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水印:鏤像於木,印於素紙丨古來美集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木版水印常被看作是古代獨一無二的一種印刷術,以木為紙,以刀代筆,將畫稿刻在木板上,再刷上水墨或顏料,套印在宣紙或畫絹上。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齊白石木版水印畫《墨妙菊花》

葉聖陶這樣評價過木版水印:“它根據原畫內容和筆意,持刀如筆,設色如畫,用和原作一樣的顏色和筆暈,在和原作一樣的宣紙上來印,因而能夠適應中國水墨畫的特點,能夠逼真地再現原作的真實面貌和它豐富而變化萬千的筆墨意趣。”

2006年,木版水印技藝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十竹齋廿四節氣水印版畫》 夏至

木版水印畫的厚度、水感和層次是現代印刷技術所不能比擬的,這一點決定了木版水印在今時今日依然具有存續的意義。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十竹齋廿四節氣水印版畫》 立秋

木版水印這種純手工印刷工藝有勾(分版)、刻(製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藝程序,刻、剃、撣、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筆、刀、刷子、靶子、國畫顏料、水等材料為基礎木版水印工具,追求復原傳統書畫的藝術形態、筆墨、神采,讓作品展現原作的筆墨韻味和“畫性”。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分版,是木版水印的第一道工序,根據木版水印的特點需要,將複雜的畫面分解開來,再將畫面上的一個個局部移植到很薄的雁皮紙上,此道工序是作品省工還是費工、複製效果成敗的關鍵。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勾描,是用薄而半透明的雁皮紙覆在稿子上,分別勾描畫面上的點、線、皴、染等筆觸,以作雕版所需的底稿。木版水印的勾描須忠實原作,同時又要預知刻、印效果,與一般的臨摹不同。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選版,是根據畫樣要求,選擇最合適的版材,一般選擇梨木。版材挑選好後,要在版子上註明版樣的號碼或標記,之後對版子進行細緻的加工。然後將之前勾描好的樣本黏貼到版子上,待紙接近乾涸,再將版樣的紙搓掉一些,墨跡就會清晰地呈現出來。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刻板,這是木版水印的第二道重要工序,即把勾在燕皮紙上的畫樣粘在木板上再進行雕刻。該者除依據墨線雕刻外,還須參看原作,細心領會,持刀如筆,才能把原作的精神和筆法傳達得惟妙惟肖。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印刷,是指以備好的版面、顏色,依次將原畫移植到印紙或印絹上的一種複雜的操作過程。由於印刷用料及裝裱形式與原作相同,因而木版水印的複製品具有酷似原作的特殊效果。人們常譽為"藝術再現",幾可亂真。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木版水印的用色,基本上都是傳統繪畫所用的顏色,不過在印製古典絹本人物畫的作品時,需要耐心調兌才能找出最接近的顏色。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魯迅先生早在《北平箋譜》的序中說木版水印:“鏤像於木,印於素紙,以行遠而及眾,蓋實始於中國。”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木版水印最珍貴之處在於:它能夠最大限度地複製原作,忠實於原作,複製水平之高,有時到了無法分辨原作與複製品的程度,成為“下真跡一等”的藝術瑰寶。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齊白石木版水印畫《杏花》

木版水印在傳承上更看重一個人的藝術修養、美學功底、靈性與感悟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就是對匠藝最好的詮釋。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透過紙張的縫隙,不管是尋常老百姓還是傳統文人,他們都在這方小小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心靈撫慰。

木版水印: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丨古来美集

溥心畲木版水印畫《樓閣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