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愉快的假期總是“短暫”的,每當面臨開學,家長們都會和孩子說要“收收心”,叮囑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但是,要說到“收心”,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幫孩子戒一戒“手機癮”。假期裡家長對孩子都放寬了要求,孩子們可以無限制使用手機、可以不限時看視頻、可以放心玩遊戲,時時刻刻離不開手機。臨近開學,讓孩子減少對手機的依賴症狀,才能更好的做好新學期準備。

開學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玩手機上癮,會嚴重影響學習

1、佔用學習時間

玩手機佔用學習時間是毋庸置疑的,初高中生學習之餘的時間並不多,有些同學把碎片時間用來看幾頁課外書、做幾個健身小動作、跟爸媽聊聊天說說話,而有些同學則是見縫插針的拿起手機,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看幾個搞笑視頻。越玩越想玩,越不想轉換頻道進入學習狀態,於是進入惡性循環。

別人在課餘時間拼命學習,你卻在找盡時機想盡辦法不惜熬夜玩手機;別人在課堂上專心聽,你卻在胡思亂想、打盹鬧瞌睡;別人回家路上聽了30分鐘聽力,你卻打了幾盤排位賽……這樣在學習時間上的差距逐漸累積,誰能考出好成績,還用說嗎?

2、破壞專注力

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少對某個問題深入持久的瞭解和思考,這似乎已經成了手機操控下的現代人的“通病”,“專注”狀態正變得越來越難得。

邊做題邊聽歌,不由自主就讓思緒隨歌曲飛走了;拿起手機想要查一道題,卻被一個頁面上閃出的新聞吸引;想要認真背誦課文,卻被群裡的一條消息吸引,開始和同學一起吐槽起來……便利的手機,把孩子可以利用的課餘時間分割成碎片,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誘惑,奪走本該集中注意力深度學習的時間。

專注力低下,不僅不能消化吸收好上課學到的知識點,還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不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手機找答案,通過手機輕易獲得一些學習資料卻不深讀,手機帶來的滿足感太容易獲得,而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就不願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完成作業、思考問題。沉迷手機的學生很難在學習上進行持續的、深入的思考;而沒有深入思考,淺嘗輒止是無益於掌握高難度內容的。

開學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3、增加社交負擔

五花八門的即時通訊APP,豐富多彩的網絡社區內容,手機讓人們更容易找到他人,也更容易和他人產生各種關係,但這對於需要備考的孩子來說卻是不必要的。

在需要積累知識打基礎的階段,簡單和諧的社交關係會讓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在學習上。父母、老師、同學、關係交好的親戚,這些人組成的社交圈足以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沉迷於手機,且不說會不會有讓家長老師擔心的“早戀”的現象發生,將時間用在與網上的人交流就可能會減少與生活中的人的交流,非常容易因為溝通不暢與家長老師產生矛盾。

趁開學,戒掉“手機癮”

1、發展有益的興趣愛好

首先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對於看不慣的東西,也許深入瞭解其中的趣味和吸引力後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家長要會引導孩子,將對手機的依賴,轉移到其他有益的興趣愛好上去。

除了書法、籃球等興趣之外,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將手機帶來的“弊端”變為“益處”。比如,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對手機遊戲進行科學的研究,瞭解市面上有哪些類型的手遊,手機遊戲設計時都有哪些特點,大熱手遊中的角色有什麼歷史背景知識等等。

通過這樣的調查研究既可以轉移孩子對遊戲時間的沉迷,又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才能更有方向感,才不會再沉迷於虛幻。家長和孩子就其喜歡的領域進行溝通,還能增加親子交流,培養良好的感情。

開學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2、將手機變成學習工具

如果家長整天打遊戲或者在孩子面前無所事事玩手機,再怎麼教育孩子不沉迷手機都不會有效果!重視教育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扮演監督者、陪伴者、激勵者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在新學期制定一個目標,身體力行將手機變為學習工具,將手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可以利用手機背單詞、學習在線課程等等,降低手機的娛樂功能。家長不僅監督孩子通過手機學習,還要自己也做好榜樣。任何時候,言傳身教都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