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他们不是兄弟

也不是朋友

甚至在几十年前

并无人生交集

就是这样两个

看似没有牵连的男人

40年来却像家人一样

生活在一起

他们就是,龙泉驿区的陈建超和王明双。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怎么会生活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忘年交 互不相识却成家人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王明双,今年91岁,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洪柳社区6组居民。1958年,在参加国家三线建设时,不幸受伤,左腿高位截肢。

因为残疾,王明双失去了劳动力,年轻的姑娘对他敬而远之。因为父母去世得早,也没有其他亲人,王明双失去了依靠。40多年前,在政府的帮助下,王明双在分水村一家水泥厂守门,这也让他结识了一段“亲情”。

陈建超,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分水村6组村民,今年69岁,离王明双水泥厂上班的地点很近。每天看着王明双杵着拐杖上下班,陈建超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主动帮助他,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为“忘年”朋友。

“我同情他的遭遇,他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上班下班要走几公里,太辛苦了,于是我就叫他住我家,和我们一起生活。”陈建超说。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不离不弃 “亲情”陪伴40年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40年来,王明双和陈建超一家人一起生活,亲如一家,却引来一些人的不理解。“你和他非亲非故,干嘛给自己找负担呢,同情可以,但是别让他和你们一起住啊!”这样的话语不时在陈建超的耳边响起。

随着王明双年龄越来越大,陈建超夫妻俩从刚开始的洗衣做饭,到后来的端屎端尿、背上背下,无一不做。“我们的老人去世后,现在就照顾他一个人,还忙得过来。”陈建超说,随着自己的儿子参加工作,如今他和老伴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好王明双的饮食起居。

想到王明双膝下无儿无女,陈建超把自己唯一的儿子过继给王明双,就是希望儿子也继承父愿,当自己老了,能继续照顾王明双。

搬新家割舍不掉至深亲情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因为征地拆迁,2013年,王明双在洪柳社区二期分得一套房子,这给陈建超夫妻俩照顾王明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陈建超夫妇也申请把自己的安置房分到洪柳社区,以便更好的照顾他。

“搬新家,住新房,但是割舍不断的还是那份亲情。”如今王明双已经91岁高龄,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吃饭都要夫妻俩给他喂到嘴边,端屎端尿每天成为常态。即使这样,陈建超夫妇也从没有一句怨言,每天都会推着王明双到小区里晒太阳、散步。

“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可以说,比自己的亲兄弟、亲儿子还要照顾得好,陈建超夫妇是我们洪柳社区的榜样。”社区居民曾德福说。

陈建超夫妇在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力量去帮忙王明双。社会的繁荣兴旺,更少不了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忙。当我们帮忙了别人,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无比的喜悦,极度的愉快。助人是快乐的。

「城市力量」高位截瘫后,这个“陌生人”照顾他40年,却有人不理解……

素材:龙泉驿区残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