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潑婦打婆婆,被雷擊死!貪官殺人太多,折損陽壽!

當一天雷公

江西婺源縣人,董某。那一年,才二十來歲。夏日暑熱,他身體疲倦,就睡了個午覺,朦朧中,他夢見幾個奇形怪狀的鬼把他團團圍住。他們仔細端詳董某的長相,悄悄議論。其中的一個鬼說:“雷公爺這兩天病了,沒個合適的人代理他執行公務。我看這小子尖嘴兒猴腮的,和雷公爺長得倒挺像;不如奏明王爺,讓他先代理幾天。”眾鬼都點頭稱是。那個鬼就拿出一把短柄兒斧子來,交給董某,並教他藏進袖筒兒裡。接著,就帶領他來到一個去處。

民間故事:潑婦打婆婆,被雷擊死!貪官殺人太多,折損陽壽!

只見殿閣崔巍,宏偉壯麗,絕似人間帝王之所居。眾鬼讓他在殿外等了好久,才被召入殿內。殿正中,端坐著一位頭戴流旒冠身穿龍袍的王者。董某急忙叩頭見禮,王者對他說道:“江西樂平縣某某村,有個姓朱的婦女,她經常虐待婆婆,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有時候,一連幾天不給吃不給喝。她犯了忤逆不孝之罪,理應受到天誅。這些日子,雷部的兩位將軍行雨過於疲勞,都病倒了,一時找不出代理行刑的人手來。雷公的屬下都推薦你負此重任,暫時代行此職。你在這裡領取法符,可以立即前往了。”

董某領了法符,拜謝出殿,就覺得自己腳下生風,騰雲駕霧,身邊閃電環繞,公然是一位雷公了。頃刻之間,他就來到了樂平縣地界。當地的土地爺迎上前來,拜見領路,到了某村上空。董某站立空中,往下觀看:只見那個姓朱的婦女正在大罵婆婆,周圍招來了許多圍觀看熱鬧的人。董某從袖中取出短斧,向下劈去。靂霹一聲震響,電光耀眼,那個不孝之婦應聲倒地。圍觀者和眾鄰里驚駭不已,紛紛跪在地上向上蒼磕頭。

民間故事:潑婦打婆婆,被雷擊死!貪官殺人太多,折損陽壽!

董某騰空回到殿上覆命。王者很髙興,說:“你完成使命很出色,我有意留你在天庭任職,不知你意下如何?”董某叩頭謝恩,說道:“蒙王爺厚愛,感恩戴德,本應萬死不辭。怎奈家有高堂老母,年高多病,需我早晚侍奉,請王爺恕違命之罪。”王者笑道:“自古孝敬乃天下第一仁,既然如此,也就不強求了。”又問道:“你如今操何職業?”董某說:“我想於明年應童子試,考取秀才,力圖仕進。”王者因命左右察看婺源冊簿,並指點給董某看,告訴他說:“你明年可以中秀才,併入府學深造。要努力進學,萬不可荒疏!”董某一高興,就從夢中驚醒了。

他急忙把夢中的經歷,告訴了親朋好友。其中,有些好事者就到樂平縣去調査。董某入夢的那一天,樂平果然有個不孝的潑婦受雷擊而死,時間、地點完全與董某的夢相吻合。

董某還記得王者叫他看冊簿的時候,他多溜了一眼,記得明年邑考第一名秀才是程雋仙,第二名是王佩葵。第二年,縣考發榜,竟然與他偷看的一點兒不差。

異夢折壽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某侍郎奉命督視黃河,駐地陶莊。

那天,已經是大年三十晚上。這位侍郎依然克勤職守,自己騎著馬,帶領四名隨從,手持燈籠火把,繼續視察黃河。他們走進一片泥淖,地上已經結了厚厚實實的一層冰。舉目四望,黃茅白葦,景色蕭瑟,某侍郎不禁有一股悲悽之感。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發現葦草之間支著一頂帳篷,帳篷裡燭影搖紅,從縫隙裡透出幾束微弱的燭光。侍郎命隨從召見帳篷中的,那人出迎拜見,卻是他屬下的一名主簿。侍郎對他不畏嚴寒,不懼寂寞,恪盡職守的品德大加讚賞。那主簿拱手說道?.“大人在除夕之夜依然不辭辛苦巡視河道,實足稱為下吏的楷模,小人怎敢相比。現在,夜近三鼓,天寒地冷,您回公館去,路又很遠。小人帳中略備除夕酒餚,可獻上大人一醉,也暖暖身子,不知大人肯不肯賞臉?”侍郎見他如此會說話兒,也笑了。他下得馬來,進入帳中,好生飲了幾杯,又敘談了一陣,方才告辭上馬,返回公館。

民間故事:潑婦打婆婆,被雷擊死!貪官殺人太多,折損陽壽!

回來之後,這位侍郎確實有些疲倦,倒在床上就睡著了。朦朧中,他又夢見騎馬巡視河道。這回,所走過的路可與剛才大不一樣:真是天高地遠,大河東流,黃沙漫漫,一望無際。又往前走了二里多地,只見廬舍炊煙裊裊,雞鳴犬吠。走近之後,一位老太太迎門而出。侍郎仔細一看,正是他的老母親,慌忙下馬,上前拜見。太夫人一見侍郎,大驚失色,問道:“我兒為何來到此處?”侍郎說:“兒奉聖命督視黃河,公館就設在陶莊。兒乘黃水冰凍,視察河道,以備明年春季施工,故而到此。”太夫人說:“我的兒,你可知道這裡並非人間,兒既到此,如何能得回去?”侍郎這才省悟到太夫人已經過世,自己也死了,一陣悲痛湧向心頭,不禁大哭起來。那太夫人也隨之落淚,既而說道:“我兒不必過悲。河西法華寺有位老禪師,年高有道,法力甚大。兒隨娘去,求禪師相救,或許能返回陽間,你看如何?”到了這時候,侍郎也只好遵命。

他們來到河西,眼前出現一座古廟,殿宇宏偉,莊嚴肅穆,賽過王侯的官署。侍郎回頭一看,太夫人卻不知去向了,他也不甚尋找。恍惚間,獨自步入殿堂。只見設在正中的禪床上,一個老和尚南面打坐,白鬚長眉,閉目無言。.....進入下面,瞭解更多,可閱讀全部故事。原文標題是

“折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