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隱身於都市角落的足跡

麻磡村又稱麻磡社區,坐落在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腳下,西麗水庫的上游毗鄰白芒關聯檢站,是西麗鎮北部二線關口位置。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隱身於都市角落的足跡

探尋起源

明末清初期間,麻磡村的先人從河源遷徙到該地並居住下來, 擁有近400年曆史.其祖先源於白芒村張統公脈系。開基始祖為從白芒遷來的乞英公、跌雞公和跌英公三兄弟及母親陳太婆。陳太婆及三子均葬於村南跌死狗山上。

麻磡原稱麻冚。冚字在粵語裡有兩個意思:一指全部;一指高的堤岸,或似高堤的地形。麻磡山多,舉目遠望,山連山,嶺對嶺;冚在這裡,無疑指的是多山。麻,有傳說是麻煩之意。麻磡四面環山,交通不便,在立村初期,人煙稀少,十分閉塞,生產、生活麻煩甚多。故為麻煩多的大山。不過,麻也有另一種說法,麻冚之麻,其實是客家話裡黑麻麻的意思。

相傳,太婆當年撐著火把深夜來此,近看草樹遠看山,夜幕之下皆是黑麻麻的一片。故稱“麻冚”。1992年農村城市時改為“麻嵌”。2013年,在新任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偉才的建議下,將“麻嵌”改為“麻磡”,意為掀掉壓在村民頭上的“大山”。

清嘉慶24年(1819年)《新安縣誌》有“麻冚圍”。1986年《深圳地名志》稱:“麻冚,在白芒東北角約2公里之山區。”

麻磡村主要姓氏為張姓,也是立村之姓,是從白芒遷徙來的客家後裔。

張姓始祖名“揮”,是黃帝的孫子,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皇帝賜其為張姓,揮所在的氏族部落及他的後裔便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張姓源於山西,輾轉河北清河,後南遷至福建上杭,再到廣東河源。明末,麻磡十二始祖張統公帶族人從河源遷居白芒。清初,陳姓太婆帶著三個兒子從白芒遷居於此。

宗教信仰

1851年,麻磡村民張廣鵬,與李朗村的江大賓、五華的張復興一起在香港受洗學道,受發書職。1864年,麻磡在如今村東的地方開設福音堂,不少村民漸被其教義所吸引,遂皈依基督。

1910年(清宣統二年),創建天主教堂,位於現麻磡村北93號,堂名“主之母堂”,佔地面積382平方米,建築面積184平方米,設4個房間,為平房建築。教堂早期曾開辦一間學校,併成立教會內善會組織“聖誕瞻禮會”,麻磡村民當時皆為教徒。民國36年(1947年),村中約有教徒20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葉蔭雲神甫於l953年調離,宗教活動由此中斷。翌年,教堂改作小學。1959年,有一個營的部隊駐紮於此,次年撤走。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隱身於都市角落的足跡

獨特的建築文化

由於地處亞熱帶,雨水豐沛、颱風頻發,早期古民居多采用灰沙和青磚青瓦作建材,以抵擋雨水,麻磡古民居也大抵如此。多采用麻石、青磚作建材,“麻石半牆,青磚到棟”,屋脊呈船形。牆體先用1米長、0.5米寬的方形石條砌成1.5米高的底牆,再用青磚或土坯壘牆。

牆體的用材不同,可細分成兩種:

第一種,半粽牆結構,四邊屋角用麻石與青磚構築;

第二種,純粽牆結構,所有牆體均為粽牆。在這些古民居的山牆和門楣上,還保留著許多精美的簷板畫、壁畫、門楣彩繪和灰塑。

壁畫一般放在門楣的兩側,多以象徵富貴的牡丹、寓意長壽的松柏、代表高風亮節的菊花,或以頑強不屈著稱的梅花為景,配之於仙鶴、鳳凰、喜鵲等靈鳥。灰塑一般在門楣和側面山牆上,有的房子窗簷上也有。這些灰塑久經日曬雨淋,多數已看不出原來的形狀。依殘存輪廓判斷,多是些幾何形狀的花紋。老民居窗戶都很狹小,前窗約1米長,0.5米寬,後窗更加狹小,長寬都只有0.5米。

據村民講述,這些古民居普遍建於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曆史。民居建築風格大部分屬於客家式,其中也夾雜了部分廣府式。

現存4座完好的碉樓。位於村西57號的碉樓為4層,高約30米,建於1926年前後。麻磡周邊土匪活動猖獗,村民深受其擾,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張志榮,拿出自己多年積蓄修建了這座碉樓。後來又先後建了3座,一座位於村西72號,一座在村北88-1號,一座與天主教堂遺址毗鄰。

碉樓牆身厚度約80cm,半粽牆結構。除開窗口四周用條石砌成,其他原料包括糯米粉、紅糖、石灰、黃泥和沙石等,所以它的牆身特別堅固,韌性大,經受得起炮火的攻擊。抗日戰爭時期,碉樓成為抗日遊擊隊員秘密活動據點,在碉樓表面,還殘留著當年游擊隊與日軍激戰的彈痕。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隱身於都市角落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