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卓爾VS遼寧宏運:埃弗拉爲什麼開始翻天覆地了

三連客哪一場最艱難?答案眾說紛紜。

客戰黑龍江,難在場地條件和球風剋制;客戰遼寧,難在對手定位模糊;客戰深圳,難在一望即知的決死局。

無論李鐵怎麼在發佈會上說“我們只關心眼下的比賽”“我們力求每場球做到最好”,但你要說教練組沒有給這個三連客定下一個預期分數,似乎是不可能的。

武漢卓爾VS遼寧宏運:埃弗拉為什麼開始翻天覆地了

--------------------------------------------------------------------------------------------

首戰打平黑龍江,李鐵在首發佈局和臨場指揮的些許保守受到了大部分球迷的質疑(在我的推文評論區),由於臨場局面和場地限制,他的決定受到了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擾而顯得格外糾結。

對遼寧,一個李鐵再熟悉不過的城市,和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對手(上賽季武漢隊主帥陳洋領軍),從開場佈局,武漢隊就顯示出了必勝信念。

--------------------------------------------------------------------------------------------

上一場我們說,主場李行童曉星雙控制,客場李行聶傲雙均衡陣或許成為常態。今天不,直接上主場才能用得李行童曉星,力圖儘早拿到比賽節奏,將比賽納入自己的節奏。

這樣的組合,今年客場很少出現,上一次似乎還是在青島,被對手在主場創造了大把進攻機會,但這個中場組合在客場的隱患,似乎僅限於黃海這種以地面傳控、無球跑動至上的隊伍。而今晚的遼寧呢?北方球隊,以身體對抗見長,在技術細膩層面,隊中有此條件的,鳳毛麟角。加之遼寧場地條件比起黑龍江實在好上太多,客觀上,也給武漢隊的傳控制造了客觀基礎。

加上陳洋的套路,至少在這個夜晚和武漢隊的對陣,大戰略上,這支遼寧和去年的武漢並無區別----簡單的後場堆人制造防守的人數優勢(張耀坤、艾志波對此微微一笑)。武漢隊偶有利用佩德羅的突襲和埃夫拉的衝刺製造威脅,遼寧則是把穆倫加當去年的莫雷羅使,穆倫加倒是真得厲害,幾次利用身體優勢在武漢隊禁區內擠出機會,給身後的張野、桑一非們蟻附登牆,給武漢隊的防區造成了上半場比賽中僅有的幾次風險。

就這樣,兩邊在上半場進行著慢慢悠悠的拉鋸消耗。慢慢悠悠到什麼程度?上半場40分鐘,兩邊各完成一腳沒打上力量的射門;兩邊沒有一個角球。這樣的拉鋸戰,武漢隊喜歡。

因為,遼寧似乎已經把他們所有可以放出的進攻套路都放出來了,上半場尾聲,他們在後場的失誤甚至開始送給了武漢隊越來越好的得分機會。

而此時,武漢隊近一階段下半場比賽的變奏器劉雲還沒有登場。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讓聶傲雙&童曉星出任首發,而一定得讓劉雲從替補做起的理由----武漢隊擁有一個可以順利拖住對手第一集團軍的主力軍,並且在僵局階段,還能有一個突擊力極強能迅速改變戰局的獨立武裝。主力軍的拖延、消耗往往乏味而無趣,會顯得“童曉星在場上沒有任何作用哦”,但消耗戰的價值,原本就不是表面可以看出的。

果然,下半場一開始,劉雲就出來了(比我預想的時間早得多),武漢隊立刻提速,牢牢地掌握住了場上局面,開始給遼寧製造了更多威脅。

接下來又一個想不到,只過了很短的時間,周通換下了姚翰林,繼續提速。以過往李鐵的換人習慣來看,周通這個換人,以平局的形勢來講,出來的太早了,但這正是李鐵看到的勝機----既然劉雲的上場大大改變了場上的局面,那我就加一個衝擊力更強的。正好,姚翰林也可以為週末的大決戰保留體能。

果然,周通上場後五分鐘不到,埃弗拉打破僵局,並在之後殺死比賽。階段性大提速,在兩連客第二場,收到了奇效。

(多說一句,上一場對黑龍江,李鐵在終場前遲遲的按兵不動,等的其實就是下半場開局的這一下轉機,可這個轉機確實沒有出現。)

一場慢節奏拉鋸,短時間忽然提速被擊倒,此後便無還手之力,這種局面熟悉嗎?去年賽季後期的武漢隊出現了太多這樣的事情。老實說,穆倫加、埃弗拉在場上為全隊的實際貢獻值,以本場比賽而言不相上下,穆倫加的付出甚至比埃弗拉更多。但在如何讓自己的王牌適時爆發這一點上,今晚的李鐵無疑是更加成功的一方。

--------------------------------------------------------------------------------------------

一年前的埃弗拉,不消多提,對於武漢球迷來說,愛恨交加的回憶。去年的四個外援中,大家對他的好感,或許只在天天跑上海的薩米爾之上。

這個夜晚,除了大家熟悉的邊路突擊騷擾以外,他的射門已經愈發讓人陌生了。一個禁區外轉身遠射,一個禁區內左腳兜上角,險些助攻劉雲破門的直塞,甚至還有一腳長距離的斜傳直插。埃弗拉的現在,簡直像是在MOBA遊戲中,被設計師重新改了好幾刀、加了不少技能的英雄。

休賽期,在武漢隊剛剛引進拉斐爾的時候,我和一位職業教練聊到的埃弗拉,聊天記錄如下:

他:拉斐爾最出色的地方體現在他的buildup play上,還有無球跑動。

我:對,他的無球比埃弗拉好太多了。

他:這些需要成熟的教練團隊+球隊才能實現,否則很容易變成簡單的突突突、

我:比如,埃弗拉?

他:對於卓爾的現狀,拉斐爾有可能還不如埃弗拉好用(破涕為笑表情)

我:但,埃夫拉的射術實在是……我去年跟隊去紹興,賽前他們練射門,埃弗拉的不是看臺就是角旗。

他:可他好小啊,沒有後天雕琢。20歲還是17歲的水平。

我:現在有可能還是會留著他。

他:一個誤區是,以為成年了,球員基本就不怎麼能提高技術了。其實大錯特錯。

我:那就看武漢隊能不能有教他的人了。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對足球完全談不上職業性瞭解的我來說,上述對話完全顯示出了我(可能也包括你們很多人)和真正的職業足球人,在理念上的差異。

但埃弗拉何以能在短短一年時間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答案也許就在如上對話中了。

武漢卓爾VS遼寧宏運:埃弗拉為什麼開始翻天覆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