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老泥“老”在哪里?

据说在古玩圈子里,任何东西只要有“老”字托底,立马身价见长。玩紫砂壶的,倒不一定是"壶非老不玩",

但是紫砂泥料,还是讲究老一点的好

从地质学上讲,紫砂泥料都经过了数亿年的演变,按"年龄"来说都是老的。

紫砂老泥“老”在哪里?

其实,紫砂圈里所说"老泥"中的"老"字,指的是陈腐时间比较久的泥料。陈腐的时间越长对紫砂泥越有利,陈腐期长的泥,制坯时可塑性较高,烧成后更温润有水色,短期泡养之后便可产生古雅温润的包浆效果。而陈腐期短的泥,俗称"新泥",制坯时可塑性低,烧成后色泽相对干枯,长期泡养亦干涩沉闷,不易出包浆。

紫砂老泥“老”在哪里?

紫砂矿料开产后,经过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搅拌,制成湿泥块后放入阴暗的地窖或陶缸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使泥料中的水分得到均匀分布,以利于坯料氧化,让泥料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以改善泥料的性能,这个过程叫“陈腐”。一般的紫砂泥料陈腐时间大多在一年以上,所谓的老泥一般要陈腐两三年以上。

紫砂老泥“老”在哪里?

相同质地的泥料,从理论上,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其烧成后与未经陈腐的泥料相比,在相同的烧成气氛及温度下,会因躁气褪去而变得柔和温润,色调也会有所加深。但陈腐年份太长的话,在制壶前就得重新回炼,以除去一些杂质。当然,即便是充分陈腐过的泥料,也不是制壶时绝对理想的材料。还得加入以前制坯时剩余的熟泥头,经过多遍锤炼,才能取得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匀度。

因此,紫砂“老泥”也不宜“太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