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 濱海實踐」之三: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天津濱海迸發城市生命力

2018年5月31日,在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發佈“科爾尼全球城市指數”中,中國城市排名躍進的速度超過任何其他國家:從2008年僅有7座城市入圍,到2015年的21個,再到如今的27個。“中國一線城市的得分平均每年增加1.8%。相比之下,加拿大和美國的城市,得分年均增長只有0.6%”。

自21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從未令人失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興城池正成為創造“中國奇蹟”的重要支點。

“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城鎮人口總數超過10億人,城市對國內生產總值也將達到75%的貢獻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相關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底,中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近60%。當城市群愈漸成為未來發展的主體形態,我們將如何解讀這些可喜的數字?高密度的城鎮化建設,難道僅僅意味著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嗎?

“中國新一輪城鎮化正從‘擴空間’向‘提功能’轉變,產業發展和人居功能的完善對城市發展帶來內生推動力”,業內專家指出。經鳳凰網國際智庫觀察,天津濱海新區作為一座功能性較為典型的國際化都市,規劃者已不拘泥於聚焦經濟發展或產業佈局,而是將目光逐步轉向提升人流密度、文化創新,打造生活品質、城市精神等軟性條件。唯有全方位地補給“城市味”,進一步地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佈,同時在文化產業發展上不斷開拓思路,打造聚集區,贏創新經濟增長點,方可稱得上是一座高質量發展之城。

從“剛性城市”轉向“彈性城市”,一場城市變革已悄然開局。

“中國式新城”缺什麼?

中國到底需要建設怎樣的新興城市?“新城的目的在於通過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設置住宅、醫院和產業,設置文化休憩和商業中心,形成新的、相對獨立的社會”,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新城”如此註解。

針對中國的特色國情,不同階段已出現形態不一、特色各異的新興城市:有因城市結構改變生成的組團級“新城”;有因內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換所聯動形成的“新城”;有城市郊區化蔓延形成的郊區新城……“我並不認為天津濱海新區就是一個簡單的新城。即使我們把它看作是新城,但不能僅僅從行政意義上講。它跟北京的通州新城是一個概念嗎?並不是一個概念,濱海新區應該是一個‘新都會’”,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楊開忠告訴鳳凰網國際智庫。

所謂的“新都會”都應包含哪些要素?楊開忠認為,首先應是城鄉統籌,這不僅僅是城市,其中還涵蓋了城區和鄉村,它們在同一個通行圈裡並存。其次是實行開放的人口政策,甚至是採取特殊的人口政策,聚集足夠多的人氣。最後打造城市品質,不斷地進行升級,用國際一流的標準來要求地方品質。

用國際一流的標準來打造地方城市品質,是否就離國際化大都市又近了一步?在鳳凰網國際智庫看來,除北京、上海、香港等一流城市之外,中國的許多城市雖不能被冠以“國際化大都市”之稱,但卻能夠被打造成具備專門功能性的國際化都市,如國際旅遊城市、國際港口城市、國際IT製造業城市等。天津濱海新區用港口聯通世界,屬於名副其實的國際港口城市。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新區在國家歷史進程中一步步地實現“蛻變”,天然的港口屬性讓其優勢尤為突顯。

「中國改革 濱海實踐」之三: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天津濱海迸發城市生命力

濱海新區三十多年間建起一座宜居新城(張春明/攝)

自濱海新區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晉升為國家重點支持開發開放國家級新區時,濱海新區便掀起發展浪潮。在中國改革開放戰略佈局的“第三波巨浪”中,濱海新區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濱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新區發展起來以後,天津就起來了。這主要是靠產業發展和金融創新支持,為全國探索經驗。圍繞著產業發展及其背後的金融創新,這才是理解濱海新區的發展的核心”,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向鳳凰網國際智庫表示。

經鳳凰網國際智庫調研分析,天津濱海能在十多年的時間裡迅速崛起,得益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的主動積極作為。新區連續實施了3個綜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在行政管理、涉外經濟領域推行體制改革,且在金融改革創新等重點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些舉措均為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累了寶貴經驗。改革開放40年前後,中國在經濟發展上的思路有何變化?“過去我們的改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圍繞著怎麼集合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土地,過去的發展是靠要素和投資進行驅動的”,楊開忠對此進行對比。“新時代的改革,一定是把激發創新活力放在核心位置,我們要在這方面有所謀劃”。

但若不抓住人心,靠誰來創新?過去通過政策紅利及財政猛藥刺激巨量投資,未顧及市場容量而以計劃式的政府推動造成了土地的飽和,以及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城市與產業應該如何“共存”?怎樣能讓城市升溫?亦或者,我們如何打造一座充滿前景的城市?

“有前途的城市,就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俞孔堅表示。“首先必須有可持續的環境、充滿希望的人群,其次要有創新的活力、發展的空間”。北上廣深一類的特大城市雖具備十足的發展潛質,但並不唯一。俞孔堅認為像雲南大理、海南三亞、廣東中山這類對特大城市進行互補的生活型、休閒型城市,以及交通便捷、文化資產豐厚的中小型城市同樣擁有無法比擬的競爭力。

大力“補給城市味”,讓城市宜居、人過得舒適,始終是新城規劃者應該著力考量的問題。鳳凰網國際智庫在分析、比較多座城市的歷史發展路徑後得出:片面的經濟產業發展、較為單一的城市分區,尺度寬大的街區、稀缺的交通模式等因素都割裂了人城之間的親密度。

鑑於此,城市的規劃建設要避免空間形態建設粗獷、大而無序、“攤大餅”式樣的發展,濱海新區應當逐步從“剛性城市”向“彈性城市”轉變。在此過程中,天津濱海新區做出了怎樣的嘗試與努力?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注重文化傳承創新等城市治理新概念又賦予了新區怎樣的生命力呢?

產城融合,從產業園區轉向宜居城市

持續的開放、投資企業的相繼到來,使得產業與城市發展的融合成為濱海新區無法迴避的問題。投資依賴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讓重工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絕對主體,新區整體經濟發展是快了,但這是否拉動了天津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提高了城市的承載力、以及完善了城區載體功能呢?“濱海新區成立後的主要工作是發展各大功能區、加速企業的聚集,發展城市配套設施並非著力發展的方向。產城融合,體現了濱海新區未來的發展目標”,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蔣寧向鳳凰網國際智庫表示。

當地媒體《濱海時報》曾將濱海新區比喻成一個人的身體:港口是心臟,交通是血脈,能源是血液。若要打造一個強健的體質,就必須“心臟強健、血脈通暢、血液充足”。在濱海新區2279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的版圖上,全面擴展海陸空運輸路線如同打通“人體經絡”。在降低產業成本與居民出行成本的同時,城市建設更需要系統化,

“以適度超前為原則,經過十年開發建設,以‘兩港、兩高、三快’為骨架的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城市建設由重建設到重管理轉變,並開始向管理精細化過渡”,《天津濱海新區2006-2015發展報告》指出。

通過鳳凰網國際智庫調研觀察,城市的發展不能只考慮產業佈局或經濟發展,還需進一步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整體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濱海新區的宜居城市目標涵蓋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由此把握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繫,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是勢在必行之舉。

加強城市環境容量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研究,在對外開放、創新力穩步增長的同時,從“粗放”轉向“集約”,生態環境成為開發區的首要關切。據悉,天津開發區全力實施‘美麗泰達·一號工程’,已完成各項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大港再生水廠是天津市第一個以濱海新區生活廢水作為原料的再生水項目,日處理汙水達3萬噸,大幅減少城市排汙量,實現發展與環保的“雙贏”。

吸取國際上優質城市的發展經驗,遵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律,讓濱海新區在城市治理方面廣開思路。借鑑新加坡鄰里中心的建設經驗,中新天津生態城建立了“生態細胞+生態社區+生態片區”三級居住配套模式,規劃建設標準化、一站式服務的10個社區中心,形成15分鐘生活圈,得到了國家民政部的高度肯定。

「中國改革 濱海實踐」之三: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天津濱海迸發城市生命力

綠草如茵的宜居城市(焦永普/攝)

城市基礎設施的進一步配套和完善能增進城中人的幸福感。補足民生短板是一項長期工程,濱海新區政府從2013年實施推行的“民生工程”計劃,到2017年已累計完成投資214億元。濱海新區的生活有滋有味起來:免費的公共體育場、國際醫院、學校、社區服務等不斷湧現,“人氣”慢慢聚攢起“城氣”。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開館的濱海新區文化中心圖書館一改往日圖書館的刻板模樣,用科技和未來感搖身變“網紅打卡地”,被國內外媒體讚譽為“全球最美圖書館”。這座極具巧思的圖書館由國際著名設計大師屈米先生設計,館前有眼睛造型,象徵著透過濱海看世界,而館內的球形報告廳,疊嶂有質的千層書架,有著“書山有路勤為徑”的寓意,勉勵人們勤學攀登。作為國家首批試點數字圖書館,圖書館藏書高達120萬冊,借還書均可網上操作,且在濱海新區全域通借通還。截至今年4月,“網紅圖書館”已接待140萬人次、398個團體到訪參觀。

於天津濱海新區而言,城市發展是否需要更多具有創造風格的“網紅圖書館”?或是類似具有傳播潛質的創意文化景觀?答案是肯定的。

從國家到城市,魅力的展開很大程度上依附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這甚至能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二波動力”。濱海新區除了在產業上發展聚集經濟,也應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區”,並形成規模,不斷擴大,充分挖掘其內在的文化潛質,打造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抓住人才,就是抓住城市未來

敢問城市的出路在何方?路在“用腳投票”的人們腳下。

流動的時代增加了城市發展軌跡的不確定性,而總有一些經驗讓萬變不離其宗。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不一定是偉大的,唯有積極擁抱並接納時代的新特徵,才能體現出成熟之都的價值。“創新是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鳳凰網國際智庫於2016年3月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中,調研團隊通過梳理、總結深圳、北京、青島的城市發展經驗後得出如此結論。

“中國的城市創新如深圳、杭州,它們均是依靠科技力量(互聯網)來進行驅動轉型的,先進的信息技術、智能化手段不斷推進城市發展,國家也在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政策扶植”,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王金傑博士告訴鳳凰網國際智庫。擁有源源不竭的創新力等同於佔據一口“智慧之井”,天津濱海新區的城市發展之路還需“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大型城市對於城市發展的認識在發生重大變化。例如2012年期間較為強調控制人口,而在2015年後則開始重視人才創新,需要高端人才引進,主城區分工,城市產業發展等問題”,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蔣寧接受鳳凰網國際智庫採訪時表示。天津濱海新區設立之初,人口僅有220多萬,而在2017年已突破300萬大關,7年增加80萬人——這些“新區人”大多來此地投資興業找工作。

善於挖掘和激發創新潛力的城市,永遠向一群有想法、有闖勁、敢冒險的人們敞開懷抱。中國已走到了一個巨大的歷史轉折點,“人”已成為產業轉型、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等歷史進程中的關建要素。“過去人才跟著項目走,現在是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天津落戶96小時”夢醒的餘溫還在,無論結局令人狂喜還是惆悵,天津在這場“人才搶奪戰”中都已穩坐贏家。

在全國各省市的“搶人大戰”中,天津濱海新區高額的補貼力度足以彰顯其求賢若渴之心。據悉,“針對院士或者諾貝爾獎獲得者,將最高給1200萬元補助;針對本科、碩士、博士生,也會提供從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連續三年的住房補貼”。天津濱海新區的人才打破了年齡和學歷限制,給出上億元獎勵,成為吸睛的最大亮點。“以制度創新為抓手,構建以人為本的創新環境。從分配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構建‘政策惠才、平臺聚才、產業引才、金融助才、開放納才、服務留才’六位一體的人才發展體系”,天津濱海新區副區長夏青林表示。

「中國改革 濱海實踐」之三:打造宜居宜業之城 天津濱海迸發城市生命力

濱海新區對人才求賢若渴(焦永普/攝)

人“搶”來了,然後呢?“新區下一步應該按片區劃分,將人口均等化、教育醫療水平均等化,大量的人口不能集中在中新生態城”,蔣寧指出批量人才湧入新區後的挑戰。唯有平衡資源、優化制度,才能從多方面化解、調節“產城分離”的窘境。

經鳳凰網國際智庫觀察,

與早期深圳或浦東新區發展初期相比,能決定地區持續良好發展的關建動因不再是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在各省市國家級新區享有趨同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應發揮更大的創新作用,充分調用自身主觀能動性。

天津濱海新區迸發出的地方性、內生性的制度創新力不容小覷。改革當前,怎樣的革新思路是值得天津濱海嘗試與摸索的?

城市發展的本質是聚集。為推進濱海新區的城市建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良好的空間聚集意味著生活區的佈局不宜太散。“要改變過去那種鋪攤子、擴規模的運動式發展模式,按緊湊型的思路‘做實’若干組團,從緊迫性分析,首要的是集中人力、財力、智力打造濱海新區核心標誌區,儘快實現核心區的繁榮,強化濱海新區城市形象傳播,形成城市名片”,天津市濱海新區副區長孫濤如是說。

伴隨著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新區獨特的文化資源、旅遊環境和區位優勢日益凸顯,以“吃住行遊購娛”多維一體的旅遊接待設施也已形成體系。京津冀一方面,塘沽、漢沽和大港原三個行政區歷史悠久,給濱海新區奠定了濃郁的歷史底色;另一方面,新區積極開闢新興旅遊景點,不斷強化航母主題公園、極地海洋公園、東疆郵輪母港等重點旅遊特色景區,用特色旅遊路線、產品和服務體系來吸引廣大遊客。從工業聚集地到休閒旅遊都市,這對促進濱海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傳播,以及經濟結構轉型,均大有裨益。

一步步地挖掘、完善城市功能,勢必也將激發出濱海新區更大的文化發展潛力。濱海新區應當不斷在地方性和全球化間尋求平衡,對已有的文化資源進行充分開發,以文化撬動世界,開拓天津傳統文化和全球化之間的“契合點”。在打造一座具有創新力的文化新城時,鳳凰網國際智庫認為以下三方面值得關切:首先政府在制定文化發展戰略時,既要有堅定的倡導,還需靈活的政策和機敏的反應;其次,民間創意和本地居民的參與尤為關鍵,政府的治理不應是簡單包辦,而是應集民智,鼓勵民間釋放出個人力量;最後,在開發文化資源時應儘量避免“貴古賤今”的固化思維,應給予新生代具有活力的文化資源更多的關注,而不是忽視或限制。

此外,一座城市的品格精神足以從歲月的積澱中得以窺見。悠悠的歷史為天津濱海新區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裡有四次抗擊列強入侵的大沽口炮臺,有見證維新圖強的大沽船塢,有亞洲最早的永利鹼廠和化學研究社,而北塘海鮮、塘沽版畫、漢沽評劇更為這座古城平添了韻味與風情。手捧一副徐徐展開的歷史畫卷,這座建於一片鹽鹼荒灘的城市正散發著獨特的人文品格。

面向大海、挺立潮頭彰顯開放包容的特質,而崇尚實幹、自強不息正是發展近代工業文明和實體經濟過程中遺存的精神財富。

無論是昔日大沽口抵禦外侮,還是如今鹽鹼灘上開創新業,濱海新區在落實“五個現代化天津”的要求時,無疑在為軟硬實力兼備而蓄力。“提出創建繁榮宜居智慧新城的奮鬥目標,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就是既要鞏固我們的‘硬實力’,也要擴大我們的‘軟實力’,讓更多的企業和員工創業在濱海,生活在濱海”,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鄧光華如是說。於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文明智慧都市而言,飽滿豐厚的文化精神、溫情且值得傳頌的城市故事從不應缺席。

城市依人而建,因人而興。若缺失鮮活的生命個體,“空城”無法維持生計;若忽視人的巧思與智識,城市的各類創新與騰飛更無從談起。在我國既往發展史上,政策的制定多遵循經濟考量,以資本、土地為本,城市發展空間也是圍繞生產需求來進行規劃。然而走過改革開放40年曆程,身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已無法以犧牲環境、資源,甚至勞動者的健康和幸福來發展經濟。未來下一個40年,中國城市的發展思路究竟是什麼?

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環保的、可持續的發展觀標誌著人城關係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天津濱海新區應進一步深化“產城融合”理念,並將這份落地的實踐視為長期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幸福感的有力舉措。城市規劃者應當充分理解國家轉型期間複雜化、多樣化的人類活動模式,以城市文化為依託、公眾參與為契機,不斷優化城市形態、塑造城市特質,為構建更為“人性化”的繁榮宜居智慧城市鋪開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