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從民國成立以後,中國的封建王朝徹底結束,女性的地位開始上升,自古以來先生二字是對男性的尊稱,但由於民國成立以後西方主義思想開始傳入我國,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接受新式教育,導致很多女性對新時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明,這些在各個領域作出巨大貢獻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女性被稱為先生,比宋慶齡先生,冰心先生等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女性。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被尊稱為中國的最後一位女先生,她就是20世紀中國文壇巨匠,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楊絳先生於1911年7月17日出生於江蘇無錫書香門第,本名楊季康,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由於家道殷實 楊絳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老師教其熟讀詩書, 隨著西方女子教育的傳入,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楊絳先生開始外出求學,並在女子學校開始學習新式教育,1928年,楊絳考到了蘇州的東吳大學,就讀外文系,1932年機緣巧合下,楊絳以一名借讀生的身份前往清華大學就讀,就是這段經理,楊絳遇見了生命中的那個他—錢鍾書先生,1935年相識兩年後楊絳同錢鍾書結婚,當年夏季兩人一同公費前往英國留學,1937年,楊絳在英國生下一女,取名錢瑗,回國後的楊絳先生因為滿腹學識,被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錢鍾書楊絳錢媛

回國後的楊絳一方工作繁忙,另一方面還要照顧女兒錢瑗,但是這並沒有阻擋楊絳對寫作的慾望,1943年,楊絳所作的劇本系列《稱心如意》等被排練後在上海各地公演,收穫一片好評,1953年錢鍾書學成回國。楊絳又被調任到北京,任北大教授以及社科院研究員。

時間回到了1965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楊絳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當年1月,楊絳翻譯的鉅作《堂吉訶德》第一部翻譯完畢,但是不幸的是,這個時候十年文革爆發。楊絳被扣上了走資派的帽子,這這等就是13年,1978年,《堂吉訶德》中文翻譯本終於出版面世。隨後的很多年裡楊絳的作品不斷髮表問世,多篇文章被選入教材中,獲獎無數,其中包括文學界舉足輕重的“最佳散文獎”。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1997年,女兒錢瑗患癌去世,當時的楊絳已經86歲高齡,可是禍不單行,僅僅一年後,錢鍾書先生也因病去世,這世上對楊絳來說最親近的兩個都相繼離開了她,這一年楊絳89歲。

接連打擊後,楊絳先生用很平和的心態去消化這發生的一切,從那之後楊絳先生幾乎閉門謝客。在家幾乎不出門,時常坐在錢鍾書生前的書桌上寫著東西。楊絳的創作之路並沒有到此結束,2003年93歲的楊絳發表了撰寫的回憶錄《我們仨》把她和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的一生整理成了文字。記錄了下來。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2007年96歲的楊絳先生,發表了自己人生的最好後一本書,《走到人生邊上》,闡述了她96年的人生心得。而後年近百歲的楊絳依然每天讀書寫作不停隔。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是她,讀完她的一生讓人佩服

不得不提的是,從2001年開始,楊絳將個人稿費捐給清華大學設計“好讀書”獎學金,前後捐款金額達到了1000多萬。

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病逝,終年105歲,都說楊絳先生是去天堂和錢鍾書,女兒錢瑗團聚去了,可隨著楊絳先生的離世也帶走了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一位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文學奇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