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爲何被稱爲老頑童?有什麼經典故事嗎?

忘了99059


周伯通家裡有四個孩子,周伯通排行老大。但是呢,這個老大很不稱職,三天兩頭就夥同隔壁村的王重陽抓魚摸蝦、掏鳥窩。

那時候,老頑童還是小頑童,王重陽也還只是個無憂無慮的中二少年。一天,周伯通按照約定去王重陽家找他,在路上遇到了一條大蛇。周伯通小孩心性,就開始玩蛇。結果被蛇咬了一口,中毒了。還好王重陽見他良久未至,尋了出來,這才見到暈倒在路邊的小頑童,趕忙揹著他去找大夫。

周伯通好了之後就跟王重陽拜了把子。後來王重陽出了遠門,好幾年都沒回去。這些年周伯通迷上了武功,還拜了鎮上一個高手“雷仁太急”為師。這雷大師在當地可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身“金鐘罩、鐵面皮”的功夫練得出神入化。只是雷大師內功太高,等閒不跟人家動手,免得傷人。

一天,鎮上來了個外地的拳師叫做徐大西。這徐大西不懂規矩,囂張跋扈,竟然到雷大師開的武館踢館。周伯通作為開山大弟子首先迎戰,結果被徐大西的弟子三招兩式就打倒在地。雷大師的其他弟子看到大師兄被打成這樣,紛紛後退。雷大師拿出一把摺扇,又整理了一下發型,走到最前面,不屑地說了一句:“江湖規矩,別打頭!”

周伯通見自己練了幾年的功夫居然一點用都沒有,看著平日裡敬若神明的師父被打得滿地打滾,一時熱血上湧,朝徐大西撲去。一次、兩次、三次,周伯通根本就近不了徐大西的身,反而被徐大西踢斷了好幾根骨頭。就在周伯通第十九次撲上去的時候,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一共十五腳,街上多了十五個躺著的人,包括之前不可一世的徐大西。

這個年輕人就是王重陽,他不知從哪裡學來了一身驚天動地的功夫。周伯通見到這等功夫,喜不自禁,立刻就纏著王重陽要學。王重陽教了三個月周伯通武功,又出去了。周伯通又好久沒見到他,只是聽說他當了民兵團團長,屢戰屢敗後在終南山建了座活死人墓不再出來了。後來他女朋友林朝英去古墓外面罵他,終於把他罵出來了。

人是出來了,但是小兩口誰也不服誰,成天打打鬧鬧。王重陽在一次打賭中輸給了林朝英,一氣之下出了家,建立了全真教。這時候周伯通也找上門來,王重陽便認了他做師弟。《九陰真經》出現後,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贏得《九陰真經》。為了剋制歐陽鋒,王重陽帶著周伯通到大理找段智興交換武功。周伯通在皇宮裡無聊,到處閒逛,見到了段智興的妃子瑛姑。

周伯通一片赤子之心,劉貴妃也不諳世事,兩人一不小心就給段智興戴了頂帽子。王重陽知道這件事後趕忙帶了周伯通負荊請罪。段智興畢竟是皇帝,也不缺這一兩個妃子,再說他也打不過王重陽啊,只能表示原諒。

周伯通後來年紀越來越大,說話做事卻跟少年時代沒有什麼不同。曾經跟一個被點了穴道的人玩“一二三木頭人”,被騙了好久都沒反應過來。跟人家打賭,在一個山洞裡呆了十五年沒出來。追殺裘千仞,結果被裘千仞拿著條蛇追了半個地球。還是跟人打賭,被騙到一個山洞裡讓毒蜘蛛差點咬死。這樣的事情實在數不勝數,被叫做老頑童的確是再貼切不過。


桃子讀金庸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四十二期:《射鵰英雄傳》前傳之老頑童周伯通。

羽菱君這幾期在扯南帝和裘千仞等時都有涉及到一個人物,就是周伯通。應一位讀者兄弟之邀,今天藉此機會延續這個話題來扯扯周伯通,講講老頑童的江湖往事。



扯周伯通之前,肯定是要先再說說他的師兄王重陽的,畢竟老頑童的武功從他而來,前大半生的江湖往事也是因王重陽而起。

結拜大義,武出全真

王重陽少年時期(此時叫王中孚,字允卿),眼看祖國山河破碎,外敵踐踏,內奸為虐,民不聊生,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自此立志拯救民族於危難。他先學文後學武,在祖國淪亡之後,有感於興亡之責,出學遊歷江湖,得訪名師,練就了一身武藝,騎射武功樣樣精通。大約在他二十五歲那年,大金廢齊,王重陽的故鄉關中地區已經徹底淪為金國國土,抗金救亡事業迫在眉睫。然而此時的他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權無勢,哪裡有聲望能拉得起一支軍隊來起事,大有報國無門之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先取功名後起事,決定參加金國的文武科舉,圖謀一鳴驚人,助大自己的聲望,然後伺機拉攏人脈,囤積錢糧,再行招兵買馬之事,已備起事之需。

謀定之後,欣然前往應舉,憑藉自己的文韜武略,雙雙奪魁,成就了一身文武兩狀元,關中之地,聲名大振,他中得狀元之後,改名為德威,字世雄,以顯示自己以德立威,成救世英雄之志。因他授了金國官職之後,對金朝政事並不上心,因而也並未得到重用,這甚合他的初衷,也為他起事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此後幾年,他憑藉自己之名,廣交英豪與抗金志士,起初有志之士認為他出仕金廷,誤認他為漢奸走狗,在清楚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並時時準備起事抗金的雄心壯志之後,紛紛與他相交,一大批英雄人物很快聚集在了他的身邊,其中就有他日後的師弟周伯通。

周伯通小王重陽十幾歲,是個富家子弟,只是父母早亡,就他跟一位老僕守著一個偌大的家業。他自小喜歡舞刀弄槍,不愛學文,是個好武之人,也好交武功高強之輩,對這些人慷慨解囊,往往學得一招半式,就能樂上許久,還必須找人比試,以驗其功,也是樂做江湖救急之事,將自己儼然就當成了江湖俠客。只是他身在商家,父母早亡,家業所在,也是身不由己。但凡聽有武功高強者,尋門找道也要與之結交,他對曾一舉奪得文武兩狀元的王重陽就是仰慕已久。



他與王重陽結交之後,王重陽並未因他年少而疏遠,反而對他諄諄教誨,將自己的抗金大志與之相告,其實也是想有後生之力,延續自己抗金的意志,薪火相傳。但周伯通卻被王重陽的民族大義所感染,敬佩他為國為民的志向,不惜變賣家產,資助於他,支持他的抗金大業,掩藏兵器糧草的活死人墓就是這時成建。王重陽感其大義,於是就與周伯通結拜為兄弟,並傳授他武藝,自此將他帶在身邊,包括後來行軍打戰之時,也是一樣,窮自己一生之力也要將周伯通培養成材。

後來王重陽抗金失敗,避世在活死人墓整整七年,周伯通也是等了他七年。王重陽出墓後,不久出家為道,並創立了全真教,又將周伯通帶在身邊。但他說周伯通學武學得發了痴,過於執著,不是道家清靜無為的道理,因此周伯通雖也是全真派的,並改稱王重陽為師哥,但王重陽卻叫他不可做道士。其實王重陽不讓周伯通出家,也是想周伯通日後能有延續他們周家的香火,存周伯通忠孝兩全之名。但周伯通想的卻不是這一層,他看不用出家還能跟著王重陽,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他生性好玩,哪裡是能枯燥無味的去修道的。

就這樣周伯通在王重陽身邊系統的修煉全真武學,幾年之後,又跟隨他到山東佈教。也是在山東,他們在匡扶正義救助劉家時,結識了南帝段智興,也認識了後來的劉貴妃瑛姑,致使華山論劍後他隨王重陽到大理王宮時,與瑛姑重遇,生出了一場禍端。先按下,暫時不表。王重陽在山東收得全真七子之後,在華山論劍之前,周伯通有一段自己闖蕩江湖的時光,就是在這段時期中,他做了不少頑皮,但卻又是匡扶正義之舉,被他師哥王重陽稱之為“老頑童”。



匡扶正義,獲稱頑童

一次周伯通在江浙,逮住了一個打家劫舍的盜賊,本來將他直接處置了就是,可他畢竟是周伯通,竟然跟這盜賊商量打賭之事。周伯通放了這盜賊,跟他打賭,讓他逃,自己再抓他,如果他能逃得掉,周伯通就放過他。這盜賊打不過周伯通,打賭還有一線生機,哪裡不答應。

這盜賊十分自信,畢竟這片地方他經常光顧,哪家有後院,哪家有柴房,附近的廟宇在哪,能藏身之所他都一清二楚。即使藏不了,逃的話,無論是大路小路還是林中路,每一條都瞭如指掌。周伯通話聲未落,他就從周伯通眼前消失了,一個勁就跑過了幾家院子,然後左右盼顧一下,就串進了一家大戶的柴房,藏在柴禾堆中,自以為能躲過周伯通。正在他在偷笑以為能逃得過這次大劫時,周伯通一下子就把他給抓了起來,大罵他笨蛋,不好玩不好玩!

周伯通覺得太容易就逮住了,毫無趣味,又讓他跑。這盜賊肯定願意,哪有不溜的道理,這一次也不躲在這片住戶,而是串到一家破廟。這破廟是他平時的落腳點,神像底下的須彌臺本來就是空心的,廟宇落成時裡面存放些五穀,祈求五穀豐登,被他從後面鑿開青磚,剛好適合他藏身,外面再用青磚封上,平常裡自己一旦失手被人追趕,逃回這裡,藏在裡面,誰也想不到他會大不敬的藏在須彌臺裡,往往就被他逃過了。他逃回這裡,又故技重施,自認為肯定是萬無一失的。只是他低估了周伯通,周伯通跟他師哥多年,“金雁功”早已經是到家的,其實他用輕功暗中跟隨,這盜賊根本逃不出他的眼線。不過追他到破廟,進入破廟之後倒真的是讓周伯通找了一時。

不過這盜賊遇到周伯通真是倒黴到家了,這周伯通自小就是個頑童,他是孩童時就時常逃出家門,和幾個小童往那些破廟跑。這神像底座須彌臺空心藏人的把戲,他算是祖師爺了,經常藏在裡頭捉弄一些求神拜佛的信女,往往都以為是神明顯靈,不斷的磕頭拜請保佑。周伯通看這破廟,一眼望穿也沒地方藏身,這小子肯定是藏在須彌臺裡的,於是他繞到神像後面,看到底座的青磚確實有被動過的痕跡。他也不直接把這盜賊揪出來,而是取了一些枯草枯枝點燃,又在上面蓋一層草藤,立刻就被悶出濃煙,這草煙滲入磚縫進入須彌臺,那盜賊被燻的是眼淚直流,忍不住就破磚而出了,周伯通見狀卻是哈哈大笑。

周伯通玩得興起,又叫那盜賊逃,盜賊拗不過他,再逃到密林,還是被周伯通逮住,前後竟然玩了五次,周伯通才願意把他送往官府,其實是這盜賊再也逃不動了。周伯通回到全真教後,把這件光榮的趣事告訴王重陽,王重陽聽後搖頭說他真是個長不大的老頑童。沒想到周伯通卻十分喜歡這個稱號,自此就以“老頑童”自稱。



九陰禍端,因禍得福

華山論劍之後,王重陽獲得《九陰真經》,但他知道自己陽壽不久,華山論劍時見歐陽鋒又不甘於心,料他定會來奪取經書。為了留下一個破解歐陽鋒“蛤蟆功”之法,他帶著周伯通前往大理,用“先天功”交換南帝段智興的“一陽指”。

在大理王宮,王重陽與段智興閉關交換絕學,周伯通無所事事,在宮中游玩,又遇到了當年他們所救的劉瑛。此時劉瑛已經是劉貴妃了,段智興帶她回大理後,就封她為妃,可是段智興沉迷武學,不免對她就多有冷落。這劉瑛在深宮之中也是甚為寂寞,看到周伯通,也算是遇到故人,自然開心,她知道周伯通早年就練有武藝,就求周伯通教她武功。周伯通並無多想,說起練武,作為武痴的他當然也是欣然應允。傳授武藝,就從點穴開始,如此就避免不了肌膚之親了,這一來二去,血氣方剛,就做出了那越軌之事。

(關於周伯通他們救過瑛姑一事,詳看羽菱君之前的一期《南帝的江湖往事》)



南帝段智興知道這件事後,本來是想成全周伯通與劉瑛的,可是周伯通卻覺得他對不起南帝,無顏面對,竟然逃之夭夭,就留下了劉瑛繼續在王宮。可是劉瑛已經懷有了周伯通的骨肉,不久就生下了一子,後來就發生了裘千仞潛入王宮,鐵掌重傷她兒子一事。段智興因此事懺悔出家,劉瑛因為兒子之死而一夜白髮,離開王宮開始尋找周伯通與殺子的仇人,後來聽到周伯通被困桃花島,前往桃花島打算救出周伯通,可是桃花島佈置巧妙,瑛姑不通五行之術,被困三日三夜,險些餓死,後來還是黃藥師派啞僕將瑛姑送出島。自此,瑛姑就在黑沼中潛心研究五行奇門,九宮八卦之術。十餘年中,她還在泥沼中悟出一種以陰柔為主的武功——泥鰍功,自以為天下無敵。

這周伯通被困桃花島,卻是因為這一番事故。王重陽死後,周伯通按其師哥生前交代,將《九陰真經》經書上下冊分開藏匿。周伯通在運送《九陰真經》至雁蕩山藏匿地點的途中遇到“東邪”黃藥師與其新婚妻子馮衡,此二人施奸計騙得讓馮衡觀閱一遍《九陰真經》,殊不知這馮衡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看完之後就將經文的內容抄錄下來,帶回了桃花島,後來經文的下卷被“黑風雙煞”偷出桃花島,憑藉從《九陰真經》中煉成的“九陰白骨爪”橫行天下。

周伯通才知道上當受騙,師哥交下來的東西,老頑童看管不住,怎對得住師哥,於是攜帶《九陰真經》經書前往黃藥師居所桃花島追討回經文,卻因武功不敵,被黃藥師打斷了雙腿,逼周伯通把《九陰真經》的下卷拿出來,說要火化了祭他夫人。周伯通就把經書藏在島上的一個洞內,自己坐在洞口守住,只要黃藥師用強搶奪,他就把經書毀了。黃藥師跟他說總有法子叫他離開這洞。周伯通就跟他說咱們就試試!這麼一耗,就對耗了一十五年。而黃藥師自負得緊,並不餓周伯通也不逼周伯通,當然更不會在飲食之中下毒,只千方百計地誘他出洞。



周伯通在桃花島十五年,為了消遣寂寞,他在當年馮衡的提示下,只看不練,就熟讀了《九陰真經》。他雖然不練經書上的武功,但卻對武理早已經是融會貫通,根據“空、柔”二字,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他創出了一套“七十二路空明拳”,派遣時光,又創出了“左右互搏術”,臨敵之時,分身雙擊,那便等於以一人之力,發兩人之威,武功是陡然間增強一倍,內息運氣也能左右分別、各不相涉,雖然內力不能增加幾倍,但在招數上總是可以佔了個大大的便宜。這兩套絕學後來都在島上遇到郭靖,傳給了郭靖,這就是後話了。

老頑童周伯通,一生不急名利,坦坦蕩蕩,但卻始終不敢面對南帝。後來經楊過郭襄牽梁搭橋才讓他和瑛姑、一燈大師三人釋懷,隱居在萬花坳中。年過九十之後尚還返老還童,實是頑童一生,一生頑童。



前期回顧: 第四十一期《鐵掌水上漂》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青年時期的周伯通,善使一把鱷嘴鉗,一條鱷尾鞭,被人稱為“南海鱷神”。

周伯通模樣兇惡,又愛開玩笑,經常說什麼把人腦袋擰下來之類的話。武林人士一看,便以為他是大惡人,但其實周伯通心地善良,忠厚老實。

後來周伯通遇見了段延慶、葉二孃和雲中鶴,四人一拍即合,以“四大惡人”的組合出道。周伯通排行第三,被稱為“窮兇極惡”。

當時的武林奇人段譽,見周伯通為人忠厚,天賦極佳,便收他為徒。

段延慶意外得知段譽是自己兒子,得償心願,飄然而去。周伯通見老大走了,便拜入全真教門下。因為他性格活潑,被稱為老頑童。

周伯通他自創左右互搏之術與空明拳等高深武功,成為新一代五絕之一,被稱之為“中頑童”。

當時元朝滅宋,蒙古人統治中原。周伯通雖然行事荒誕,卻也有一顆報國之心。

他念念不忘驅逐胡虜,於是加入了專門與蒙元作對的明教。因為他平日瘋瘋癲癲,行為顛倒錯亂,被明教兄弟稱為周顛。

一天周顛下光明頂遊歷江湖,意外發現丐幫幫主史火龍逝世。周顛玩心大起,竟假扮史火龍做起了丐幫幫主,竟也當得有模有樣。

時日一久,丐幫眾人發現不對,揭穿了周顛的真面目。於是周顛回到明教,助張無忌推翻了元朝。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打擊明教,於是周顛入茅山隱居。

過了很久,周顛耐不住寂寞,再次出山,發現竟又是異族統治中原了。

周顛以光復漢人河山為己任,行走江湖,化名“茅十八”,專事反清復明。因他曾在茅山隱居,便以茅為姓,又因為顛字有十八劃,便以十八為名。

茅十八在揚州妓院結識了一個小孩名叫韋小寶,將他帶到北京。不料韋小寶失陷皇宮,日後步步高昇,竟成了天地會青木堂香主及清廷高官。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被小人所害,天地會後臺鄭氏覆滅,清廷一時坐穩了江山。茅十八並不氣餒,加入了紅花會,繼續反清復明。

此時的茅十八追憶自己曾為大宋子民,因此以趙為姓,自名半山,意思是隻要人心不死,漢人就仍有半壁河山。

趙半山還叫周顛時,追隨張無忌,從他那裡學到了太極拳的精義。因此趙半山在紅花會中以太極拳揚名立萬,成為三當家。

趙半山一向心態年輕,喜歡結交小朋友,比如郭靖、楊過、韋小寶等。他又認識了一位少年英雄胡斐,與之結為兄弟。

紅花會最後遭到乾隆背叛,光復大業眼看無望,趙半山心灰意冷,再次入山隱居,不知所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