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增持頻繁出現 4天14家公司獲重要股東淨增持

記者吳珊

產業資本增持頻繁出現,作為市場中的重要積極信號,備受關注。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以交易截止日期為準),產業資本(僅統計實際控制人、高管及公司類型股東)在二級市場上合計出手交易34筆,涉及上市公司18家,其中期間累計實現淨增持的公司共有14家,佔比近八成。

對於產業資本的增持,機構普遍認為,這個指標非常關鍵,產業資本的動向基本上是判斷市場的一個重要的風向標,當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從減持變成增持,市場底部也就越來越明朗化。產業資本的增持代表了產業資本的一個價值判斷,可以作為一個選擇標的的指標,特別是增持量比較大的公司,這代表了對產業資本看好。

具體來看,10月份以來的4個交易日裡,上述14家出現產業資本淨增持的公司,共計淨增持股份數量達到5405.82萬股,變動部分參考市值為44451.21萬元。其中,共有7家公司期間產業資本累計淨增持金額超過1000萬元。具體來看,新南洋期間累計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居首,達到22088.73萬元,常山北明緊隨其後,期間累計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為7422.50萬元,嘉麟傑、新力金融等兩家公司期間累計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也均在3000萬元以上,分別為:3808.50萬元、3592.58萬元,其他期間獲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還有:騰達建設、ST山水、華海藥業。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14家公司除均受到產業資本積極佈局外,還呈現了三大特徵:首先,主板標的為主,上述14家公司中,除中小板公司嘉麟傑、滄州明珠、偉星股份及創業板公司易華錄、易世達外,其餘9家公司均為滬深主板標的;第二,績優公司較多,上述14家公司中,共有9家公司2018年中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逾六成,其中,易世達和偉星股份等兩家公司有望延續業績增長態勢,均預計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第三,前期回調明顯,股價相對較低,上述14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股價低於A股均價(11.52元),太平洋、騰達建設等兩家公司最新收盤價均不足3元,分別為2.05元、2.20元。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公司基本面以及股東護盤力度的不同都影響著市場情緒,反映到公司股價上。不同公司之間的質地及持續經營能力存在差異,如果公司基本面向好,護盤釋放出來的積極信號就容易提振股價;如果公司經營業績和成長性不佳,那麼即使出手護盤,起到的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此外,公司的護盤力度和最終落實程度存在差異,這也會引起市場不同的反應。

原標題:4天14家公司獲重要股東淨增持 產業資本偏好凸顯三大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