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的社會價值有哪些?

1、發展社會普惠金融,彌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空白

互聯網金融貸款最大的優越性,是使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借款人能充分享受貸款的高效和便捷,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覆蓋面的空白。中國互聯網金融貸款的出現,既有全球互聯網金融貸款商業模式的創新刺激,也有我國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特殊背景時期——即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於是互聯網金融貸款借款模式隨著互聯網發展而興起。

因此,互聯網金融貸款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跟原有金融體系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兩者都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完善金融產業結構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金融理財的社會價值有哪些?


2、促進社會徵信體系的建設

互聯網金融貸款與徵信體系的關係是相輔相成。

互聯網金融貸款發展的核心障礙是徵信系統不健全、不開放,這直接制約了P2P網貸的信用評估、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前期野蠻生長的現狀,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徵信體系建設的緊迫性、重要性。

此外,互聯網金融業務所搭建的平臺在滿足借貸雙方資金需求的同時,也正積累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數據,從地域、用戶畫像、資金規模、貸款時限、還款方式、利率水平等多個維度對國內居民和中小企業的需求信息進行收集和積累。事實上,為數眾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前沿陣地,對徵信體系的健全是尤為有效的補充。

3、引導民間資本運作規範化,助力民間資本服務實體經濟

我國民間借貸由來已久,其存在必然有其客觀原因。數額龐大的民間借貸資本,長期以來缺乏高效、合理的投資方式和渠道,遊離於正規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客觀上需要盤活民間資本的流動性,使其陽光化、規範化運作。

民間借貸宜疏不宜堵,事實上也無法從根本上去堵,只有通過規範發展P2P網貸,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遏制高利貸,盤活民間資金存量,才能使民間資本更好地服務實體產業,引導民間金融走向規範化。

4、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社會資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

除了降低融資成本,互聯網金融貸款形成的龐大的數據庫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通過知識圖譜、數據挖掘等新技術手段能顯著降低獲客成本、風控成本、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本身提供了有別於傳統銀行的新式融資渠道,可以全天候、全區域、一站式提升了資金配置效率和服務質量。因此,互聯網金融貸款在金融產業中提質增效降成本方面可想象空間巨大。

5、紮根實體經濟,尤其是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互聯網金融貸款從2007年誕生到2018年7月,累計滿足了約2500萬借款人、7.2萬億元左右的資金需求(不包含線下理財平臺);扣除淨值標、可確認的假標和自融標,累計借款金額在5-6萬億元。

互聯網金融行業為小微企業提供了大量的短期融資。企業從互聯網金融平臺獲得的短期貸款在過去幾年呈現指數式增長,從2012、2013年約63.8、456.0億元,到2014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233.2億元。隨後,2015年爆發式增長到4000億元,2016年更是翻倍達到8000億元。

6、互聯網金融網貸定位信息中介,但互聯網金融的金融本質是直接融資

早在2015年7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央行、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的發佈,主要目的在於鼓勵金融創新,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明確監管責任,規範市場秩序。

《指導意見》首次“定性”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

在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的研究局副局長紀敏公開表示:互聯網金融的金融本質是直接融資不是間接融資,它不是銀行,不是信用中介。

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在信息中介的身份下,事實上直接推動了直接融資的比例提升。而國務院層面曾多次鼓勵和支持中小微企業拓寬創新創業直接融資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