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被公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其实,农业和农村的碳减排贡献也不能忽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能源的需求量将急剧膨胀,存在着与城市争能源的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必将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则既可变废为宝,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又能将秸秆固定的

工业节能、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被公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其实,农业和农村的碳减排贡献也不能忽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能源的需求量将急剧膨胀,存在着与城市争能源的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必将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则既可变废为宝,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又能将秸秆固定的太阳能转化成沼气和电能,满足农民基本能源需求,并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充分发挥耕地土壤的固碳功能,将非常有利于中国政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我国有18亿亩农田,按平均容重为1.2吨/立方米计算,如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二氧化碳。即使我们利用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增长过程,每年也约有10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在耕地里。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排放的接近100亿吨,按照我们向世界宣布的减排目标,我们得减少28亿~31.5亿吨绝对碳排放。而耕地固碳量按照保守的估计,其贡献率也能达32%~36%。耕地固碳是农业产量提高的副产物,技术上也相对容易操作。 土壤碳库主要为有机碳,它们来自动植物、微生物残体、排泄物、分泌物等,这些成分分解后以土壤腐殖质形式存在,相对稳定。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用地不养地”,土壤有机质下降严重。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黑土区,解决了中国超过10%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然而其代价也是沉重的。中国科学院的数据表明,东北地区坡耕地黑土层厚度已从60~70年前的80~10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大量的碳以温室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中;85%的黑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黑土地保护刻不容缓,其中最好的措施是提高并恢复有机质含量。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通过动物转化秸秆,并逐步将固定的碳转入耕地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地力,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可固碳,还可增加收入,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建议有关部门应大力扶植这种“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