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雲技術的力量爲生產「加油」、爲脫貧「提速」?

2018杭州•雲棲大會召開期間,“阿里雲技術脫貧聯盟”宣佈正式成立。技術脫貧聯盟將為正在或計劃加入脫貧攻堅戰的公益組織、政府機構及企事業單位提供多項技術支持,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

首批聯盟合作代表中國扶貧基金會、深圳市慈善會、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南都公益基金會、恩派基金會、ABC美好社會諮詢、NGO2.0、社創之星參加了啟動儀式。

聯盟成員可以通過“碼上公益”平臺獲得UX設計、軟件開發、項目管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支持及開發指導。

此外,聯盟成員優秀脫貧項目,或將獲得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商、金融等多資源對接及脫貧基金支持。

智慧農業

在西安,阿里雲的ET農業大腦用技術為種植業賦能。

如何用雲技術的力量為生產“加油”、為脫貧“提速”?

網圖

阿里雲與海升集團合作,打造智慧農業在果園數據採集物聯網、生鮮品牌塑造、農產品安全風控和溯源等多方面立體化的人工智能應用。他們共同合作研發的智能農事系統,將開放給當地普通的農民使用,可以為農民的每一畝地節省200元人民幣以上。

如何用雲技術的力量為生產“加油”、為脫貧“提速”?

網圖

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在率先感知技術脫貧,這也是雲棲大會首次設立科技脫貧分論壇。

為10萬中小企業建起“雲平臺”

大連雲計算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去年12月25日,“大連雲計算公共服務平臺2017年度發佈大會”上,由大連市政府與大連華信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雲計算公共基礎設施———“大連雲”,經過兩年運營發展,目前正在成為10萬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助推器,並有望帶動更多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企業的生產、管理,都離不開數字化,離不開“雲服務”,上“雲端”是必由之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走上“雲端”,2015年12月,大連市政府與大連華信共同搭建大連雲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經過兩年運營,目前已有120多家企業藉助這一平臺走上雲端,服務於金融、教育、醫療、傳媒、科技等眾多行業用戶。

“大連雲”目前能夠提供雲計算技術推廣、共性技術支持、雲應用孵化、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研究、互聯網創業、人才培養等公共服務。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它們將不用自己建機房,“雲主機”提供的1000G的硬盤,每天花1.4元就能安全存儲數據。企業也不用再養自己的IT運營團隊,雲平臺上能獲得一站式的雲資源管理工具和優質的IT運維解決方案。“大連雲”可以同時用來管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提供包括雲主機、雲存儲、雲OA等產品,將有效改善中小企業運營環境,帶動軟件、製造等產業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