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更需「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政策讓生活在經濟貧困狀態下的群體共享了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促進了共同富裕,推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然而,這個群體更需精神上的“精準扶貧”:集聚在普通高中由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組成的“學困生”群體。

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裡的“平等”不僅僅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也意味著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而這所有的“平等發展”都依賴於“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包括“學生公平”與“教師公平”。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公平”。學生享有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的權利,即“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但是由於家庭背景與個性差異,教育的結果也就有了差異,於是我們的社會出現了重點中學、普通中學的等級層次,同一所學校也出現了清北班、實驗班、普通班的分層教學。

儘管“教育公平”與“因材施教”並不矛盾,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最後到高中層層遞進大浪淘沙,教育的最大難度凸現在普通高中裡:重點高中有優質生源,學業跟進不費勁;職業中學升學壓力不大;而普通高中卻有德育與學業的雙重挑戰。

就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家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以打工者居多,婚姻狀況不美滿,有的班級60個學生就有一半多處於單親或組合家庭。同時,因為家長與孩子聚少離多,良好的習慣養成不到位,加上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不敢懲戒學生,“要求”不能得到“落實”,聽之任之慣了,造成了他們目前學業“差”個性“懶”的特點。

三年後這批學生將成為社會的公民,他們在高中階段能否得到轉變直接影響以後作為中國人的國民素質:經濟能不能獨立抑或30年後會不會成為政府“精準扶貧”的對象?能不能成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

所以,普通高中的德育決定著未來社會的壓力。德育先行,這些學生才能獲得學業進步,最終獲得習得專業技能的機會,成為自食其力甚至為社會做貢獻的人。

而從事這項艱苦事業的普通高中老師們卻不一定享有“教師公平”,他們是整個教育生態鏈裡最辛苦的群體。在招生競爭態勢下,普通高中會被同行重點高中汙衊為“垃圾學校”,試問這些進入普通高中的“垃圾”是誰製造的呢?普通高中的老師就該去付出?他們也是人!他們從不缺乏專業精進的自信;他們是專業的挖掘機,從不停歇地開發學生的最大潛能!

面對有史以來讓我們感到最頭痛最需要管理力度的一屆學生,我們陡然發現“靈魂的工程師”太匹配我們這個教育群體了——班主任與科任教師,我們要把“懶惰”變成“勤奮”,把“敵視”變成“友善”,把“固步自封”變成“勇於改變”!

作為普通高中的老師,我們知道自己的位置:我們正在經見國民素質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