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隐身于都市角落的足迹

麻磡村又称麻磡社区,坐落在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脚下,西丽水库的上游毗邻白芒关联检站,是西丽镇北部二线关口位置。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隐身于都市角落的足迹

探寻起源

明末清初期间,麻磡村的先人从河源迁徙到该地并居住下来, 拥有近400年历史.其祖先源于白芒村张统公脉系。开基始祖为从白芒迁来的乞英公、跌鸡公和跌英公三兄弟及母亲陈太婆。陈太婆及三子均葬于村南跌死狗山上。

麻磡原称麻冚。冚字在粤语里有两个意思:一指全部;一指高的堤岸,或似高堤的地形。麻磡山多,举目远望,山连山,岭对岭;冚在这里,无疑指的是多山。麻,有传说是麻烦之意。麻磡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在立村初期,人烟稀少,十分闭塞,生产、生活麻烦甚多。故为麻烦多的大山。不过,麻也有另一种说法,麻冚之麻,其实是客家话里黑麻麻的意思。

相传,太婆当年撑着火把深夜来此,近看草树远看山,夜幕之下皆是黑麻麻的一片。故称“麻冚”。1992年农村城市时改为“麻嵌”。2013年,在新任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伟才的建议下,将“麻嵌”改为“麻磡”,意为掀掉压在村民头上的“大山”。

清嘉庆24年(1819年)《新安县志》有“麻冚围”。1986年《深圳地名志》称:“麻冚,在白芒东北角约2公里之山区。”

麻磡村主要姓氏为张姓,也是立村之姓,是从白芒迁徙来的客家后裔。

张姓始祖名“挥”,是黄帝的孙子,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皇帝赐其为张姓,挥所在的氏族部落及他的后裔便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张姓源于山西,辗转河北清河,后南迁至福建上杭,再到广东河源。明末,麻磡十二始祖张统公带族人从河源迁居白芒。清初,陈姓太婆带着三个儿子从白芒迁居于此。

宗教信仰

1851年,麻磡村民张广鹏,与李朗村的江大宾、五华的张复兴一起在香港受洗学道,受发书职。1864年,麻磡在如今村东的地方开设福音堂,不少村民渐被其教义所吸引,遂皈依基督。

1910年(清宣统二年),创建天主教堂,位于现麻磡村北93号,堂名“主之母堂”,占地面积382平方米,建筑面积184平方米,设4个房间,为平房建筑。教堂早期曾开办一间学校,并成立教会内善会组织“圣诞瞻礼会”,麻磡村民当时皆为教徒。民国36年(1947年),村中约有教徒2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荫云神甫于l953年调离,宗教活动由此中断。翌年,教堂改作小学。1959年,有一个营的部队驻扎于此,次年撤走。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隐身于都市角落的足迹

独特的建筑文化

由于地处亚热带,雨水丰沛、台风频发,早期古民居多采用灰沙和青砖青瓦作建材,以抵挡雨水,麻磡古民居也大抵如此。多采用麻石、青砖作建材,“麻石半墙,青砖到栋”,屋脊呈船形。墙体先用1米长、0.5米宽的方形石条砌成1.5米高的底墙,再用青砖或土坯垒墙。

墙体的用材不同,可细分成两种:

第一种,半粽墙结构,四边屋角用麻石与青砖构筑;

第二种,纯粽墙结构,所有墙体均为粽墙。在这些古民居的山墙和门楣上,还保留着许多精美的檐板画、壁画、门楣彩绘和灰塑。

壁画一般放在门楣的两侧,多以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长寿的松柏、代表高风亮节的菊花,或以顽强不屈著称的梅花为景,配之于仙鹤、凤凰、喜鹊等灵鸟。灰塑一般在门楣和侧面山墙上,有的房子窗檐上也有。这些灰塑久经日晒雨淋,多数已看不出原来的形状。依残存轮廓判断,多是些几何形状的花纹。老民居窗户都很狭小,前窗约1米长,0.5米宽,后窗更加狭小,长宽都只有0.5米。

据村民讲述,这些古民居普遍建于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历史。民居建筑风格大部分属于客家式,其中也夹杂了部分广府式。

现存4座完好的碉楼。位于村西57号的碉楼为4层,高约30米,建于1926年前后。麻磡周边土匪活动猖獗,村民深受其扰,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张志荣,拿出自己多年积蓄修建了这座碉楼。后来又先后建了3座,一座位于村西72号,一座在村北88-1号,一座与天主教堂遗址毗邻。

碉楼墙身厚度约80cm,半粽墙结构。除开窗口四周用条石砌成,其他原料包括糯米粉、红糖、石灰、黄泥和沙石等,所以它的墙身特别坚固,韧性大,经受得起炮火的攻击。抗日战争时期,碉楼成为抗日游击队员秘密活动据点,在碉楼表面,还残留着当年游击队与日军激战的弹痕。

「一村一史」·深圳-麻磡村——隐身于都市角落的足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