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卓尔VS辽宁宏运:埃弗拉为什么开始翻天覆地了

三连客哪一场最艰难?答案众说纷纭。

客战黑龙江,难在场地条件和球风克制;客战辽宁,难在对手定位模糊;客战深圳,难在一望即知的决死局。

无论李铁怎么在发布会上说“我们只关心眼下的比赛”“我们力求每场球做到最好”,但你要说教练组没有给这个三连客定下一个预期分数,似乎是不可能的。

武汉卓尔VS辽宁宏运:埃弗拉为什么开始翻天覆地了

--------------------------------------------------------------------------------------------

首战打平黑龙江,李铁在首发布局和临场指挥的些许保守受到了大部分球迷的质疑(在我的推文评论区),由于临场局面和场地限制,他的决定受到了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显得格外纠结。

对辽宁,一个李铁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和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对手(上赛季武汉队主帅陈洋领军),从开场布局,武汉队就显示出了必胜信念。

--------------------------------------------------------------------------------------------

上一场我们说,主场李行童晓星双控制,客场李行聂傲双均衡阵或许成为常态。今天不,直接上主场才能用得李行童晓星,力图尽早拿到比赛节奏,将比赛纳入自己的节奏。

这样的组合,今年客场很少出现,上一次似乎还是在青岛,被对手在主场创造了大把进攻机会,但这个中场组合在客场的隐患,似乎仅限于黄海这种以地面传控、无球跑动至上的队伍。而今晚的辽宁呢?北方球队,以身体对抗见长,在技术细腻层面,队中有此条件的,凤毛麟角。加之辽宁场地条件比起黑龙江实在好上太多,客观上,也给武汉队的传控制造了客观基础。

加上陈洋的套路,至少在这个夜晚和武汉队的对阵,大战略上,这支辽宁和去年的武汉并无区别----简单的后场堆人制造防守的人数优势(张耀坤、艾志波对此微微一笑)。武汉队偶有利用佩德罗的突袭和埃夫拉的冲刺制造威胁,辽宁则是把穆伦加当去年的莫雷罗使,穆伦加倒是真得厉害,几次利用身体优势在武汉队禁区内挤出机会,给身后的张野、桑一非们蚁附登墙,给武汉队的防区造成了上半场比赛中仅有的几次风险。

就这样,两边在上半场进行着慢慢悠悠的拉锯消耗。慢慢悠悠到什么程度?上半场40分钟,两边各完成一脚没打上力量的射门;两边没有一个角球。这样的拉锯战,武汉队喜欢。

因为,辽宁似乎已经把他们所有可以放出的进攻套路都放出来了,上半场尾声,他们在后场的失误甚至开始送给了武汉队越来越好的得分机会。

而此时,武汉队近一阶段下半场比赛的变奏器刘云还没有登场。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让聂傲双&童晓星出任首发,而一定得让刘云从替补做起的理由----武汉队拥有一个可以顺利拖住对手第一集团军的主力军,并且在僵局阶段,还能有一个突击力极强能迅速改变战局的独立武装。主力军的拖延、消耗往往乏味而无趣,会显得“童晓星在场上没有任何作用哦”,但消耗战的价值,原本就不是表面可以看出的。

果然,下半场一开始,刘云就出来了(比我预想的时间早得多),武汉队立刻提速,牢牢地掌握住了场上局面,开始给辽宁制造了更多威胁。

接下来又一个想不到,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周通换下了姚翰林,继续提速。以过往李铁的换人习惯来看,周通这个换人,以平局的形势来讲,出来的太早了,但这正是李铁看到的胜机----既然刘云的上场大大改变了场上的局面,那我就加一个冲击力更强的。正好,姚翰林也可以为周末的大决战保留体能。

果然,周通上场后五分钟不到,埃弗拉打破僵局,并在之后杀死比赛。阶段性大提速,在两连客第二场,收到了奇效。

(多说一句,上一场对黑龙江,李铁在终场前迟迟的按兵不动,等的其实就是下半场开局的这一下转机,可这个转机确实没有出现。)

一场慢节奏拉锯,短时间忽然提速被击倒,此后便无还手之力,这种局面熟悉吗?去年赛季后期的武汉队出现了太多这样的事情。老实说,穆伦加、埃弗拉在场上为全队的实际贡献值,以本场比赛而言不相上下,穆伦加的付出甚至比埃弗拉更多。但在如何让自己的王牌适时爆发这一点上,今晚的李铁无疑是更加成功的一方。

--------------------------------------------------------------------------------------------

一年前的埃弗拉,不消多提,对于武汉球迷来说,爱恨交加的回忆。去年的四个外援中,大家对他的好感,或许只在天天跑上海的萨米尔之上。

这个夜晚,除了大家熟悉的边路突击骚扰以外,他的射门已经愈发让人陌生了。一个禁区外转身远射,一个禁区内左脚兜上角,险些助攻刘云破门的直塞,甚至还有一脚长距离的斜传直插。埃弗拉的现在,简直像是在MOBA游戏中,被设计师重新改了好几刀、加了不少技能的英雄。

休赛期,在武汉队刚刚引进拉斐尔的时候,我和一位职业教练聊到的埃弗拉,聊天记录如下:

他:拉斐尔最出色的地方体现在他的buildup play上,还有无球跑动。

我:对,他的无球比埃弗拉好太多了。

他:这些需要成熟的教练团队+球队才能实现,否则很容易变成简单的突突突、

我:比如,埃弗拉?

他:对于卓尔的现状,拉斐尔有可能还不如埃弗拉好用(破涕为笑表情)

我:但,埃夫拉的射术实在是……我去年跟队去绍兴,赛前他们练射门,埃弗拉的不是看台就是角旗。

他:可他好小啊,没有后天雕琢。20岁还是17岁的水平。

我:现在有可能还是会留着他。

他:一个误区是,以为成年了,球员基本就不怎么能提高技术了。其实大错特错。

我:那就看武汉队能不能有教他的人了。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对足球完全谈不上职业性了解的我来说,上述对话完全显示出了我(可能也包括你们很多人)和真正的职业足球人,在理念上的差异。

但埃弗拉何以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答案也许就在如上对话中了。

武汉卓尔VS辽宁宏运:埃弗拉为什么开始翻天覆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