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員工工資拖欠經銷商押金難退,疑遭海航拋棄的掌合天下倒閉

文 | 老納


風口有多大,倒閉潮就有多猛……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去世,這家公司重新進入了陳峰時代。伴隨著陳峰出山,海航也進入了動盪期。一些當年王健“力挺”的項目或被叫停或被出售。

過去的一個月裡,海航高管可謂頻繁變更。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曾經的項目,被紛紛出售。比如,海南航空大樓和宏源大廈被出售給萬科。雖然此舉被認為是萬科“撿漏“,但與這些有人接手的項目相比,沒人接手的項目則更為可憐。

那個曾經與阿里零售通、京東掌櫃寶叫板的B2B撮合平臺——掌合天下,就是一個找不到“下家“的項目。而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員工工資沒人發,供貨商的押金無人退……



1

危機由來以久

昨日,有掌合天下的供應商反應,自己在掌合天下的押金要不回來了。通過供應商的截圖,我們看到,掌合天下有使用費、保證金的“交費”狀態,卻沒有退保證金的“按鈕”。


突發|員工工資拖欠經銷商押金難退,疑遭海航拋棄的掌合天下倒閉


該供應商給掌合天下的客服打電話時,發現除了總部400電話提示在“嗶”聲後留言,其它的客服電話都直接變成了空號。當他聯繫以前為自己提供服務的客服人員時,對方建議他直接走法律程序,因為,該客服已有三個多月沒發工資了。


突發|員工工資拖欠經銷商押金難退,疑遭海航拋棄的掌合天下倒閉



對話裡提及的“出款”應該就是退供應商的押金。如果該客服已經有3個月沒有拿到工資,那就說明,掌合天下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兩日了。

上述供應商說自己與掌合天下合作了一次,感覺掌合天下的模式很不好,制定的促銷增品力度比銷售力度還要大,所以,那次之後就沒再合作了。但自己也忘了退押金一事,等再次想起要退押金時,才發現掌合天下已今非昔比了。

該供應商表示“一萬元不是大事,但掌合天下是不是應該說一聲呢?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

翻看掌合天下的公眾號,9月23日還發了一張送中秋祝福的照片,著實看不出有問題的端倪。但細心的人,還是會會“發現”端倪。掌合天下818超市節,其認證公眾號在8月14日-8月17日都在宣傳超市節,偏偏在818那天停止了,其後發佈的內容也看不出任何有關超市節的總結性文字。這不禁讓人懷疑,掌合天下超市節到底有沒有供應商參與呢。


突發|員工工資拖欠經銷商押金難退,疑遭海航拋棄的掌合天下倒閉



最為好笑的是9月23日掌合天下發布的中秋祝福圖片上面寫著“待人以至誠為基石”


突發|員工工資拖欠經銷商押金難退,疑遭海航拋棄的掌合天下倒閉



為了求證掌合天下真實的生存狀態,老納求證了B2B行業的圈內人,大家給出的答案是,“掌合天下因被海航拋棄,徹底倒閉,包括掌合天下的母公司都出了問題。”



2

掌合天下的前世今生

掌合天下的母公司就是指供銷大集,它的前身叫西安民生。

2003年,那一場國退民進的改制中,海航集團以1.75億的價格通過西安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了西安民生25.65%的股份。然而,收購後西安民生的淨利潤一直沒有突破,一直在1個億以下。2012年,“重病在身”的西安民生以5億的價格收購了海航商業旗下的興正元32.41%的股份。要知道,興正元2012年的利潤僅為587.46萬元。

玩了一手左手倒右手的好戲後,西安民生營業額在2014年達到40億元,利潤0.6億元。殊不知,2002年西安民生的利潤已經有0.2億元了。銷售額可以“騙人”,但騙不了市場。2014年12月,西安民生陷入了長達8個月的停牌期。

也是在這8個月的停牌期,西安民生抓住了掌合天下這個當時可以用來講一個好故事的平臺,進而讓資方相信,西安民生還有希望,股票還可以搶救一下。

事實上,在沒有遇到西安民生前,掌合天下也是一個從出生便受到各方追捧的項目。

2013年7月,掌合天下成立。2015年7月,掌合天下獲得由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創建的湖畔山南資本近億元的A輪融資。然而,我們翻遍了網絡都沒找到具體的投資金額,只有近億元這樣一個模糊的數字。為什麼不公開具體的投資金額呢?難道只是一個噱頭?拿到投資的一個月後,也就是當年的8月12日,掌合天下號稱要花千萬元打造818超市節。

這場預謀已久的超市狂歡節,現在看來,卻似是為西安民生量身定作的項目。為何這樣說?因為西安民生百貨很長時間都沒有新的增長點了,與阿里改造線下賣場不同,海航的模式都是收購上市公司,而後用槓桿模式把資產作大。至於實體管理,這些並不是海航擅長的。所以,入駐西安民生的12年間,西安民生並沒有任何改變。因此,停牌後,如何把西安民生這手牌打好,那就需要幾個動人的故事,尤其是當時互聯網思維正火,B2B、O2O都是賠錢項目,資本不怕賠錢,就怕你沒有好故事。彼時,阿里、京東都在打造線上購物節,有個互聯網公司出來打造一個線下的購物節也順理成章。

於是,818超市節的項目浮出水面。這樣的故事,自然夠吸引人,就算雙十一天貓、京東都過了千億,但線上銷售額也只佔總銷售額的30%而己。

最重要的是,“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大家對互聯網公司“賠錢”是最能容忍的,賠錢賠的越多,越是好公司。而海航似乎更需要這樣的故事、為自己的虧損講個好故事。

果然,經過“搶救”的西安民生復牌,變更為供銷大集(原海航與中國供銷社成立的公司)。後於2016年10月向掌合天下投資7.56億元。

而供銷大集在投資掌合天下時,就已經知道掌合天下在成立的三年時間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前面說了,不會虧損的互聯網公司不配叫互聯網公司。畢竟美團、滴滴都虧得跟孫子似的。那也不妨礙被估值千億啊。

只是雙方合作時,供銷大集還是與掌合天下籤定了對賭協議。協議約定,到2018年,掌合天下GMV(全網成交總額)達到1000億元,經審計淨利潤為盈利,同時線上交易健康度大於70%。但彼時,掌合天下累計GMV不過106.81億。這意味著,兩年時間,全網成交額要翻不止十倍。



3

重大調整明天和死亡哪個先來

從掌合天下發展的情況來看,這場對賭是失敗了。隨著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的去世,陷入了紛紛擾擾的海航也沒時間來找掌合天下的接盤俠,只能任其自生自滅。會講故事,沒有造血能力,全國撒網,這是B2B平臺的通病。昨天是店商互聯,雅堂小超,今天也會是掌合天下。

在B2B撮合廠家與終端客戶的連接生意,看上去是一塊肥肉,可有幾個人能吃到?目前阿里的零售通因為回款快,交易量大而受歡迎。京東的掌櫃寶雖然是自己人操作,但整個思路並不為供應商所接受。這兩大巨頭外加騰訊入股的中商惠民,基本已經掌控住了,側榻之處,怎容他人安眠?

掌合天下的倒閉是可以被“預料”的,只不過,海航前董事長王健的意外離世,加速了這個進程。要知道,高負債也是海航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問題。兩個“破碎”的心,怎能撞出勝利的火花。

其實,互聯網世界的遊戲規則,通常是大佬們放出一個風,而後那些原來跟過大佬又掙到錢的小弟們,趕緊去投資。之後,這樣的投資便都陷入了“死亡”的境地,最後,沒了錢的投資者們又得再回到大佬身邊做小弟。感覺就像是孫猴子八十一般變化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比如,這兩年大火的無人超市、無人貨架,多少早年跟著馬爸爸用青春換了點資金的小弟們,把自己的一腔熱血投進去,結果死的透透的。反而是那些沒長時間跟著大佬們打工的年輕人,獲得了更多的財富。成功的有今日頭條的張一鳴(飯否時跟過一段王興)、拼多多的黃錚等等。

只不過可憐了一些傳統的經銷商、供應商。本來,互聯網公司說是給發福利的,讓你通過互聯網平臺減少配送費、減少人員工資,減少中間環節。結果卻發現,互聯網公司比廠家——一批——二批——消費者的流程沒少多少,最主要的是,它們故事講的很好,路跑跑得更好。你跟互聯網公司合作,就是你永遠不知道它們的死亡跟明天哪一個先來。

而那些所謂節約的費用,不但沒節約,反而變成壓在你胸口的大石頭。不信你問一問,那些開店的客戶們,電商平臺的費用會不會比線下實體的費用少。

惟願B2B的風慢些吹,傳統經銷商的靈魂跟不上風口吹起的肉體……

我們期待更多客戶爆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