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子之王」,千眼菩提的收藏價值、鑑別和如何盤完

“菩提子之王”,千眼菩提的收藏價值、鑑別和如何盤完

千眼菩提配綠松石、青金石、翡翠千眼菩提子又稱千手千眼菩提,因其珠子上有許多黑色的圓點,神似眼睛而得名。據說此種植物四十年開花結果一次,結果後其樹很快枯萎。它的籽實堅硬難以打磨,所以市場上千眼菩提的成品比較少見。一串經典的千眼菩提子手串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和耐心製作,所以它又被奉為“菩提子之王”,是菩提子中的極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菩提子之王”,千眼菩提的收藏價值、鑑別和如何盤完

▲ 盤玩

千眼菩提子與其他品種不同的是,它是實心的,且堅硬無比,硬度非常大。千眼菩提子分幹磨和水磨兩種,幹磨即通過自己把玩,用硬物摩擦拋光後再用軟物摩擦,產生亮度,最後至晶瑩剔透;水磨則是指經過廠家拋光打磨來達到晶瑩剔透。無論幹磨、水磨,把玩時都不要與水接觸,且要遠離油汙。

▲ 鑑別

極品的千眼菩提子在市場上極為少見,普通的千眼菩提比較多,且最近幾年呈現越來越火的趨勢,因此少有商家會造假這種菩提子串珠。市場上存在的質量稍次的此種手串,多是珠子上黑色的圓點不是一個個獨立的點,而是點和點連在一起。

“菩提子之王”,千眼菩提的收藏價值、鑑別和如何盤完

▲ 價值

千眼菩提子擁有“菩提之王”的美譽,自有它的美好寓意。在中西方文化中,眼睛都是心靈的窗口。千眼菩提子在佛家文化中被視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取其普渡眾生之意。因此,此串珠有寄託平安、保佑幸福的美好寓意。

現在手串的定義早已不是單一化的佛教用品了,但是在編排上還多是採用比較常見的和佛教用品相似的18粒、36粒、54粒、108粒的形式。經過把玩出來的千眼菩提子的價格多數會增長三五十倍,價值頗高。現在,經常可以看見人們在佩戴的長手串上,配以松石、珊瑚等作為隔珠,此舉,一來是對佛的尊敬(佛教在中國有千年的文化傳承,在民間影響深遠),二來會使菩提子手串更加時尚,更能襯托出個人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