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壺隨字貴,字依壺傳。在紫砂壺裝飾手法上,紫砂陶刻是使用最多的一種裝飾工藝。如果說紫砂壺款式是形,那陶刻就是魂。紫砂壺與詩文的結合,使光素無華的壺體增添了雋永的情趣,更具濃厚的書卷氣息。

慧根顯技藝

1965年生於宜興丁蜀鎮陶藝世家的湯建林,外公徐漢棠、徐秀棠均是徐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也代表了當今最高水平。湯建林自幼耳濡目染、頗有慧根。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湯建林與外公徐漢棠合影

徐漢棠評價湯建林:“自幼好靜,喜捏泥玩塑。吾每制壺,常駐立於旁觀之,不甚為意。久之,六歲年竟自捏一壺。細一觀之,竟型神具備,甚喜,遂有意輔之。”

稍長,他就開始臨書摹帖,學習繪畫丹青,父母見他孜孜不倦,勤奮好學,就把他推薦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鮑大師愛才惜才,在鮑大師悉心指導下,他認識到想要真正成為優秀陶刻家,必須由中國傳統文化入手,在書法和繪畫上狠下功夫。

好學蒙師恩

他臨摹大量歷代書法名帖諸如二王,顏真卿、蘇東坡、米芾、黃庭堅、董其昌等書法墨跡,同時也兼修,張遷、乙瑛、曹全、禮器、石門頌等石刻隸書,在浸學書帖碑文之間時,也讓他窺到中國書法的軌跡。

繼承祖業,在傳統基礎上不但要學得紮實的基礎功底,更要不斷進步、勇於創新。

1981年經鮑大師引薦,他又拜邵家聲先生為師,開始全面學習繪畫基礎知識。從素描入手,正規訓練西方立體明暗繪畫方法。課餘之時,又拿著速寫本,走街穿巷,苦練畫功。日積月累,他在描繪事物形態上,愈顯獨特畫風。在這期間,湯建林還在水粉,水彩等色彩寫生上花了不少功夫。

1983年,剛滿18歲的湯建林在師鮑志強的指點下,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湯建林與鮑志強老師合影

中央美院的學習經歷,在祖傳技藝的推動下,湯建林的制壺功底日益深厚。但他並不滿足,而是運用了諸多民族風格和創作手法進行了大量的創新。

茗壺悟真道

2005年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龍鳳呈祥”壺榮獲金獎,天為龍,地為鳳,栩栩如生,此壺一出在紫砂壺界引起巨大反響。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湯建林【龍鳳呈祥】編號:56277

湯建林說,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第一遍22小時,1130℃的高溫,不能相差超過5℃,第二遍為表面處理,第三遍則為最後的精益求精。即便如此,他的良品率也僅有40%。他說,從生胚到作畫,再到燒製,製作一把紫砂壺除了極其珍貴的泥料之外,片刻不停的純手工燒製,也是成功的關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對陶藝的嚴謹態度是他畢生的至高追求。

時至今日,無論制壺、書法,還是陶刻、雕塑都得以全面發展,且頗有家族風範。他所作的《龍騰四海》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永久收藏;2008年選送的《大如意》在2008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精品茗壺評選中榮獲金獎。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湯建林【大如意壺】 編號:54691

聲譽四海傳

制壺生涯三十多年,他斬獲國內多項大獎,並在國內外紫砂藝術品收藏家中獲得較高聲譽和好評。

2003年《掇福壺》獲第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5年《龍鳳呈祥》獲第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5年《碧浪》獲第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6年《大圓珠》榮獲第八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7年《天寶》榮獲第九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8年《魁方壺》榮獲第十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漢韻螭龍》獲第十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作品賞析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 高升壺 】湯建林 編號:54687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 天長地久 】湯建林 編號:65872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 平安六方 】湯建林 編號:66143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 四方筋紋壺 】湯建林 編號:54697

13年12月,已經48歲的湯建林拜鮑志強為師。五年過去了,他仍舊秉承師訓,刻苦學習,將時光獻身紫砂事業。其目的在於,老一輩藝術家的寶貴藝術財富能夠得到傳承與發展,並使尊師愛徒的傳統美德得以發揚光大。

匠人匠心

他製作一把壺,要燒3遍,良品率僅有40%

湯建林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

制壺生涯二十多年,打下了紮實的制壺功底

在國內外紫砂藝術品收藏家中有教高的聲譽和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