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爲人知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朝代變遷讓中國留下的許多古都,有六朝古都南京、北京、開封,有九朝古都洛陽,還有成就漢唐盛世的長安,他們都是中國文明的符號,是中國民族的驕傲。在中國有一個"六朝古都",他不為人知,但卻有著他獨特的歷史,歷史曾經有六個政權在這裡建都,並留下了一段影響傳奇,這個地方就是成都。成都歷史上曾經六次成為都城,只不過這六次都是割據政權,都沒有支持多久,最終不被史書承認,儘管如此成都依然是富有文化色彩的文明之都,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六個在成都建都的政權。

1、 大成皇帝公孫述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網絡配圖

成都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且不問先秦時期他是古蜀國的都城。在兩千年前的東漢初年就有蜀郡太守公孫述於公元25年在成都稱帝,建立了成家政權,又號大成,年號龍興,儘管公孫述的成漢政權只支撐了十二年便被東漢名將吳漢所滅,但他也開創的後世割據蜀郡的先例。

2、 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桃園三結義

蜀漢是所有六個政權中最廣為人知的政權,有些戲劇甚至於將這個政權奉為正朔,這都歸功於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其中的英雄人物關羽、張飛、劉備、諸葛亮廣為人知,小編就不再贅述了。

3、 流民政權成漢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五胡十六國形勢

西晉末年,三秦之地由於連年乾旱,大量的流民流入蜀地,並趁著中原大亂的時機。公元301年,氐族流民首領李特、李流兄弟在綿竹城發動起義,儘管李家兄弟在後來的戰鬥中中箭而死,但李特的兒子李雄卻攻下成都,於303年在成都稱帝,建號大成。到了338年,李壽將大成改名為"漢",史稱"成漢"。公元347年東晉桓溫攻下成都,成漢政權從此滅亡。

4、 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五代前蜀形勢

唐天佑四年(907年)三月,朱溫篡奪的唐朝的江山,建國號為大梁,史稱後梁,後梁建立之初,當時唐西川節度使王建聯合淮南弘農王移檄諸道,以"興復唐室"為號,打算與岐王李茂貞、晉王李克用會兵討梁,因無應者而作罷。王建遂於同年九月稱帝於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權,史稱前蜀,前蜀只支撐了十八年便被後唐消滅。

5、 孟知祥建立的後蜀政權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網絡配圖

後唐滅掉後蜀之後,唐莊宗便任命親信大臣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後來唐莊宗在叛亂中被李嗣源所殺。李嗣源即位為帝是為唐明宗,孟知祥與唐明宗多有不滿,為了安撫孟知祥唐明宗甚至封其為蜀王,可是還是沒有留住孟知祥的心。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孟知祥之子孟昶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是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後蜀維持近三十年和平。一直到公元966年才被宋朝所滅。

6、 川人的噩夢大西政權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六朝古都”,有六個政權於此建都卻鮮為人知

網絡配圖

大西政權可以說是整個川人的噩夢,大西政權的皇帝張獻忠幾乎成了川人的活閻王。公元1644年,張獻忠於四川 稱帝,國號仍為"大西",並改元"大順"。大西國全盛時轄今和大部地區。大西大順二年(1646年),張獻忠在率大西軍主力於西充抗清作戰中犧牲,其義子繼任大西軍政權最高領袖,率大西軍轉兵貴州,進軍雲南,開始零星的抗清活動。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建都成都雖然只有兩年,但卻在蜀地留下的累累罪行,幾乎將整個川人屠殺殆盡。據說順治初年的時候,四川繳納稅賦的人口由原來的將近千萬人變成了八萬人,人口減少嚴重甚至於滅絕。

蜀地歷來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這樣便有了割據的經濟基礎,再加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地形之險,中原王朝要攻進去非常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便有著割據的可能,又由於地處狹小,因而無法與中原王朝對抗,因此這裡的政權都不能長久,一般都是二代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