,漢族,1978 年3 月生,陝西扶風人,中共黨員。現任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主要從事隧道掘進機研發、製造等工作,先後主持並參與多項國家863計劃、國家973 計劃以及河南省重大專項等課題的研究,相繼在複合式盾構機、泥水平衡盾構機、岩石隧道掘進機、異形隧道掘進機等關鍵共性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隧道掘進機領域的空白,並主持編制首批隧道掘進機國家標準,獲得專利40 餘項。
【免責聲明:我們是國家機構版頭條號,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證註冊,我們致力於公益宣傳,無任何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時侵犯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閱讀更多 冠縣疾控中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