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古代中國人的智慧,可謂是博大精深,在一些日常即便是細小的器物上,都能看到古人對智慧的運用。雖然在崇尚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一些中國古人智慧的遺存,逐漸被人們淡忘。但是這些傳統文化依舊充滿了魅力與力量,至今在影響著今天人們的生活。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件——門,是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在今天,門的使用越來越趨向便利性。作為一個門,首要作用自然是保證安全,其次才是使用上的便捷。至於裝飾性作用,也逐漸被今天的人排除,實用才是硬道理。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古人卻對門有不一樣的看待,除了充分發掘安全性能之外,門的其他方面作用也被髮掘出來。門可以將人拒之門外,門也是主人的門臉。智慧的古人發明了在門上安裝一種裝置,讓門外的人看到門臉,就能知道屋內的主人的一些情況。既強化了門的安全性能,又將門塑造成主人身份的象徵,可謂是一舉多得。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這個可以強化門的安全性能的裝置叫做門釘。門釘對於提高門的安全性能,可不僅僅是固定門板,使之更為穩固。門釘最早被髮明出來,主要作用是在戰爭中用於城門的防火,傳說是由墨子發明的,被命名為“涿弋”(zhuō yì),敵人火攻大門時,在這些門釘上塗滿泥巴,就能夠避免大門被火燒燬,門釘一般是由銅質打造。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普通的門因為有了門釘的加持,變得異常牢固,安全性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但這些有門釘的大門,很少在平常老百姓家的大門上看到,即便是一些土財主家,也沒有發現一顆門釘。門釘大多用於城門口的大門上、皇家宮廷大門上、以及達官顯貴府邸的大門上,門釘是古代權貴的象徵。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在古代等級社會制度下,百姓和貴族之間是有明顯的區別的。貴族宅院為了區別於普通老百姓的房子,除了在建造等方面不同,大門也是一個最明顯的區別。貴族在使用門釘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根據地位的高低,使用門釘的數量也不同。普通人家則是不能使用門釘的。在故宮的城門上,每扇門上橫九排、豎九排有整整81顆門釘,這也是門釘作為身份象徵的最高規格。

中國古代大門上的這個裝置,一般百姓家裡不能安裝,作用很強大!

因此在古代看到有門釘的大門,就會知道這屋主人的身份不簡單,更不敢說在附近放肆。而在民間,這些門釘在老百姓眼中又有了新的寓意。因為這些有門釘大門的主人都是達官顯貴,門釘又同人丁的丁諧音,於是民間流行婦女摸門釘習氣,寓意添福添丁。因此故宮大門的門釘,都被摸掉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