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千呼萬喚始出來,如懿終於斷髮了!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如懿傳》與《延禧攻略》,如懿和淑慎同是一個角色,一樣的斷髮場景,卻用精湛的演技表現出不一樣的情緒,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從感覺上,《延禧攻略》裡佘詩曼有恨有哀怨。《如懿傳》裡周迅對皇帝是心死了,無怨無悔。平靜些也是自然。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首先拋開劇情不談,我們客觀就兩段戲的演技做比較。佘詩曼那長達8分鐘,被網友稱為教科書演技教學的片段。

整場戲蘊含了角色三次情緒快速轉換,這對於演員的演技簡直是巨大的考驗。當然也考驗了一同對戲的其他演員(當時主角吳謹言就沒能接住佘詩曼的戲,完全成了陪襯)。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斷髮這一幕是長期以來被壓抑的情緒的一次總爆發,同樣表達的是對這段感情的委屈、失望、以致絕望,佘詩曼的角色表現一直是深謀遠慮,遊刃有餘,但即使如此,她卻仍期待乾隆,愛戀乾隆,直到被現實打敗,被乾隆的不愛她、不護她、不懂她、不信她所致大徹大悟。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她再是皇后、再是表現的不嫉不妒、她仍然只是一個女人、而不是神,所以這一刻、她的情緒爆發達到燃點、她的每一句控訴、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在把自己長久以來深深壓抑在最心底的幽怨、娓娓道來、一字一句、 挖心掏肺、滴滴泣血、她的語言她斷髮的動作是有力量的。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而且,正是因為有這場戲,才把佘詩曼飾演的角色拔高了、昇華了,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劇中人。這一切都是非常考驗演技的。

周迅起初是用手託著斷髮,後面反手不輕不重丟了斷髮。這個細節不僅表現了一個妻子的失望,更多的是對皇帝的決絕,輕蔑,厭棄,保留了自己作為一個皇后的傲嬌和尊嚴。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劇情不一樣,演繹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延禧攻略》裡面乾隆從來就不愛她,所以她是為得不到乾隆的真心斷髮,這又很可笑,作為皇帝的女人你已經是皇后了還奢望真心,況且她也幹了很多壞事還把自己說的多無辜。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如懿傳》則不同,她與乾隆青梅竹馬到最後因為別人的陷害失去了乾隆的真心,那種失望絕望以及對皇帝的徹底放棄,是難以表達的。

《如懿傳》,同樣是斷髮,周迅與佘詩曼的差別太大!

總之,兩者表達的層次根本不一樣,如懿《周迅》從小和皇帝青梅竹馬,感情很深,到最後缺傷了如懿,如懿那種絕望,失望,傷心,是淚水無法表達的,《延禧攻略》嫻妃是自己單獨愛戀,皇帝,兩者情景不一樣,各有所好,兩者都非常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