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校中二本三本考生爲何很罕見?網友:高考已經埋下伏筆

高考上大學,成績好的上985、211,考得不理想只能上二本三本或復讀。雖然說,高考競爭不贏985、211的名校大學生,還可以在考研環節“翻本”。但是,縱觀歷年考研的結果,名校研究生中仍然很少看見二本三本考生的身影。至於原因,有網友認為,都是高考種的因,

高考就是一張過濾網,為考生們考研時候的表現,早早埋下了伏筆。

考研:名校中二本三本考生為何很罕見?網友:高考已經埋下伏筆

高考是成績分水嶺

高考就是一道成績分水嶺,上名校還是上二本三本,其本質上是由考生的成績決定的。因此,那些能夠考上985、211大學的考生,本身就意味著他們在學習上具有更大的優勢。至少,考上985和211,意味著這一批考生在學習上更為全面和均衡。這種學習優勢,在考研的過程中同樣可以複製過來。因此,當年那批高考過程中發揮更好的考生,在往後考研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優勢更突出,成績考得更好。那些當年考得不好的考生,一部分人仍然沒能追上985、211大學生。

考研:名校中二本三本考生為何很罕見?網友:高考已經埋下伏筆

名校本科生學習更努力

這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別人比你起點高,還比你更努力。實際上,在名校和一般的二本三本之間也存在這種差距。有的考生因為只考上了三本院校,覺得師資條件不好,教學資源不豐富,學習氛圍不濃厚,文憑含金量不高,怎麼努力都是混個本科文憑而已。但是,反觀那些已經考進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並沒有因為橫豎都已是名牌大學生而鬆懈,而是一個比一個更拼,因此考研時名校大學生優勢仍然更大。

考研:名校中二本三本考生為何很罕見?網友:高考已經埋下伏筆

名校大學生讀研機會更多

名校大學生讀研究生,不僅僅只有考研一種渠道,很多人還有保送的資格。比如,國科大2018年首屆本科生畢業,僅僅7個人選擇直接就業,其他多數人都通過保送、留學等形式繼續深造,很少有人需要通過考研才能讀研。但是,一般的二本高校,保送名額寥寥無幾。多數三本高校沒有保送研究生的名額。當你需要使出渾身解數,參加考研,才有可能爭取考上名校研究生的時候,那些從名校畢業的本科生,很多人已經提前獲得名校研究生資格。

考研:名校中二本三本考生為何很罕見?網友:高考已經埋下伏筆

總之,在學習能力、學習心態、機會成本上,普通二本三本學生和名校本科生之間的差距,註定了名校研究生中難覓普通二本三本考生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