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瞧了「掃地僧」,或許是的隱形王者

別小瞧了“掃地僧”,或許是的隱形王者

看起不起眼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卻慢慢擴大,在智能音箱、智能門鎖之後,智能家居入口掃地機器人一說,形形色色的入口之爭,其背後的意義在於搶奪智能家居這一廣闊市場。誰能成為真正的突破點,且拭目以待。

線上線下渠道各佔半壁江山

按照國際機器人聯盟的分類,機器人一般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機器人應用每年將產生1.7萬億至4.5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服務機器人將產生1.1萬億至3.3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佔比在70%左右。

中怡康測算,2017年,我國掃地機器人年銷售額56億元,年銷量406萬臺。預計2017-2020年,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有望保持20%的複合增長。同時,掃地機器人的品牌數量也迅速增長,2017年度,在天貓線上平臺銷售的掃地機器人達160多種,但行業集中度比較高。2015-2017年,掃地機器人線上渠道CR4分別為70.4%、74.5%、73.8%,線下渠道CR4分別為79.5%、77.1%、79.5%。

從國內掃地機器人市佔率來看,2017年科沃斯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市佔率分別達到46.4%和48.6%。科沃斯在掃地機器人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iRobot,近三年,其線上、線下銷售額都穩居第二,僅次於科沃斯;其次是小米公司,線上銷售額增長迅速,2017年線上銷售額排名第三。

搶佔萬億智能家居入口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以智能音箱為代表的一批智能家居產品重新燃起了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慾望。

根據億歐的報告數據,從2018年開始,我國智能家居將開啟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規模在2020年有望達到1.12萬億元。是不折不扣的藍海市場。

在智能家居眾多玩家中,大致分為三類:互聯網公司、傳統家電製造商和智能家居產品初創企業。現階段智能家居物聯網生態環境中,各設備之間仍十分依賴於用戶通過智能手機的遠程控制,設備之間缺乏聯繫,難以實現協同效應。

在星商會文章《誰能成為智能門鎖的iPhone?》中分析過,智能門鎖和智能音箱是當前智能家居入口最主要的兩個載體,但兩者各有短板。智能音箱科技感與娛樂屬性高,通過語音交流符合用戶消費習慣,但目前語音識別技術發展的短板使得用戶體驗較差,導致使用頻次較低;而智能門鎖屬於高頻使用物件,但其在場景聯動方面不成熟,單品與系統之間的互聯還存在很多障礙。

其次,家庭服務機器人作為複雜多變環境下可移動、可感知、可識別、可判斷的智能設備,能夠充分利用其在環境理解、信息收集和分析上的優勢,藉助互聯網和雲,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替代用戶對其他聯網設備進行自主操控,促進所有互聯設備的高效整合,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智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