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感情,都有可能「出軌」

在戀愛和婚姻中,如何留住一個人的心?如何能讓相愛的人不變心?如何讓已經變質的情感復原?

很多身處情感迷茫中的人,都希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以為找到了,就可以維持某種情感狀態的永恆。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是每個人都向往追求的。結婚時,相愛一輩子是我們對彼此許下的不變承諾。

但是,即便承諾值千金,誰又能保證自己隨著歲月改變,內心對感情的嚮往依然如初呢?

這帶來的矛盾便是,我們都想追求不變的感情,但這種不變看起來又無比不真實。

因為不論是自己還是對方,只要符合自然走向成熟的發展規律,就意味著感覺和期待必然發生變化。在一生至少會有幾次偏離既定軌道的時候。

01

每一段感情,都有可能“出軌”


每一段感情,都有可能“出軌”


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中,同樣揭露了男性隨著年齡和生理的變化,跟女性期待天壤之別的差異。

比如:女性向往婚姻,男人對婚姻充滿矛盾和憂慮;女性越愛越投入,男性越愛越疲憊;女性更喜歡解決問題,男性卻喜歡擱置問題等。

大多數人理想中的感情,是兩條融合在一起的線條,而現實中的感情,即便有交織一起的時刻,更多時候也是無法重疊的。


02

即便不出軌,控制關係也只是徒勞

對婚姻情感的心理研究表明,一段成熟、美滿的戀情必須經歷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四個階段,所對應的是關係發展的四個時期:甜蜜期、矛盾潛伏期、矛盾突發期、穩定期。

當然,並不意味著,一段關係經歷這四個時期後就會一直穩定,還可能因為發展變化,再重新經歷同樣的時期。讀到這裡,可能想要控制關係的人會更加迷茫,這麼複雜的局面,又怎麼輕易被自己所掌控的了?

然而,恰恰明白這種複雜性才可能在關係裡獲得解脫,因為好的關係只是需要以心換心,承認變化是在確認自己,敬畏關係也是在敬畏自己。

如果我們未曾感覺到自己的侷限和變化的需要,又怎麼能夠允許對方可以在關係裡充分地發展自己?苛求對方不變,也在苛求自己停在原地,這種對關係的控制,實際上也是一種對自我發展的束縛。

03

沒有不變心的人 只有變出來的好感情


每一段感情,都有可能“出軌”


一段幻想中的關係,是對方永遠應該是最初許諾自己的樣子;一段真實的關係,關係中兩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樣子。

木心曾說愛情有四種境界: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與審美;中年歸向求知;老之將至,義無反顧。

看起來飄忽不定,讓人難以捉摸,但對這些不同境界的細細思量,又的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更符合一個人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

少年對愛情懵懂,嚮往是因為好奇;青年開始有了選擇,對外在美有了更多的追求;人到中年,有了豐富的內在體驗,於是更渴望有人跟自己產生深度共鳴;

人生的後半段,面對機會和時間的所剩無幾,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更能孤注一擲。


倘若你想要擁有好的感情,就只能接受不確定,調和自己處於一種不斷變化成長的狀態中,而不是用自己的固守去奢求對方的不變。

如果兩個人都在變化,拓展自己和關係的深度,感情的發展會更順暢。而如果其中有一個人停了下來,並要求另一個人也必須停下來,關係就會越磨越脆弱,最終不得不徹底失去關係的連接。

一個變化的自己,和一個變化的愛人,才能心與心交流,手拉手攜手共進,這種在變化中獲得的連接感才是獨一無二的。相互見證對方的成長和變化的感情,其存在本身已經比任何契約更穩固。

所以,與其去追求情感不變,不如在變化中充分體驗自己人生的豐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