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爲何會封禁長白山200年,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祕密?

長白山在中朝邊境地區,是東北最高的山,達到了2691米。不過,它最高峰並不在中國,而是在隔壁的朝鮮,海拔為2749米。長白山物產非常豐富,比如盛產人參、貂皮、鹿茸等等。很早的時候就有關於長白山的記載,比如《山海經》中就把長白山稱作為不鹹山,《新唐書》把它稱作太白山。

清政府為何會封禁長白山200年,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為什麼現在叫做長白山呢?主要還是清代的時候,官方史書延續了《金史》中的說法。在當時的金國,長白山已經成為了聖地,經常會有大規模的祭祀活動。比如1193年,金章宗就祭祀過長白山,排場非常宏大。立仗800人,行仗500人,禮節極為複雜繁瑣。

滿人是金人的後代,建立了大清以後,長白山就因為是聖地,所以被封禁起來,不與其他人到長白山去。另一方面來講,清軍入關以後,整個關外是十分空虛的。內地很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紛紛跑到關外去討生活,當時順治還是允許這樣做的。

清政府有一個很不好的地方就是總是想給自己留退路,私心太重了。清政府看到很多人跑到東北去了,害怕他們改變當時東北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畢竟東北可是當時滿洲的根本之地畢竟有朝一日中原大亂,他們能夠逃亡東北。所以,當時的滿人還要維持滿族騎射的習慣。

清政府為何會封禁長白山200年,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為此他們在1900餘里線路上修築了柳條邊,嚴加防範。不過前面說過長白山物產太豐富了,因此即使封禁了長白山,還是有人偷偷的進去。所以清政府都對擅闖禁地的人都有很嚴厲的處罰措施。比如如果有人僱傭別人去挖人參,被發現後,都要發配到雲南充軍。如果個人只是挖人參,一兩以下,仗責六十,徙一年。達到五十兩的,仗責一百,流放三千里。

清政府為何會封禁長白山200年,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清朝的皇帝對長白山都是頂禮膜拜的,從未深入其中。但是隨著一些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很多外國列強相繼入侵,東北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甲午戰敗以後,日本便控制了朝鮮。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為了加強對長白山等地的管理,特意設立了臨江縣。光緒三十年的時候,東三省的總督徐世昌還特意派劉建封去勘查長白山。他對長白山的調查,是有史以來最為全面的,第一次揭開了這座聖山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