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婚如何再度幸福

人的生老病死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對於老人來說,如果身邊沒了個伴,子女又常不在身邊,剩下的就只有孤獨。其實不然,現在很多老人會選擇再婚,老人為子女忙碌了一輩子,老來想幸福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社會偏見、子女干涉、財產分割糾紛等等因素,很多老人卻不敢輕言再婚。小編今天就是要解決老人心中的擔憂,幫老人重拾幸福。


老人再婚如何再度幸福



老年人再婚其實益處多多,許多喪偶老人的內心是很害怕孤獨的,他們希望有一個“伴”陪伴著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他們渴盼安穩、幸福的晚年生活,並希望得到孩子們的支持與祝福。已經再婚的老人大多表現得精神煥發,患病率較低;而因子女干涉未能再婚的老人則很孤獨,精神壓抑、萎靡不振,容易患病。

實際上,他們要再婚的真正原因是想找個“伴”,互相照顧,這樣有利於健康,可延緩衰老,減少痴呆。這些都是子女所無法替代的。俗話說“少是夫妻老來伴”,現在有多少子女成人後能和父母住在一起、長年累月陪伴在父母身邊呢?老年人再婚不僅是為了給自己找幸福,也是為了給子女減輕負擔。


老人再婚如何再度幸福



但是老人再婚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重新組合的婚姻必須面對房子、財產、子女、生活習慣、文化素養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問題。男女方的思維差異極大:男方怕財產損失,怕承擔責任;女方則想輕鬆瀟灑,不當保姆,還要考慮如何照顧原先的子女;雙方各自的子女也會考慮如何繼承財產、如何贍養老人等問題。

其次,老年人再婚時理性大於激情,再婚老人為情愛付出自己的一切的意志已不像年輕時那麼堅定,重組的夫妻關係十分脆弱。雙方都希望對方能適應自己、照顧自己而又不佔有自己的財產。例如:有些收入較高的男士提出了再婚的妻子將來不能繼承自己的遺產、生活上要AA制的要求,再婚的女士想進入知冷知熱的賢慧妻子角色也比較難。

除此之外還有幾點“轉弊為利”的小啟示: 

婚前要加強了解:相互瞭解對方脾氣、性格、愛好、文化素養、經濟狀況以及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對老年人再婚的態度,做到心中有數。

明確權利和義務:要將雙方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責任和雙方子女對兩位再婚老人應盡的贍養義務明確下來。

要實行財產公證:應在婚前進行財產公證,以免婚後發生財產糾紛。

要履行法律結婚手續:只有履行了結婚登記手續,才是合法的夫妻,才能受到法律保護。

再婚後要注意互敬互愛,求大同、存小異,避免把現配偶與原配偶做過多的比較。

老年人婚姻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況,它應該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尤其是兒女、家人對老年人心理情感、身體健康的關注,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無助,要多給予父母關愛。畢竟“隨便找個伴”和“保姆”式的老伴,都是對老人的不負責,也會帶來太多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