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前世今生?

故事是說新城這地方有個僕人,忽然夢到一個人闖入他家,說道:“你欠我四十千,今天該還了。”僕人問他,他也不說話,只往屋裡走去。僕人夢中醒來,這時妻子產下一男嬰,他覺得男孩肯定是前世的孽債。於是在一間屋子裡放置了四十千銅錢。這孩子的衣物飲食治病用藥都是從中支取。等孩子三四歲時,屋子裡的銅錢只剩下七百了。奶媽正抱著孩子玩耍,僕人就把孩子叫過來,說道:“四十千差不多用完了,你也該走了吧。”話剛說完,孩子臉色驟變,脖子一歪,眼睛一閉,死了。僕人給這小孩買棺材埋掉,正好用完剩下的七百銅錢。以前有人年老無子問高僧這是何緣故。高僧道:“你不欠別人,別人又不欠你,哪來的孩子。”高僧認為生個優秀的孩子是來報答善緣的,生個頑劣的孩子是來討取孽債的。故事的最後蒲松齡說“生者勿喜,死者勿悲”意思是說孩子出生不要過於歡喜,孩子死去也不要過於悲傷。(因為你不知道他是來報恩還是來討債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前世今生?


這個故事很生動地體現了當時人們普遍存在的前世今生,因果循環等宿命論觀念,孩子正是這種觀念的體現。古代的人認為如果前世種善因,就能得個優秀的孩兒,而那些頑劣的孩子則是來討債的。這種觀念的影響非常深遠,即使是現在的一些父母親,有時候被淘氣頑皮的孩子氣急了,也會罵“討債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