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干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中國足球再次被動的走上了風口浪尖,一條集訓召集令如驚雷般擊碎了中國足球職業化26年的進程。輿論一片譁然,也難怪人們總說,足球與中國足球其實是兩種運動。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55名球員,80天的封閉集訓,U23政策停擺,不參加聯賽,這一系列舉措的背後,是一種近乎歇斯底里的瘋狂。就在10年之前,在那個舉國辦奧運的節點之上,與如今一般無二的事情就曾發生過。

國奧全隊封閉集訓,誓要在08年北京奧運會上爭奪獎牌。初衷是好的,然而此等方式,無異於閉門造車,最終國奧小組賽未嘗一勝便慘淡出局的結果也幾乎是在情理之中。

實在難以想象,在10年之後,這樣的事情竟然再次發生,而這一次的目標已經是國足,其召集球員的範圍之廣,集訓時間之長,更是遠勝當初。

縱然有百般不捨,也不得不向中國足球真誠的道一聲再見了。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2008年7月17日,距離中國國奧隊出征北京奧運會還有21天的時候,國奧隊杜伊科維奇卻離奇地“被下課”。這位在賽場上一直以崇尚進攻著稱,要求隊員“向前,向前,再向前”的塞爾維亞老人最終沒能實現他上任之初“率隊奪取奧運獎牌”的目標。

在2005年的荷蘭世青賽上,以郜林,趙旭日,馮瀟霆等北京奧運會適齡球員為班底的中國國青隊,打出了中國足球多年未見的漂亮足球。中國隊在當屆世青賽上由9名球員攻入11球,成為亞洲成績最出色的球隊。在世青賽後,克勞琛功成身退,足協在隨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選帥工作。

也許是這一次中國足協真的非常慎重,也許是高層的重視,讓本次選帥的工作顯得格外重要。在“豪賭奧運”的背景下,中國足協在“下注”的時候小心了不少。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而杜伊科維奇作為一位富有冒險精神的主帥,憑藉著在世界盃上執教加納的精彩表現進入了足協眼內。在他的足球詞典裡,絕不會找到“保平爭勝”這樣的詞彙。無論是在加納國家隊,還是中國國奧隊,無論是面對巴西這樣的冠軍之師,還是伊朗這樣的亞洲勁旅,杜伊科維奇始終要求隊員加強前場逼搶,以連續的一腳出球給對手最直接,最犀利的攻擊。

在上任後的首考多哈亞運會和2007年的土倫杯當中,“杜家軍”打出了中國足球多年難得一見的血性足球,攻勢足球,球隊快速的攻防轉換和堅決向前的進取精神也讓球迷對這支充滿朝氣的國奧隊充滿了期待。亞運會強勢挺進八強,同最後的亞軍伊朗國奧隊拼到點球大戰,土倫杯以二隊出戰最終獲得亞軍。

自2006年11月12日首戰1-0戰勝喀麥隆國奧隊,到2007年6月10日1-3不敵法國隊,在7個多月的時間裡杜伊科維奇帶隊取得了24場比賽13勝4平7負的成績,當時的中國足協領導謝亞龍甚至直呼杜伊為“戰神”,杜伊科維奇也被“神奇主帥”的光環籠罩。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眼前最為重要的任務顯然就是即將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在成績的“催促”下,一條瘋狂的政策應運而生。

由於當時國奧球員基本上以參加2005年荷蘭世青賽的國青隊為主要班底,且杜伊科維奇治下取得的成績也頗為理想,因此時任中國足協主席謝亞龍提出了要用田徑方式搞足球,效仿田徑長期集訓。

這樣生搬硬套的訓練方式,竟然成功通過,並付諸實施。而為此付出的竟是聯賽停擺2個月的代價。

一切都服務於國奧隊,那個極度變形的足球環境與這樣畸形的政策簡直相得益彰。國奧隊走到今天這步完全是中國足協咎由自取,大肆毀林、揠苗助長的極端功利主義基本撅斷足球根基。無論從閻世鐸時代的“休克”,再到謝亞龍時代赤裸裸的“奧運攻略”,中國足協起到的作用堪稱破壞力十足。在中國足球特殊的體制下,你很難不讓某些領導的“烏紗帽”與眼前政績掛鉤。賭,成為他們的最高追求,也變成了墓誌銘。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但是當時中國最有希望和天賦的一批國奧隊員卻在奧運會上潰敗,一平兩負,進1球失6球,兩張紅牌這就是國奧在家門口交出的戰績。

集訓模式顯然是失敗的,也耽誤了當時最有天賦的一些球員。

而本次55人的集訓和當年差不多,集訓時間更是長達快3個月。這些人直接不再參加聯賽,而名單中還不乏主力球員,足協就這樣剝奪了他們上場比賽的機會,集訓期間也會和08年一樣參加軍訓。

這在國際足球上還是第一次。

魯能球員周海濱作為當時國奧最強中場,親身體驗了長期集訓,他也說到那時候的體會:“我們當時集訓的時間太長了,離奧運還有兩個月,聯賽就停了,導致球員的比賽狀態全沒了。你看俄羅斯世界盃,人家備戰時間才多長?也就20來天,咱要進一次世界盃,我估計今年的中超聯賽都得停辦了。“”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十年的時間,足協又重新走上了這條“快速提升成績”的老路,既有前車之鑑卻視而不見,重蹈覆轍之下甚至變本加厲,又期望誰還能對中國足球繼續保有信心呢?

中國足協為了能夠令球隊有利於征戰奧運會,公然將這一年的聯賽撕得四分五裂。國字號球隊無休止的赴外拉練,正是一次又一次的以損害俱樂部利益為前提的。你能想象到一個聯賽的球隊為了該國的榮譽,同國外的高水平球隊競爭洲際大賽的時候,足協卻將他們的骨幹帶走嗎?中國足協可以。你能想象到一個國家缺少青少年廣佈的聯賽嗎?中國足協同樣可以。

中國足協在這其中,無疑扮演了非常黯淡無光的角色。正是由於我們的足協屢屢在關鍵時刻損害俱樂部利益,導致中超剛剛回暖的球市,卻再次向著門可羅雀來發展。

如果能夠像閻世鐸那樣豪賭一舉成功,那謝亞龍和中國足協成為功臣也說不定。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足球在這一年中徹底失敗,連帶犧牲了自己多年經營的聯賽品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中國足協做的已經著實不少。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各國的足球均是以世界盃為最高目標,以參加世界盃榮。反觀奧運會足球賽在業內的口碑卻令不高,甚至連國際A級賽事都不如。但是中國足協一邊在一旁信誓旦旦的表示:國足和國奧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卻在另一邊給國奧隊放冷槍,屢次刁難國家隊。

當這支國足去西亞,歐洲拉練的時候,實際上這支所謂的國家隊只是掛羊頭賣狗肉。這支球隊的大部分球員,均難以在後來的大賽中上場,眾多的邊緣球員,甚至還有很多連邊緣球員都不算的。

後來在亞洲區二十強賽上,足協的頭頭腦腦們又縱容杜伊胡來,將國足衝擊世界盃的賽場,完全變成了這支國奧隊的練兵場。最終國足在世界盃上飲恨,中國足協的責任絕對是責無旁貸的。

如果真的能夠在本土奧運會上取得突破,乃至獲得獎牌,那麼這一切犧牲也算是值得的。但事實呢?中國足協賠了夫人又折兵,一邊犧牲了國家隊的前景,一邊犧牲了廣大的聯賽。

中國足協所謂的國足給國奧讓路的戰略,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不但沒有獲得成功,還令中國足球徹底成為了荒漠。

國家隊集訓營這事足協10年前就幹過,結果耽誤了一批天才

08國奧在8月之後就此告別歷史的舞臺,在金牌榜第一的映襯下,國奧的慘痛失利已經被拋諸腦後。演繹過最可笑的混亂,給予過無盡的歡笑,只是國奧早已不是2005年夏天裡那支意氣風發的球隊。中國足球沒有奇蹟,國奧之死只是再一次證明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