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身價」上漲,上調派件費=快遞要漲價?


包裹“身價”上漲,上調派件費=快遞要漲價?

圖片來自CNSPHOTO


“雙11”即將到來,剁手黨又可以買買買了。不過最近多家快遞公司上調了快遞派件費,很多朋友都關心自己買東西的快遞費會不會也隨之漲價?

日前,韻達、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已經向各網點發布“調整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的通知,將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票。

中通快遞則表示從10月1日起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具體費用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並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其他地區的快遞費用調整時間另行告知。

據報道,順豐、天天、德邦等物流企業表示,暫時沒有漲價計劃。

至此,主流加盟制快遞企業派件費都進行了上調。而這已經是快遞行業連續第二年在“雙11”前夕上調派件費。去年“雙11”旺季來臨前,中通、韻達、圓通先後宣佈調價。

值得注意的是,從幾家快遞企業的官方通知可以看出,這三家企業率先調整的是全國發往上海地區的快遞派件費。

為什麼先調整全國發上海的費用?中通方面解釋稱,為了保障上海地區快遞網點旺季,特別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的服務保障能力,結合上海快遞市場用人、運輸和場地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行業性問題,先調整全國發往上海的快遞費用。

據瞭解,在我國的民營快遞市場,除了順豐,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大型民營快遞,都是通過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所謂的派費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由發件網點付給總部,再由總部轉移給派件網點。而消費者一般看到的快遞價格,並不是由總部制定,而是各個地方加盟網點自行確定。

不可否認,收件費是不少區域網點的重要利潤來源,當支付給上海同行的派送費提升,這些區域網點面臨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將價格上漲轉嫁到電商經營者等客戶身上,二是自己承擔。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可能對基層快遞網點形成壓力。

原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鍾林表示,10月後,快遞業務量上漲幅度大,特別是臨近“雙11”,快遞件數比平時多兩到三倍,基層網點往往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需要高價找車找人,服務質量還存在隱患。“不排除是快遞公司迎接旺季的一種策略,可以消解部分運量壓力。”邵鍾林說。

近年來,國內主要快遞企業的派送費一直在上調。2017年5月,圓通、申通、韻達、中通等快遞企業就宣佈,2017年6月1日起,將快遞派送費上調0.15元/票。

據瞭解,人力成本攀升、紙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是“快遞漲價”的原因。

儘管派件費在漲,網點卻不敢貿然上調快遞費。快遞市場競爭激烈,並不是一個壟斷市場,用戶更換快遞公司的成本極低。因此在營收壓力下,各家快遞公司並不敢貿然對消費者漲價。

有網友就表示:“現在江浙滬是8塊,要是再漲我幹嘛不選順豐呢?”

因此,基層網點在利潤越來越薄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價格戰來搶佔市場份額。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快遞均件收入已經從2005年的27.7元/件,下降到2012年的18.6元/件、2013年的15.69元/件、2014年的14.65元/件、2015年的13.4元/件,呈逐年下降趨勢。

快遞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給加盟制快遞企業造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圓通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8月份快遞產品單票收入3.27元,同比下降10.31%。

除圓通之外,韻達的單票收入也有所下降。韻達公佈的經營數據報告顯示,8月份韻達快遞服務單票收入1.58元,同比下降17.69%。

據媒體報道,在快遞企業宣佈上調上海地區派件費之後,北京有部分區域網點快遞費隨之上漲,漲幅達3元之多。

“派件費上漲之後也不排除快遞費將來可能上調,但目前我們沒接到通知。”中通某一網點的負責人坦言。

為什麼不同快遞網點之間快遞費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這合理嗎?

對此,物流專家趙小敏表示,加盟制快遞公司不同網點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是因為不同網點會根據總部提供的價格表結合自身情況調整快遞費。“從全國來看,大部分地區快遞費維持不變,有些在漲價,還有的降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力、物流、包裝成本的上漲和快遞價格的下滑,快遞費上漲幾乎是必然結果。“如果快遞費上漲,對電商用戶的影響最終會轉移到消費者這邊。”趙小敏表示

那麼,如果快遞費隨著派件費上升,“雙11”你還會選擇買買買嗎?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深圳晚報、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